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子瑜媽媽西安行(1)掰饃的樂趣(泡饃、肉夾饃、漿水面)

2012年5月18號-5月22號, 我與戲戲結伴去西安吃美食了。

我們是自助行, 網路上定的機票, 來回1550元, 住的是西安城內南門邊上的湘子門青年旅社。 18號的晚上8點半左右,到了西安的咸陽機場,然後坐了26元的機場大巴經歷1個小時左右到了市區的鐘樓站。

我搞不清楚什麼叫鐘樓, 什麼叫鼓樓, 這個戲戲比我有文化多了, 在隨後的幾天裡, 我也終於是瞭解到了一點。 這是來到西安後的第一張照片, 鐘樓。 我們下車後走了大概10分鐘, 便找到了位於南門邊上的湘子門青年旅社, 與湘子廟做著鄰居。

蠻喜歡洗戲戲定的這家客棧的, 特別的有北方特色, 我們入住的是一間炕房, 戲說她是第一次睡炕, 特別的興奮來著。 睡著炕, 也讓我想起了我的婆家,

想到第一次去婆婆家過年, 半夜吃不消滿是碳味的炕, 跑到大門外大口大口的透氣。 屋外很冷, 大概有零下20度的樣子吧, 記得那幾天一直凍的頭疼。

思緒回來,

話說我也是頭一回進四合院, 戲說在她們嶺南有很多的四合院。 和我們

杭州不同的是, 這裡很多房子都不是門朝南的, 由於是四合院的關係,

很難做到每間都有對外呼吸新鮮空氣的窗戶。

客棧進門便是一酒吧, 是特別安靜的那種, 來自各國的老外在這裡喝酒

聊天著。繼續往裡,是網路區。

話說這片留言牆,我約莫著想,應該是一些祝福之類的話,看到一條,居然把我樂到了:我欲打車去兵馬俑,求拼車者,聯繫電話XXXXX.

第二天早上

休息了一晚上,精神好多了。今天,戲戲要去看兵馬俑,我確實是不想去看,再加上前一天暈車吐了5次,去兵馬俑需要坐1小時左右汽車,著實後怕,於是兩人決定分開行動,晚餐時間會和。早上出門我們抗著相機來道了門口對面的一家名為好家庭的早餐店吃早餐,主營油條,油糕,韭菜盒子,都花,胡辣湯。

油糕裡有白糖,小小的一個,大概50克左右,滿好吃的。後來第三天的早上我有買這個吃。

戲買了韭菜盒子吃。

這是鹹豆花,和杭州的味道一樣,但是不一樣之處在於,它是一小碗一小碗這麼蒸出來的。我們杭州是一大鍋子,用勺子一勺勺撇道碗裡分裝著吃的。

這是糊辣湯,據說不加丸子的糊辣湯是河南做法,陝西本地的做法是要加些肉丸子的。這道味道很鮮美,白胡椒味重,略酸,很適合早餐配乾糧類食物同吃。

這是甜豆花,裡面撒了白糖,戲驚訝於撒的是白糖,她說她們那撒的是紅糖,其實正如她驚訝的我也同樣驚訝于原來還有放紅糖的豆花,不知道那樣的豆花會是個什麼味道?據說南寧人都愛吃的。

早餐店門口有位阿婆在賣櫻桃,說是自己家種的。後來幾天裡,發現滿大街都有賣櫻桃的,原來西安盛產櫻桃,無知的我又學習到了新知識,真高興!聽當地司機說,如果我們還有時間,可以去下西安東邊的白鹿原,那裡滿坡遍野的櫻桃,現在正是盛產期。

湘子廟“建于宋,盛於元明。全真道觀。傳說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故居。全國的湘子廟有十多處,西安南門裡的湘子廟是韓湘子出家之地。故而,歷代以西安湘子廟為湘子文化的發源地。”(灰色文字來自網路。)

早餐店和客棧的中間,是湘子廟,大門敞開著,於是我進去看了下,很】清淨的地方。滿清的建築風格。香火很美。再嘈雜的心情,也能瞬間平靜。

“傳說湘子廟是“八仙”中的韓湘子出家之地,創建于宋,道教界亦說創建于五代,金元時毀於戰火,現在湘子廟的格局是定於明代的。”

