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戰車究竟是怎樣作戰的?不要被電視劇騙了!

電視劇裡的那些春秋戰國的戰車都是馬拉著往前沖, 上面站三個人步兵在後頭跟著, 古代戰車就是這樣的嗎?

當然不是!

《六韜》,

《司馬法》記載當時的戰車分許多種, 有偵察的, 佈陣的, 指揮的, 進攻的, 陷陣的, 防守的等等, 而且書中說作戰時是將許多戰車排列好陣型後(每輛戰車有的跟72人, 有的則更多), 由一些士卒(士卒一般在陣型中排列在戰車之間的間隙和後邊)在後面推動(不是用馬匹拉的), 向敵人徐徐前進的(士卒和戰車都保持陣型前進)。 戰車上有的是甲士3人, 有的則更多, 配備長戈劍弓箭弩盾牌等等, 作戰時後面的士卒在兩車之間的縫隙與敵人戰鬥, 配備長戈劍弓箭盾牌弩等等(防守時前排的一些盾牌是帶支架的)。 一旦戰車或前排的士卒受到損失, 就將受傷的士卒撤回, 由後面的遞補。 在戰車上也可以綁上一些長槍, 長槍向著對方的軍隊,
在前排戰車前還可以插滿尖刀利刃, 還可以用鐵索將戰車相連, 在防守時還可以設置拒馬, 鐵蒺藜等。

與車戰相配套的是許多的陣法, 如魚麗陣, 長蛇陣, 圓陣等等, 進攻時慢慢向前, 壓迫敵方部隊, 接近則向對方放箭, 而已方則依靠戰車長牌抵擋敵箭。

與敵交戰則敵方要受到戰車上下左右各方的打擊和防守。 在防守時依照魚麗陣, 長蛇陣, 圓陣更是防守嚴密, 一些陣型重重疊疊, 構成多重的防禦體系, 既能利用相互的交叉火力, 也可以讓部隊相互支援。 一些則很簡單, 很快就能從行軍佇列轉到防守陣型, 在防守時也經常主動出擊。

電視劇裡的那些春秋戰國的戰車都是當時的輕車, 在戰鬥中類似于遊騎的作用。 在春秋戰國時許多戰車的製作都是用多少年的巨樹, 非常的高大, 防護做的也很好, 很多戰車製作都要用一些金屬, 費用很大, 一般都要加一層或幾層漆來防火, 最容易受損也最昂貴的是車輪, 在戰鬥中一般都要用盾牌或厚氈保護。

在春秋戰國時製作戰車是很不容易的, 要很長時間, 花費很大。 用來殉葬的都是輕車, 大型戰車是不會被考古學家們在春秋戰國的殉葬坑中發現的, 大型戰車在戰場被損毀後, 一般各國也捨不得丟棄, 而是拆下來再製作, 製作戰車需要的木材在春秋戰國被大量採伐,

特別是大型戰車的車輪需要的木材, 使得在戰國後期的戰車製作的成本越來越大, 無法大量製作足夠的大型戰車, 而促使作戰方式轉向胡服騎射。

春秋無義戰,春秋各國都不是吃素的,怎麼也不可能讓軍隊都去像電視劇中的那樣打法啊,其實在春秋戰國打仗都講陣法,那些陣法後來都逐漸失傳了,這些陣法幾乎都要用到和依靠各種各樣的戰車,其實這種戰術不僅能用在平原,而且在丘嶺,山谷,狹路都可以作戰,北堂書抄》卷117引諸葛亮《賊騎來教》:“若賊騎左右來至, 徒從行以戰者, 陟嶺不便, 宜以車蒙陳而待之。 ”西晉馬隆擊鮮卑樹機能, “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 地廣則鹿角車營, 路狹則為木屋施于車上, 且戰且前, 弓矢所及, 應弦而倒”(《晉書·馬隆傳》)。劉裕伐南燕,“眾軍步進,有車四千兩,分車為兩翼,方軌徐行,車悉張慢,禦者執稍”(《宋書·武帝紀》

應弦而倒”(《晉書·馬隆傳》)。劉裕伐南燕,“眾軍步進,有車四千兩,分車為兩翼,方軌徐行,車悉張慢,禦者執稍”(《宋書·武帝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