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手好牌卻被一些國人打臭了?韓國“對華出口仍增長13%”

作者:王德華

文在寅訪華, 並沒有消失中國對於薩德的擔憂, 相反更增加了對韓國出爾反爾的不滿。 渴望中國遊客再次爆滿濟洲島也成了奢望。

韓國《中央日報》20日刊文稱, 中國政府再次封鎖赴韓團體旅遊。

文章稱, 韓國多家專門負責承接中國遊客的旅行社負責人12月19日表示, “今天(12月19日)下午從北京、山東省當地的合作方處得知稱, 他們接到通知說明天起將不再辦理赴韓團體旅遊簽證”。 北京的一家旅行社相關人士A某當天表示, “我湊齊赴韓的團體遊客後前往北京旅遊局辦理簽證, 但遭到了拒絕”, “從12月22日開始叫停(赴韓)了”。 據A某稱, 5家北京當地的旅行社申請簽證相關手續都遭到了拒絕。

文章稱, 中華東南亞旅行協會130多家專門承接中國遊客的旅行社, 該協會秘書長金鐘澤(音)表示, “原本以為明年2月份時中國赴韓團體簽證將擴大到全國, 沒想到(會這樣)”。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門承接中國遊客的旅行社代表B某表示, “原本以為文在寅總統訪華後問題都會順利解決, 但連剛剛重新啟動團體赴韓遊的北京、山東省又被限制, 十分意外”。

韓媒還報導, 在過去1年半的時間裡, 儘管中國的薩德報復給旅遊和免稅店帶來了巨大衝擊,

但並未對韓國造成撼動經濟體制的致命打擊, “對華出口仍增長13%”, “截止今年第三季度, LG的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卻出乎意料地分別增長了2%和6%。 這得益於中國本土的高檔化妝品銷量同比增長了101%”。 韓媒於是發表評論稱, “經濟報復本身是有局限性的。 而這也意味著, 韓國的經濟實力足以承受這樣的報復”。 也就是說, 中國的制裁對韓國並未傷筋動骨。

“中國政府再次封鎖赴韓團體旅遊”本身是一個偽命題, 因為中國從來沒有“封鎖赴韓團體旅遊”, 當然更談不上“再次封鎖”。 自薩德入韓之日, 韓國就成了美國戰車上圍堵中國的馬前卒, 兩國失去了正常交往的理由, 稍有一點愛國心的中國人都不會“資助敵國”。

就拿文在寅訪華時韓國記者被打這事來說, 文在寅來到中國是有求中國。 但韓國媒體卻上綱上線, 唯恐天下不亂。 韓國駐華大使盧英敏19日首度發聲, 稱“雖然韓國內部就此事件的看法不一, 但非常明顯的是, 該事件不是正當警衛行為, 也不是警衛過當的行為”, “而是實實在在的暴力事件”, “中方應該承諾根據調查結果給予那些警衛員處分”。 此前, 韓國媒體還要中國政府道歉。 韓國媒體大打悲情牌, 其實是想賴掉薩德這個孽債。

我們要善於打經濟牌以捍衛我們的利益。 這點我們還真得向日本人學習。 韓外長拜會安倍邀其出席平昌冬奧會, 安倍卻強調慰安婦協議。 日韓在慰安婦等問題上存在很大分歧。 韓國紐西斯通訊社評論稱, 日方似乎想以安倍出席平昌冬奧會開幕式為籌碼, 盡可能向韓國政府施壓, 推動日韓“慰安婦協議”的落實, 因此安倍不會輕易地在這一問題上給出痛快答案。

青瓦台經濟助理金顯哲說, “(停止薩德報復)可以將韓國的經濟增長率拉升0.2個百分點”;想得美!在涉及國家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 在韓國兌現“三不承諾”反反復複的情況下,我們當然不能“封存薩德”。美國人不是推崇“用力量換和平”嗎?韓媒既然認為“中國經濟報復本身是有局限性的”的,說明我們的制裁措施力度還不夠。不用韓國貨生活也不會差點什麼,不到韓國一遊更死不了人。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綿鏽河山,到處是我們遊玩的好出去,何必要到那塊彈丸之地?革命尚未成功,國人仍需努力。

在韓國兌現“三不承諾”反反復複的情況下,我們當然不能“封存薩德”。美國人不是推崇“用力量換和平”嗎?韓媒既然認為“中國經濟報復本身是有局限性的”的,說明我們的制裁措施力度還不夠。不用韓國貨生活也不會差點什麼,不到韓國一遊更死不了人。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綿鏽河山,到處是我們遊玩的好出去,何必要到那塊彈丸之地?革命尚未成功,國人仍需努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