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代表中華武將最高榮譽的霍去病,2000年後竟需網友“搭救”?

“匈奴未滅, 何以為家?”這是兩千多年前大漢名將霍去病發出的一聲熱血豪言, 雖然年代久遠, 他的身影模糊, 但他那滾燙的血性和悍勇依然讓後世崇敬!

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 邊境極其不穩定, 匈奴人隨時都可以策馬南下, 肆意擄掠。 以農耕為生的西漢幾乎就成了匈奴人隨需隨取的庫房!秦朝尚有蒙恬北驅匈奴七百里, 收復河南地(今河套地區)。 可是到了西漢, 就連太祖劉邦也被圍困白登山。 在漢武帝之前的西漢各朝只能靠屈辱的“和親”來換得短暫的“和平”, 這種情況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得到改變。

正是在這個時期, 一代將星霍去病橫空出世, 保家衛國, 保我漢家安寧!霍去病雖生在貴族之家, 姨夫是漢武帝, 姨媽是衛皇后, 舅舅是衛青大將軍。 這樣顯赫的出身, 霍去病就是天天吃喝玩樂也能happy到老, 但人家偏不。 元朔六年(西元前123), 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

霍去病一再請戰, 衛青挑了八百名勇壯驍騎歸其指揮, 初披戰袍, 憑一腔熱情和血氣之勇, 沒有任何實戰和指揮經驗, 率領800驍騎一往無前地向北奔去。 他以800人人殲滅匈奴2000多人, 俘獲匈奴的相國和當戶, 並殺死匈奴單于的祖父和季父, 勇冠全軍, 受封冠軍侯。

漢武帝為獎勵他的功勞賜他府邸, 他卻壯氣揚言“匈奴未滅, 何以家為”!19歲二次出征封驃騎將軍, 兩次河西大戰均獲大捷, 河西授降。 作為統帥他一人孤身闖入叛變的萬人匈奴敵軍中, 硬是讓所有匈奴人歸順大漢, 收回了整個河西走廊, 包括張掖、武威、酒泉等地。 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 使我嫁婦無顏色。 ”

21歲時他和大將軍衛青共同率兵發動漠北大戰, 飲馬瀚海(如今的貝加爾湖), 封狼居胥(後世武將認為的最高軍功象徵之一), 成了匈奴人聞風喪膽的不滅戰神!封狼居胥, 飲馬瀚海, 西歸大河, 列郡祁連, 孤軍縱橫匈奴全境, 這也成了後世無數兵家將士的夢想。 這一年,

霍去病年僅二十二歲, 漢朝大將軍, 大司馬。 更令人惋惜的是, 在霍去病死後兩千一百多年後的今天, 他所守護土地上孩子們的教科書中卻沒有了他的豐功偉績。

正是有霍去病這樣的民族英雄, 才保得國家安定, 人民得以繁衍生息, 華夏民族才得以延續。

如果沒有衛青霍去病這些人, 那將是什麼情景:匈奴策馬南下, 漢民血沾彎刀, 就如“五胡亂華”……

霍去病死後, 漢武帝封其"景桓侯", 用以彰顯 他克敵服遠, 保家衛國。 並將他的陵墓修建成祁連山的樣子, 以彰其功。 人生不過百年, 有些人活著是為自己, 而英雄是為國家、民族!我知道“歷史”也無法永久將英雄留下,但莫要選擇性遺忘!一個國家不能沒有英雄,沒有英雄的國家註定沒有希望!

而英雄是為國家、民族!我知道“歷史”也無法永久將英雄留下,但莫要選擇性遺忘!一個國家不能沒有英雄,沒有英雄的國家註定沒有希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