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關羽之死真相:于禁借刀殺人智敗關羽

這次我們談於禁, 點進來的朋友肯定好奇, 小編你這不是胡說八道嗎, 明明是關羽打敗了於禁, 當然, 本文是基於部分事實結合小編想像力發揮的產物, 只能說是眾多可能性的一種, 不過偶爾站在側面開腦洞看歷史, 也許會有一番風味, 因此寫了這篇短文, 以搏各位一笑。

在建安二十四年, 關羽敗走麥城, 關羽為什麼會一敗塗地呢?是因為孫權, 還是因為呂蒙?都不是, 其實是於禁打敗了關羽。 有的朋友可能會感到奇怪, 不對呀, 不是關羽打敗了於禁麼?當然不是, 於禁是什麼人, 有勇有謀、聞名天下, 曹操稱他為“古之名將”,

怎麼可能敗給關羽這種小角色。 其實啊, 於禁用的是三十六計的借刀殺人之計、並忍辱負重打敗了關羽, 解了樊襄之圍。

關羽

所謂借刀殺人, 三十六計是這樣說的“敵已明, 友未定, 引友殺敵, 不自出力”。 那麼於禁是怎麼用這借刀殺人這個計策的呢?這一個計策一共有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 於禁率領數萬士兵詐降, 這個關羽肯定不會坑殺戰俘, 為什麼?古語有雲:殺降不祥。 關羽軍平白無故多出幾萬張吃飯的嘴, 糧食肯定不夠。 那有人會問, 于禁原本的糧草哪裡去了?當然是於禁早就故意讓水全部給沖走了。 這樣一來, 關羽軍肯定糧食短缺。 關羽糧食不夠怎麼辦?只能去取, 襄樊還在曹魏手裡, 當然取不到, 於是關羽就將目光轉向了孫權, 我們知道, 關羽一向是看不起孫權的, 也就擅取吳國的米糧 。 孫權知道後。 當然是勃然大怒, 決定出兵, 正像《三國志》所說“羽托以糧乏, 擅取湘關米。 權聞之, 遂行”。

孫權

于禁這個借刀殺人的計策到此已經成功大半。 於是開始第二個步驟, 曹操和司馬懿唱雙簧。 此計除於禁他本人外, 還有倆個人知道, 那就是曹操和司馬懿。 于禁要實行借刀殺人, 自然要先告訴給曹操, 因此曹操知道沒什麼奇怪。 於是, 他們合作演了一齣戲, 曹操唱白臉, 說要遷都。 司馬懿唱紅臉, 當然是攔著。 其實我們知道,

當時曹操在洛陽, 安全得很, 何必遷都呢?由此可以知道他是在演戲。 當然也有“以為漢帝在許, 近賊”的考慮, 但這並不是主要, 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驕敵。 與此同時, 曹操派出了徐晃對付關羽, 大家知道, 徐晃是五子良將之一。 派他出戰, 意味深長。 果然, 徐晃不負眾望, 數戰皆捷, 將關羽打得落花流水。

而正在此時, 呂蒙也成功偷襲了荊州。 關羽聽說後, 大驚回撤, 不久便兵敗麥城。 到了這時樊襄之圍解除。 孫權得到了荊州, 當然也獲得了於禁 , 孫權為了結好魏國, 肯定不會殺他, 於是孫權在吳國款待於禁, 並送其回國。

于禁

于禁雖然智謀無雙, 然而還是少算了倆點, 其一, 忘了告訴龐德, 導致龐德白送了性命, 曹操也只好將計就計, 感歎“于禁不如龐德”, 掩人耳目。 其二, 沒想到他回國時, 曹操已經去世, 除司馬懿外無人知曉這個驚天計謀, 國內以為於禁是膽小之輩, 曹丕羞辱於禁。 那司馬懿為什麼不說出真相呢?這又是於禁的用心良苦。 當司馬懿找到於禁要是說出真相的時候, 讓於禁攔住。原因有二:其一,不想讓曹丕背負惡名。其二,當時,劉備正要為兄弟報仇,蜀國內也多勸他先伐魏後伐吳,若說出真相,劉備必不向吳而向魏。

於禁是犧牲了自己,成全了他人,最終默默死去,實在令人歎惋。

更多腦洞歷史盡在本頭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早上八點準時更新。

讓於禁攔住。原因有二:其一,不想讓曹丕背負惡名。其二,當時,劉備正要為兄弟報仇,蜀國內也多勸他先伐魏後伐吳,若說出真相,劉備必不向吳而向魏。

於禁是犧牲了自己,成全了他人,最終默默死去,實在令人歎惋。

更多腦洞歷史盡在本頭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早上八點準時更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