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取代“燃油”進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該如何“破局”?

今年前11個月, 比亞迪以累計銷量96617輛, 毫無懸念地奪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 尤其是下半年, 比亞迪新能源銷量連續6個月破萬, 大有與傳統能源車型“分庭抗禮”的勁頭。

伴隨著政策走向的轉變、尤其是雙積分的預期與最終實施, 都意味著新能源汽車, 這個在以往看似“很未來”的市場將會有“大動作”。 那麼這個大動作背後的“破局點”在哪裡?換句話說, 新能源市場要想實現迅猛發展, 並在較短時間內銷量上與傳統能源車型對抗, 關鍵要靠什麼?通過對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的分析, 或許我們能找到些許答案。

強大的品牌力絕非偶然

從終端市場的回饋來看, 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用戶, 在選擇10萬元以上的新能源車時會“直奔比亞迪”, 而不是像買燃油車那樣貨比三家。 這顯現出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品牌號召力之強大。

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 在造汽車之前, 比亞迪是響噹噹的全球級電池大佬, 無論從產量、技術還是品質, 都可以叫板國際一線電池供應商。 也正是基於這個背景, 比亞迪在新能源車領域占得了兩個先機。 其一, 是具備世界級的電池技術和品控能力, 敢於在那個不敢嘗試(新能源)的年代涉足這一領域, 並有不錯的表現;其二, 是“入行早”, 從“市場檢驗”的時間來看, 新能源汽車領域沒有任何一個品牌能與比亞迪相比。

這種廣泛的認知和口碑的傳遞, 成為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品牌力的基石。

在這之後, 比亞迪又通過一系列戰略, 充分發揮了在電池、電機和電控領域的絕對領先優勢, 通過精准的行銷策略, 做到“廣而告之”。 例如著名的“542”戰略, 用最簡單的數位語言, 直白的告訴人們比亞迪的技術有多牛。 時至今日, 能做到“542”標準的, 也只有比亞迪一家, 不是嗎?

強大的技術與生態戰略

說到“542”, 坊間並非沒有不同的聲音, 但僅從技術層面, 比亞迪的優勢確實是壓倒性的。 暫且不說做到5秒加速有沒有必要, 但能做到這一點, 就充分顯現出了比亞迪在這方面無可撼動的領先優勢。 一直以來, 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地位不可撼動,

很大程度上就源於此。

或許你會從“電驅本身就就擅長性能發揮”的角度認為這算不得什麼。 然而只有搞動力電池研究和電驅技術研發的人清楚, 要想真正做到高性能, 必須要有強大的電池技術和電控管理技術作為支撐才可以。

除了車型本身的技術以外, 比亞迪這些年來為自己建立的生態圈概念也是一個重要項。 新能源汽車是個年輕的行業, 它需要足夠的配套設施支援才能讓車主感覺“爽”。 比亞迪現已建立的生態圈, 也是很多“新入行”的對手難以追趕的。

產品結構與佈局的合理性

有一個現象必須承認, 即從2017年新能源車企的總體銷量去看, 第二名和第三名與比亞迪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然而數位只是表像, 如果你仔細分析產品結構, 就會發現比亞迪的龍頭地位是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 都無法撼動。

從資料上來看, 跟隨者的銷量完全是由超低價產品實現的。 事實上我們也注意到, 類似這樣的產品, 比亞迪至今尚未推出。 相反, 比亞迪從“入行”開始, 一直採取的是“從高至低”的產品佈局戰略。

例如純電領域的e6, 補貼後都還要20多萬元, 產品等級與跟隨者補貼後只需四五萬元不可相提並論。 插電領域更不必說, 當年秦和唐的轟動至今仍歷歷在目。 比亞迪在這些排頭兵的基礎上, 不斷完善產品矩陣, 滿足不同使用者的消費需求, 例如當下熱銷的e5 300、秦EV300、宋DM和宋EV300等等。

有了之前的印象和成功表現,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運作起來自然是“信手拈來”。 反觀兩個看起來從銷量上有一定威脅的跟隨者, 它們要想產品結構往上, 難度卻非同一般。 那麼從成長的角度, 它們之間其實是沒有可比性的。

而說到成長, 比亞迪還有一個更大的看點。 宋MAX的亮相與其造成的轟動, 已經顯現出比亞迪通過引入前奧迪設計總監所引發的顏值革命絕對是“不簡單”。 宋MAX只不過“小荷才露尖尖角”。比亞迪產品顏值革命的爆點,將會在2018年及以後全面展開。當這場革命波及到比亞迪的新能源車型,其爆發力想必大家都心中有數。除了顏值,比亞迪還將在2018年不斷完善新能源的產品矩陣,以滿足不同用戶的消費需求。

總結: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比亞迪2017年前11個月的表現,是比亞迪基於內生優勢和正確的經營理念下的必然結果。它目前所擁有的品牌壁壘、技術壁壘和產品結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難以撼動的。毫無疑問,2017年對於比亞迪而言只能算是“蓄勢待發”。它真正的爆發期,將會與國內新能源市場的發展週期形成共振——從2018年開始正式啟動。

宋MAX只不過“小荷才露尖尖角”。比亞迪產品顏值革命的爆點,將會在2018年及以後全面展開。當這場革命波及到比亞迪的新能源車型,其爆發力想必大家都心中有數。除了顏值,比亞迪還將在2018年不斷完善新能源的產品矩陣,以滿足不同用戶的消費需求。

總結: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比亞迪2017年前11個月的表現,是比亞迪基於內生優勢和正確的經營理念下的必然結果。它目前所擁有的品牌壁壘、技術壁壘和產品結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難以撼動的。毫無疑問,2017年對於比亞迪而言只能算是“蓄勢待發”。它真正的爆發期,將會與國內新能源市場的發展週期形成共振——從2018年開始正式啟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