"有關八仙的傳說很多。據傳說,古代西安井水均為苦水。而韓湘子用其住處的井水做酒,頃刻間釀成了美酒。"

牛肉小炒泡饃

因為前一天的身體欠佳,我決定上午只在門口晃晃,晃完回到客棧休息了幾個小時,補充了點元氣,中午找了我們客房樓底下的一家牛羊肉小炒店.話說上饃之前先來幾張我在客棧休息時候,閒逛拍的小特寫,覺得很舒服。

這是某面牆上的一串玉米。

四合院的中間。

院角落的一個水池。

看院的狗狗。呵呵,很淡定的那種。

呀~接下來上炒饃拉。這是我點的牛肉小炒泡饃。

想著叫炒饃的話,應該是炒出來的。裡面料很多,有饃,粉絲,牛肉,黃花菜,豆腐乾番茄,雞蛋,黑木耳,蔥花,韭芽等,湯底的感覺是牛肉湯,濃郁鮮美。在製作的時候,老闆有問我要不要加辣。我說不要,最好清淡點。於是便上了這樣的一碗清淡的小炒饃。事實上,對於我這個南方人來說,還是有點鹹。

席間還配了糖醋蒜頭。

正填腹中,來倆哥們坐在邊上,掰起饃來。覺得這畫面太有感覺了,於是主動搭訕要求拍張照片。

哥們問我是來旅遊的吧,我說是的。

他說:這饃得自己掰才好吃。

我說:原來是這樣的啊,我剛才的好像是直接就掰好的那種.你們洗手了嗎?

他說:洗了.

另一哥們說:這饃要掰的越小越好。我說:襖~~~~

他說:在西安那,吃著饃得配個喝的,一般女的喝冰峰,男的喝啤酒。

於是我立馬去買了瓶冰峰來。原來是橘子味的汽水。

這是西安男人的手,皮膚夠好吧!話說我對西安的印象,這裡的女孩子個個都很美,皮膚很好。我原先以為西北人都跟我老公一個皮膚的,真是大錯特錯來著,怎麼可以有這麼以偏蓋全的觀點來著,反省!反省!

這是剛才那大哥的牛肉炒饃。兩個餅的量是這麼多。滿滿的一碗加了辣,應該很給力。

這是辣子和牛肉湯。湯拍的有點黃,不好意思。實際沒這麼黃的。

這就是傳說中的冰峰拉。就是我們小時候嘗喝的汽水,只是牌子的差別而已。這應該也是西安人從小到大最溫馨的味道吧。西安哥們說,在西安,雪碧可樂都打不過冰峰。

聊天間,大哥說:我去過你們杭州,吃過你們杭州的“綠茶”“外婆家”,我說:吃綠茶你算是吃對了,我在杭州隔三差五都要去吃一頓的。

........

謝謝這兩位一面之緣的西安哥們。

吃完中飯,又回到客棧休息,畢竟還算個抱病之人,怕休息不夠病倒了,接下來的行程就打水漂了。客棧裡其實是個滿出照片的地方,很喜歡裡面小酒吧裡牆邊放的酒瓶。怎麼拍都美。

振興路 肉夾饃

午睡後,戲看兵馬俑還沒回來,於是我又準備出門覓食。翻看了地圖,可以步行到一條叫振興路的街,據說那裡的臘牛肉夾饃是一絕。

走著去振興路的,沿路天氣晴朗,風景很美,到處可以看到這樣的石榴花。

肉夾饃

“肉夾饃是在西北地方民間廣受歡迎的一種小吃,以陝西地區的“臘汁肉夾饃”(牛肉、豬肉)和寧夏地區的“羊肉肉夾饃”為主。臘汁肉夾饃是陝西省西安市著名小吃。”

都說到西安一定要吃肉夾饃,於是我找了家店名叫:王吉臘汁肉的店,點了饃和米麵皮。

第一回吃肉夾饃,真沒搞明白自己買的是什麼肉的。後來第二天有重新路過這條路,買了這家店斜對面的劉峰肉夾饃店,是臘牛肉陷的。這麼多天下來,我好像搞明白一點,寫著清真兩字的肉夾饃店是賣牛肉陷的,寫著臘汁兩字的一般是賣豬肉餡的。

