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省考招警行測講堂:聊聊“假設”那些事兒

一、假設的特點

“假設”是指一個推理只給出了結論和部分前提條件, 要求尋找另一部分前提的問題。

假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假設是一個論證的隱含前提, 其作用是將結論和部分前提連接起來, 體現論證的連線性;

(2)假設是論證成立的一個條件, 如果沒有這個假設或者這個假設為假, 則論證就不成立;

(3)一個論證的假設也可以從這個論證的論點推導出來。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二、注意事項

由於假設僅僅是推理成立的一個條件, 所以我們只找到推理的一個假設, 並不能夠肯定這個推理必然成立。 只有找到推理成立的所有隱含條件, 才能得出一個確定性的結論, 推理才能夠成立。 不過, 在考試時, 我們只需要找到一個使推理成立的隱含條件, 儘管不能保證推理一定正確, 但由於結論不需要充分性, 所以就做對了“假設”的題目。

三、如何尋找假設

令已經給出的前提為A,

已經給出的結論為B, 則尋找假設的方向有三個方面:

(1)指出A和B之間有本質的聯繫;

當推理給出的已知前提A和結論B之間存在明顯的邏輯跳躍, 這時, 尋找推理所隱含的假設就是要指出, A和B之間有本質的聯繫或者在本質上是相關的或相同的。 這樣, 假設才能真正地將已知前提和結論連接起來。 這就是所謂的“搭橋”。

舉例:

科學是真理, 因此, 科學是不怕批評的。

答案:真理是不怕批評的。

(2)指出A可行或者A有意義;

一個論證從A推出B, 要求A對於B來說, 必須可行或者具有實際意義, 否則如果A不可行或者沒有實際意義, 則該論證必然不成立。

舉例:

某企業為減人增效, 決定把最無價值的員工精簡掉。

答案:該企業能夠識別出最無價值的員工。

(3)指出除了A以外沒有別的原因影響B。

一個論證要保證從A能夠推出B來, 要求A對於B來說必須具有唯一性, 即必須假設沒有別的因素影響B。 否則, 論證就難以成立。

舉例:

萊布尼茨是17世紀偉大的哲學家。 他先於牛頓發表了他的微積分研究成果。 但是當時牛頓公佈了他的私人筆記, 說明他至少在萊布尼茨發表其成果的10年前已經運用了微積分的原理。 牛頓還說, 在萊布尼茨發表其成果的不久前, 他在給萊布尼茨的信中談起過自己關於微積分的思想。 但是, 事後研究表明, 牛頓的這封信, 有關微積分的幾行字幾乎沒有涉及這一理論的任何重要之處。 因此, 可以得出結論, 萊布尼茨和牛頓各自獨立地發現了微積分。

以下哪項是上述論證所必須假設的?

A. 萊布尼茨在數學方面的才能不亞於牛頓

B. 沒有第三個人不遲於萊布尼茨和牛頓獨立地發現了微積分

C. 萊布尼茨在發表微積分研究成果前從沒有把其中的關鍵性內容告訴任何人

D. 萊布尼茨和牛頓都沒有從第三管道獲得關於微積分的關鍵性細節

答案:D。

【中公解析】題幹論據說兩人之間沒有傳遞過任何微積分資訊, 要想得出他們都獨立發現了微積分, 需隱含的假設除了論據內容, 二人不能從其他途徑獲取微積分資訊, 否則結論就無法成立, 故D選項為正確答案。

當然, A和B的關係, 可能是條件和結論的關係, 也可能是方法和目的的關係, 還可能是原因和結果的關係。

中公招警考試網認為,

搞定假設型題目, 同學們還需要多思多想多練, 這樣才能把假設型題目知識點融會貫通, 以後再遇到這類題便能輕易將其搞定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