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在幼稚園受到挫折怎麼辦?太理智的父母經常做錯這兩點

三歲的雯雯在幼稚園的時候就不高興, 小臉一直板著, 媽媽去接的時候, 也沒有像往常一樣高興地出來喊媽媽, 而是拿著書包一步一步地往外挪, 老師們太忙了, 雯雯媽媽也不好當場就問孩子怎麼了, 就領著孩子回家了。 孩子一路上比較沉默, 媽媽怎麼逗都不說話, 到了家更是如此, 一個人默默地玩玩具, 顯得特別失落。

雯雯媽媽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 爸爸建議一定要讓雯雯說出不高興的原因, 否則也沒辦法對症下藥。 雯雯媽媽就先給幼稚園老師打了一個電話, 得知雯雯在幼稚園跟一個小朋友爭玩具的時候哭了, 可是當時老師也對他們進行了引導, 後來也玩的好好的呀, 沒發現什麼不開心的啊。 雯雯媽媽掛了電話, 就想從女兒那裡找突破口。

她把女兒叫到房間, 蹲下跟女兒說話, “告訴媽媽, 今天有不開心的事情嗎?”, 女兒還是不說, 媽媽就有點著急了,

“你為什麼總是不高興呢?你趕緊告訴媽媽呀, 小孩子就應該高高興興的, 你總是這樣到底是為什麼呢?”, 結果雯雯果然哭了, 是被媽媽逼哭得, 最後也沒說為什麼不高興, 這讓爸爸媽媽鬱悶半天。

第二天雯雯說什麼也不去幼稚園了, 問不出原因只是哭鬧, 爸爸媽媽就對她說, “你是大孩子了, 幼稚園必須要去的, 去也得去, 不去也得去, 除非你說出為什麼不去幼稚園的理由”, 說完就拽著孩子去上學了, 一整天雯雯媽都提著心, 恐怕女兒不適應, 給老師打電話, 老師說孩子情緒確實比較低落, 可是原因不太清楚, 除非她自己可以消化這些負面情緒, 不然老師和家長都沒有辦法。

對於雯雯這種情況, 明顯是在幼稚園受到了挫折, 可能是孩子表達能力有限, 有可能是孩子不想說, 對於雯雯的這種情況, 爸爸媽媽的引導方式明顯做錯了, 逼問孩子不高興的理由, 堅持讓孩子去幼稚園, 這兩件事都做的不太恰當, 這也是理智父母最常犯的毛病, 處理的方式太痕跡化,

也太死板, 最終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孩子的不良情緒並沒有得到釋放。 那麼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什麼呢?

首先, 如果孩子說出不高興的原因, 爸爸媽媽可以引導孩子, 並趁機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疏導。 可是如果孩子不想說出原因, 爸爸媽媽就不要強行逼問,

越是這樣事情反而會越糟。 正確的方式是有意地讓孩子發洩這種不良情緒。 如何發洩呢, 絕對不是又哭又鬧, 而是通過找到孩子感興趣的點, 引導孩子的情緒往積極這一面來, 讓孩子通過其他開心的事, 忘掉這種不舒服的情緒, 緩衝他的不高興, 這就像有的人, 在經受了很大的挫折後, 會出去旅旅遊散散心, 借此療傷, 回來後就很快調整了狀態, 又接著回歸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孩子也一樣, 用一種快樂的情緒覆蓋負面的情緒, 等孩子情緒好的時候, 再適當地引導, 孩子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其實父母可以從側面瞭解孩子不高興的原因, 連續地觀察幾天, 如果後面都沒事了, 可能孩子的情緒是突發情況, 慢慢就會沒事了。

再者,孩子不喜歡去幼稚園的時候,爸爸媽媽要趁機瞭解,可以等孩子情緒好的時候再去。強硬地要求孩子必須去,這就是在拿規矩跟孩子硬碰硬,退縮的是孩子,跟著退縮的也是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孩子的負面情緒會越積越多,上面的引導方式不正確,就會直接導致下一點存在更多的問題,孩子的不良情緒總會有爆發的時候,其實跟父母處理問題太理智也有很大的關係。

太理智的父母不一定教育出好的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要靈活的把握,不要上綱上線,孩子才會快樂地成長,您說呢?

慢慢就會沒事了。

再者,孩子不喜歡去幼稚園的時候,爸爸媽媽要趁機瞭解,可以等孩子情緒好的時候再去。強硬地要求孩子必須去,這就是在拿規矩跟孩子硬碰硬,退縮的是孩子,跟著退縮的也是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孩子的負面情緒會越積越多,上面的引導方式不正確,就會直接導致下一點存在更多的問題,孩子的不良情緒總會有爆發的時候,其實跟父母處理問題太理智也有很大的關係。

太理智的父母不一定教育出好的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要靈活的把握,不要上綱上線,孩子才會快樂地成長,您說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