這是擀米麵皮,我要小份微辣的。底下是豆芽,芹菜之類,上面 蓋上米麵皮,淋上各色調味料,辣子等。感覺涼爽而微辣。

“米麵皮相傳始于秦漢,它是以大米為原料,經過浸泡,磨成米漿,加水稀調相宜,上特製的籠蒸熟,待冷卻後切成細條,具有白、薄、光、嫩、細、柔、韌、香等特點,再輔以豆芽、菠菜、胡蘿蔔絲,調配入芝麻醬、辣椒醬、大蒜汁、生薑汁、芥末、五香粉、精鹽等佐料。拌後紅綠相映,黃白互襯,色澤鮮亮,食之爽口,氣味芳香,風味獨特。”

漿水面

路過一家“於家手工麵館”,看道門口掛著大大的"biang"字,於是坐下來,老闆招呼我說,正在做漿水面,要不要來一碗?我本想說:來一根biang biang 面好了,但是看到顧客們都在吃漿水面,我也臨時決定吃漿水面了,想著這biang biang 後面還有3天時間,肯定還有機會再吃的.

這個字認識不?

“漿水面,在漢中、關中和甘肅等地均有該名稱的小吃,但做法有較大差異。漢中漿水面,相傳該名是由漢高祖劉邦與臣相蕭何在漢中所起,其味酸、辣、清香,別具一格,漿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為佳。關中的漿水面類似於酸湯麵,是夏季常見小吃,漿水菜的菜多為芹菜。

甘肅的漿水面更為清淡,顏色、味道與檸檬汁相近,尤以敦煌漿水面出名。”

我這裡吃的應該算是關中漿水面。

老闆告訴我,這漿水面的湯底是酸酸的,夏天最適合吃了。將芹菜之類的蔬菜,用麵湯漿上兩三天,再將漿過的菜加上辣椒,豆腐乾,花椒等炒制,放上麵湯,做成面的湯底。麵條是現場犁的,看著師傅熟練的手藝,感覺其中樂趣無窮。話說,那手法,跟俺家西北大哥的手法有的一拼,地道!牛!面勁道而好吃。

說到這漿水面,其實我有那麼一點點吃不習慣,其實那點不習慣還是它的特色所在,那就是它的酸。老闆說,這酸不是加醋,是漿出來的,很清香,很爽口,夏天吃了開胃消暑。

跟老闆聊天間真是樂到我了,老闆也愛好攝影,拿出了相機給我看他拍的照片,更經典的是,聊到後來我們成半個老鄉了,我說我杭州來的,他說他是江蘇揚州的,最後明確起來的說是,他的祖上是揚州的,我說煙花三月下揚州可美了......

振興路上,還有很多的餐館,每一家都想好好去吃下,體味一下舌尖上的西安。下次有機會,還會再來。

敬請期待下篇:

子瑜媽媽西安行(4)到西安一定要吃一回陝菜~(哨子排骨、汆丸子三鮮湯、鍋盔辣子、肉夾饃)

來自各國的老外在這裡喝酒

聊天著。繼續往裡,是網路區。

話說這片留言牆,我約莫著想,應該是一些祝福之類的話,看到一條,居然把我樂到了:我欲打車去兵馬俑,求拼車者,聯繫電話XXXXX.

第二天早上

休息了一晚上,精神好多了。今天,戲戲要去看兵馬俑,我確實是不想去看,再加上前一天暈車吐了5次,去兵馬俑需要坐1小時左右汽車,著實後怕,於是兩人決定分開行動,晚餐時間會和。早上出門我們抗著相機來道了門口對面的一家名為好家庭的早餐店吃早餐,主營油條,油糕,韭菜盒子,都花,胡辣湯。

油糕裡有白糖,小小的一個,大概50克左右,滿好吃的。後來第三天的早上我有買這個吃。

戲買了韭菜盒子吃。

這是鹹豆花,和杭州的味道一樣,但是不一樣之處在於,它是一小碗一小碗這麼蒸出來的。我們杭州是一大鍋子,用勺子一勺勺撇道碗裡分裝著吃的。

這是糊辣湯,據說不加丸子的糊辣湯是河南做法,陝西本地的做法是要加些肉丸子的。這道味道很鮮美,白胡椒味重,略酸,很適合早餐配乾糧類食物同吃。

這是甜豆花,裡面撒了白糖,戲驚訝於撒的是白糖,她說她們那撒的是紅糖,其實正如她驚訝的我也同樣驚訝于原來還有放紅糖的豆花,不知道那樣的豆花會是個什麼味道?據說南寧人都愛吃的。

