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賣廠救生換帥變道冰箱動盪加劇

進入12月以來, 沉寂多年的冰箱市場再次迎來新的變數, 有賣廠求生、有收購謀變, 還有換帥變道, 這預示著整個冰箱產業, 將在2018年出現不一樣的走勢和變局。

美的集團冰箱事業部總裁王建國于12月中旬, 正式被提名為集團公司副總裁, 原美的冰箱事業部內銷總經理柏林, 成為美的冰箱新的“掌門人”。

從美的空調成長起來、並短暫負責過美的洗衣機業務的王建國, 自2008年出任美的冰箱負責人以來, 已經在這一位置上整整工作十年。 如今將美的帶入冰箱行業三強之列後, 王建國也迎來了在美的集團層面的新任務。

如今, 隨著新帥柏林執掌美的冰箱, 料將會給2018年冰箱市場帶來新的衝擊波。

今年以來, 在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以及海爾、美的等大企業在冰箱內銷市場上的全面參戰式競爭, 導致大量中小冰箱廠家陷入虧損泥潭之中。 隨著美的冰箱換帥, 2018年的市場又否會再次迎來一場“狂風暴雨”洗牌戰?顯然, 變數很大。

行業老品牌新飛冰箱, 自2011年以來就陷入虧損泥潭之中, 至今6年來虧損額度高達24.83億元, 令大股東新加坡豐隆亞洲不得不於2017年11月向公司所在地新飛法院申請企業重整, 試圖通過全面停產、員工放假等方式, 避免虧損進一步加劇。

過去一個月來, 圍繞新飛冰箱從曾經的行業“四朵金花”之一, 到如今跌落到“巨額虧損、停工停產”生死線苦苦掙扎,

不同的人給出不同的原因。 究其原因, 還在於新飛冰箱不是被時代淘汰、被對手幹趴下, 而是被自己的無心戀戰錯迭“一輪又一輪”的發輾轉型黃金期。

陷入巨虧泥潭的新飛冰箱, 正在謀求賣身。 而一直在白電市場表現低迷的康佳集團, 於日前浮出水面, 表達合作意向, 但未最終敲定。 過去幾年來, 以康佳為代表的黑電企業, 一直想在白電市場分杯羹, 無論是康佳, 創維, 還是TCL, 卻遲遲沒有找到上升通道。

不過當前外界已經將“新飛冰箱”看的很通透:技術、團隊、管道、產品都已經沒有競爭力了, 只留下一個歷史感的品牌“空殼子”, 還要背負數千員工、數十億元的包袱。

沒有議價能力的新飛電器,

不賣留在手上就是一個包袱, 很難再自救了;想賣卻沒有任何議價的能力, 只能任人宰割。 更重要的是, 過去幾年來, 新飛品牌的混亂授權格局, 已經將這個品牌在市場和用戶心目中, 拖入“有影響力無口碑度”的困局。

無論是新飛冰箱的賣廠、康佳集團接盤傳聞, 還是美的冰箱換帥, 以及一些中小冰箱企業開始轉戰空調、廚電等新興領域, 對於冰箱產業來說, 變化就意味著新的機會。

近年來, 相對空調市場的業績大漲, 彩電市場的業績大虧, 以及洗衣機市場的觸底反彈, 作為家電四大件之一的冰箱, 表現一直不溫不火:既有原材料上漲帶來的虧損掙扎, 也有中高端升級帶來的量增利漲, 還有強弱企業競爭的兩極分化。

智慧生態轉型無望、保鮮技術再戰江湖, 變頻技術遭遇瓶頸, 於是很多冰箱企業只能尋求“全線出擊”下的四處應戰。

如今, 單從品牌格局的角度來看, 除了海爾系冰箱的持續一枝獨秀, 美的、海信容聲、美菱三家企業一直處在“不分伯仲”爭奪中, 並真正拉開差距。 但隨著大企業的貼身肉搏式競爭激烈上演, 品牌格局開始裂變, 大量中小企業生存空間被壓縮, 兩極分化持續襲擊。

由此可見, 雖然原材料等外部變數將會回歸平靜, 產品結構優化和消費升級加快將帶來新的機會, 但是2018年冰箱市場將會在巨頭的貼身肉搏戰中, 持續深化2017年的市場洗牌。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