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可能都打麻將,2億空巢老人帶來哪些機遇?

不可能都打麻將, 2億空巢老人帶來哪些機遇?

據經濟日報2017年12月23日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與社會老齡化的步伐加快, 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在逐漸增多,

農村中的養老問題越發突出。 有專家預計, 到2030年, 中國空巢老人將超過2億人, 大部分分佈在農村地區。

經常回到農村的人們應該有一個感覺, 那就是在一些茶館、商店, 往往能夠看到很多老人, 或打麻將, 或看打麻將, 而且身邊往往還會帶著一些孩子。

留守老人、留守孩子, 這也許是一個業餘生活的縮影, 儘管並不全面, 卻可能現實。

近年來, 農村出現了一些敬老院, 但是的確存在房子閒置、經費缺乏、護理人員嚴重不足等問題。 這個問題的出現, 有諸多原因, 比如農村老人及其子女觀念的問題, 不願意送到養老院;比如養老院服務專案單調、服務水準較低等問題, 還無法真正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入住。

有一個現實需要認清, 那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50後、60後將逐步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老年人主力群體, 相對來說, 60後的文化素質肯定要強一些, 他們中有很多應該接受過高等教育, 或者是在改革大潮社會中接受過更多新知識、新觀念教育。

那麼, 如何滿足他們的養老服務需求, 恐怕不是現在農村一個簡單的養老院能夠滿足的, 也不是靠簡單的幾張麻將桌就能滿足的。 特別是那些長年在外務工的人員, 回到家鄉之後, 所需所想的恐怕就更不簡單了。

我曾經去過一個文化小鎮, 親眼看過一個文化劇院, 每天這裡都有民間文藝表演, 就是當地及其周邊的土藝人, 主力的觀眾就是當地及周邊的老人, 價格很便宜, 收點茶水費,

既可以看、聽表演, 還可以打打小牌。

當時碧翰烽就在想, 也許未來農村真正需要加強的就是這種文化需求。 後來果不其然, 廣場舞、文藝大賽、文藝協會、曲藝團隊等如雨後春筍, 在一些農村小鎮漸漸發展起來, 這其中的主力, 還真是以中老年人為主, 畢竟年輕人大部分都去了城市。

如何豐富農村養老事業?碧翰烽覺得有以下機遇可以把握:

一是關於精神文化產品的提供。 當下一些老人的需求, 重點還是在精神文化需求, 也害怕孤獨, 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讓他們心情愉悅, 不再寂寞。

所以, 大力發展民間曲藝文化, 應該是一個很好的產業。

二是規範和支援老年人協會團體的組建, 這個應該支持, 但別忘了規範, 防止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商家行銷所利用。

在這些協會方面, 要重視文藝、運動等方面的發展。

三是要加強健康保健方面的服務體系建設。 這一點比較重要, 關鍵是要防止那些騙老哄老的虛假保健、健康產品服務。

四是加強公共文化、體育等基礎設施建設, 為廣大老人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 當然可以引入社會資源, 加強整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