早餐店門口有位阿婆在賣櫻桃,說是自己家種的。後來幾天裡,發現滿大街都有賣櫻桃的,原來西安盛產櫻桃,無知的我又學習到了新知識,真高興!聽當地司機說,如果我們還有時間,可以去下西安東邊的白鹿原,那裡滿坡遍野的櫻桃,現在正是盛產期。

湘子廟“建于宋,盛於元明。全真道觀。傳說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故居。全國的湘子廟有十多處,西安南門裡的湘子廟是韓湘子出家之地。故而,歷代以西安湘子廟為湘子文化的發源地。”(灰色文字來自網路。)

早餐店和客棧的中間,是湘子廟,大門敞開著,於是我進去看了下,很】清淨的地方。滿清的建築風格。香火很美。再嘈雜的心情,也能瞬間平靜。

“傳說湘子廟是“八仙”中的韓湘子出家之地,創建于宋,道教界亦說創建于五代,金元時毀於戰火,現在湘子廟的格局是定於明代的。”

"有關八仙的傳說很多。據傳說,古代西安井水均為苦水。而韓湘子用其住處的井水做酒,頃刻間釀成了美酒。"

牛肉小炒泡饃

因為前一天的身體欠佳,我決定上午只在門口晃晃,晃完回到客棧休息了幾個小時,補充了點元氣,中午找了我們客房樓底下的一家牛羊肉小炒店.話說上饃之前先來幾張我在客棧休息時候,閒逛拍的小特寫,覺得很舒服。

這是某面牆上的一串玉米。

四合院的中間。

院角落的一個水池。

看院的狗狗。呵呵,很淡定的那種。

呀~接下來上炒饃拉。這是我點的牛肉小炒泡饃。

想著叫炒饃的話,應該是炒出來的。裡面料很多,有饃,粉絲,牛肉,黃花菜,豆腐乾番茄,雞蛋,黑木耳,蔥花,韭芽等,湯底的感覺是牛肉湯,濃郁鮮美。在製作的時候,老闆有問我要不要加辣。我說不要,最好清淡點。於是便上了這樣的一碗清淡的小炒饃。事實上,對於我這個南方人來說,還是有點鹹。

席間還配了糖醋蒜頭。

正填腹中,來倆哥們坐在邊上,掰起饃來。覺得這畫面太有感覺了,於是主動搭訕要求拍張照片。

哥們問我是來旅遊的吧,我說是的。

他說:這饃得自己掰才好吃。

我說:原來是這樣的啊,我剛才的好像是直接就掰好的那種.你們洗手了嗎?

他說:洗了.

另一哥們說:這饃要掰的越小越好。我說:襖~~~~

他說:在西安那,吃著饃得配個喝的,一般女的喝冰峰,男的喝啤酒。

於是我立馬去買了瓶冰峰來。原來是橘子味的汽水。

這是西安男人的手,皮膚夠好吧!話說我對西安的印象,這裡的女孩子個個都很美,皮膚很好。我原先以為西北人都跟我老公一個皮膚的,真是大錯特錯來著,怎麼可以有這麼以偏蓋全的觀點來著,反省!反省!

這是剛才那大哥的牛肉炒饃。兩個餅的量是這麼多。滿滿的一碗加了辣,應該很給力。

這是辣子和牛肉湯。湯拍的有點黃,不好意思。實際沒這麼黃的。

這就是傳說中的冰峰拉。就是我們小時候嘗喝的汽水,只是牌子的差別而已。這應該也是西安人從小到大最溫馨的味道吧。西安哥們說,在西安,雪碧可樂都打不過冰峰。

聊天間,大哥說:我去過你們杭州,吃過你們杭州的“綠茶”“外婆家”,我說:吃綠茶你算是吃對了,我在杭州隔三差五都要去吃一頓的。

........

