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個完美的雙線作戰計畫,一個曾經的頂級玩家,一次不得已的助攻

“三百年老店是如何煉成的”之創始團隊(36)

李密商議已定, 正式向李淵提出申請:“我受皇上優待, 整天安坐於京城, 實在問心有愧。

河南那些人多是臣的舊部, 請允許我去收服他們, 憑藉我大唐國威, 打敗王世充易如反掌。 ”

李淵聽了這話, 回去就召開緊急會議。 結果底下一片反對之聲:“李密這傢伙, 狡詐多謀, 且一貫以造反為業。 現在讓他出關, 一定如猛虎歸山、遊魚入淵, 絕不會再回來。 ”

李淵心想:反正不讓他去, 你們又不損失什麼。 現在中原空虛, 時機難得。 等王世充把地盤占上, 說什麼都晚了。

本來此時最好的選擇, 是讓無往不勝的李世民帶隊東征。 年初, 就曾派他和李建成哥倆率兵七萬東討。 大概想看看兩強相鬥, 能不能撿點便宜吧。 不過那時的李密可不是現在這狀態, 他剛擊潰王世充、還沒去打宇文化及, 正志得意滿、坐擁強兵三十萬。 估計李世民到現場看了下,

心說:‘王世充有功。 就李密這實力, 不來搞我們就算不錯。 還是趕緊撤, 別趟這渾水了。 ’但話不能這麼說, 所以官方說法是:‘吾新定關中, 根本未固, 雖得東都, 不能守也。 ’說得輕巧!這話王世充第一個就不愛聽:七萬兵就想得東都, 還守東都?老子幾個七萬都沒了, 你當我是白癡嗎?

不過那次去也不是一無所獲。 什麼仗到了李世民手裡, 總要有點油水。

見唐軍西撤, 城中隋將不幹了:怎麼著, 見這陣勢害怕了吧?這裡豈是湊熱鬧的地方。 李密咱惹不起, 給你們兩個毛頭小子點顏色瞧瞧。 ‘段達將萬餘人追之。 ’李世民是戰神級別的, 對方這點心思自然逃不過他:“城中見吾退, 必來追躡。 ”留了三道(!)埋伏。 隋兵遇伏而敗, 世民率軍追至城下,

‘斬四千級’而還。

大家可以設想一下, 此時段達和隋兵什麼心理?估計從此見唐兵而破膽。

正因為有了這個破膽, 唐軍得以在洛陽以西建立兩個根據地:‘遂置新安、宜陽二郡。 使行軍總管史萬寶、盛彥師鎮宜陽, 呂紹宗、任瓌(guī)鎮新安而還。 ’

這兩個地方現在仍屬洛陽管轄, 大家可以在地圖上找找, 一個在洛陽西北、一個在西南, 距洛陽市不過二三十公里。 新安在北邊, 處於黃河和洛水之間, 境內有大名鼎鼎的函谷關。 宜陽在南邊, 北臨洛水南傍熊耳山。 這兩個基地互為犄角, 為將來唐兵進軍中原提供了很好的前哨陣地。 造化弄人, 李世民大概沒想到, 他這個佈勢無意間也為李密埋下了葬身之地。

再回到李淵這兒。 中原兩虎相鬥、李密失敗來降,

正是擴大地盤的好時機。 奪天下這種事, 往往要幾百年才碰上一次。 能登上檯面的, 都是頂級玩家兼超級幸運兒。 機會這東西, 你不抓別人就抓去了, 所以不能等。

一般人難以瞭解:組織一場戰役是多麼複雜的系統工程。 從戰役發起、實施, 到戰役轉換、結束, 需要大量的籌畫、準備和協同工作。 我們把李密入關後李淵集團的幾件大事梳理下, 就可以明白李淵的難處了。

十月八日, 李密率部抵達長安。

十月九日, 李淵任命堂弟、淮安王李神通為山東道安撫大使。

十一月七日, 原李密手下滑州(河南滑縣)總管王軌來降。 期間, 徐世勣也遣使歸降。

十一月八日, 李世民和佔據隴右(現甘肅天水到蘭州一帶)的秦國決戰于高摭(甘肅涇川),

一舉殲滅敵軍, 俘獲秦帝薜仁果。 二十二日, 班師回朝。

十一月十二日, 繼續圍攻隋河東郡(山西永濟), 作戰不利, 一名軍長(行軍總管)被隋軍擊斬。

十二月二日, 任命李世民為太尉、陝東道大行台(陝西以東特別行政區長官)。

綜合上面情況, 可以簡單得出兩點:一是李淵很忙, 四方戰事緊張。 二是關中粗定, 中原形勢變化很快, 急需部署進軍。

李淵總的作戰方針是:雙線作戰、集中力量解決王世充。 東線的徐世勣、王軌已歸降, 派李神通去, 依託他們擴大鞏固地盤並從後方壓迫王世充;西線緊挨關中大本營, 運輸補給方便, 由李世民承擔主攻任務。

現在第一, 李神通那頭不能讓李密跟著去。 那一片是瓦崗根據地, 徐世勣也在那兒, 李密根基深厚,去了怕控制不住。再說東線初期作戰任務是擴大地盤,首打目標已選定:就是位於滑縣以東、山東聊城的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是死老虎。而王世充,才是要始終緊盯的大老虎。

第二,李世民的擔子太重。秦是唐初期最大的威脅。本年七月,雙方大戰于淺水原(陝西長武),唐軍大敗、死傷慘重。而這一次的高摭(zhí)戰役,前前後後打了兩個多月,可以說是硬仗惡仗。現在戰役剛剛結束,部隊急需修整。

這時候,就用得著李密了。

派李密出關。打得好,可以消滅王世充有生力量,為李世民的主攻創造良好條件;打得不好,也起到牽制作用,同時李密自身力量進一步削弱,更加便於掌控。退一萬步講,李密真要反叛,不是還要和王世充鬥嗎。“今使二賊交鬥,吾可坐收其弊。”

終於,李淵定下放李密出關的決心。

李密根基深厚,去了怕控制不住。再說東線初期作戰任務是擴大地盤,首打目標已選定:就是位於滑縣以東、山東聊城的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是死老虎。而王世充,才是要始終緊盯的大老虎。

第二,李世民的擔子太重。秦是唐初期最大的威脅。本年七月,雙方大戰于淺水原(陝西長武),唐軍大敗、死傷慘重。而這一次的高摭(zhí)戰役,前前後後打了兩個多月,可以說是硬仗惡仗。現在戰役剛剛結束,部隊急需修整。

這時候,就用得著李密了。

派李密出關。打得好,可以消滅王世充有生力量,為李世民的主攻創造良好條件;打得不好,也起到牽制作用,同時李密自身力量進一步削弱,更加便於掌控。退一萬步講,李密真要反叛,不是還要和王世充鬥嗎。“今使二賊交鬥,吾可坐收其弊。”

終於,李淵定下放李密出關的決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