謝謝這兩位一面之緣的西安哥們。

吃完中飯,又回到客棧休息,畢竟還算個抱病之人,怕休息不夠病倒了,接下來的行程就打水漂了。客棧裡其實是個滿出照片的地方,很喜歡裡面小酒吧裡牆邊放的酒瓶。怎麼拍都美。

振興路 肉夾饃

午睡後,戲看兵馬俑還沒回來,於是我又準備出門覓食。翻看了地圖,可以步行到一條叫振興路的街,據說那裡的臘牛肉夾饃是一絕。

走著去振興路的,沿路天氣晴朗,風景很美,到處可以看到這樣的石榴花。

肉夾饃

“肉夾饃是在西北地方民間廣受歡迎的一種小吃,以陝西地區的“臘汁肉夾饃”(牛肉、豬肉)和寧夏地區的“羊肉肉夾饃”為主。臘汁肉夾饃是陝西省西安市著名小吃。”

都說到西安一定要吃肉夾饃,於是我找了家店名叫:王吉臘汁肉的店,點了饃和米麵皮。

第一回吃肉夾饃,真沒搞明白自己買的是什麼肉的。後來第二天有重新路過這條路,買了這家店斜對面的劉峰肉夾饃店,是臘牛肉陷的。這麼多天下來,我好像搞明白一點,寫著清真兩字的肉夾饃店是賣牛肉陷的,寫著臘汁兩字的一般是賣豬肉餡的。

這是擀米麵皮,我要小份微辣的。底下是豆芽,芹菜之類,上面 蓋上米麵皮,淋上各色調味料,辣子等。感覺涼爽而微辣。

“米麵皮相傳始于秦漢,它是以大米為原料,經過浸泡,磨成米漿,加水稀調相宜,上特製的籠蒸熟,待冷卻後切成細條,具有白、薄、光、嫩、細、柔、韌、香等特點,再輔以豆芽、菠菜、胡蘿蔔絲,調配入芝麻醬、辣椒醬、大蒜汁、生薑汁、芥末、五香粉、精鹽等佐料。拌後紅綠相映,黃白互襯,色澤鮮亮,食之爽口,氣味芳香,風味獨特。”

漿水面

路過一家“於家手工麵館”,看道門口掛著大大的"biang"字,於是坐下來,老闆招呼我說,正在做漿水面,要不要來一碗?我本想說:來一根biang biang 面好了,但是看到顧客們都在吃漿水面,我也臨時決定吃漿水面了,想著這biang biang 後面還有3天時間,肯定還有機會再吃的.

這個字認識不?

“漿水面,在漢中、關中和甘肅等地均有該名稱的小吃,但做法有較大差異。漢中漿水面,相傳該名是由漢高祖劉邦與臣相蕭何在漢中所起,其味酸、辣、清香,別具一格,漿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為佳。關中的漿水面類似於酸湯麵,是夏季常見小吃,漿水菜的菜多為芹菜。

甘肅的漿水面更為清淡,顏色、味道與檸檬汁相近,尤以敦煌漿水面出名。”

我這裡吃的應該算是關中漿水面。

老闆告訴我,這漿水面的湯底是酸酸的,夏天最適合吃了。將芹菜之類的蔬菜,用麵湯漿上兩三天,再將漿過的菜加上辣椒,豆腐乾,花椒等炒制,放上麵湯,做成面的湯底。麵條是現場犁的,看著師傅熟練的手藝,感覺其中樂趣無窮。話說,那手法,跟俺家西北大哥的手法有的一拼,地道!牛!面勁道而好吃。

說到這漿水面,其實我有那麼一點點吃不習慣,其實那點不習慣還是它的特色所在,那就是它的酸。老闆說,這酸不是加醋,是漿出來的,很清香,很爽口,夏天吃了開胃消暑。

跟老闆聊天間真是樂到我了,老闆也愛好攝影,拿出了相機給我看他拍的照片,更經典的是,聊到後來我們成半個老鄉了,我說我杭州來的,他說他是江蘇揚州的,最後明確起來的說是,他的祖上是揚州的,我說煙花三月下揚州可美了......

振興路上,還有很多的餐館,每一家都想好好去吃下,體味一下舌尖上的西安。下次有機會,還會再來。

敬請期待下篇:

子瑜媽媽西安行(4)到西安一定要吃一回陝菜~(哨子排骨、汆丸子三鮮湯、鍋盔辣子、肉夾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