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講品質很虛?看它如何將品質做到極致?

文| 騰三毛

車圖騰出品, 轉載請注明出處

●●●

90年代初, 毛毛還在上小學的時候, 家裡有一輛國產嘉陵牌70系列摩托車。 話說那個時候全鎮的摩托車一共不到20輛,

我家和鄰居各有一輛。 (哈哈, 毛毛住在鎮裡的富人區)。 雖然都是摩托車, 但不同的是鄰居家是一輛二手日本原裝進口摩托車。

兩台摩托車的同時之處自然不是名字, 而是日常使用, 尤其是冬天。 我家腳踩式的摩托車至少要踩30-40次發動機才能預熱, 而鄰居家的摩托車雖然也是腳踏式, 但只要輕鬆踩一兩下就可以了。 也就是從那時起, 毛毛對日本機械產品就產生了好感。

轉眼二十年過去了, 摩托車帶給毛毛更多的是童年回憶, 而當下汽車也走進了中國社會千千萬萬個家庭。

或許是受當年摩托車事件的影響, 對日本車有了更多關注。 現在國內市場有很多耳熟能詳的日系車品牌, 比如網友們戲稱“研究車的豐田”、“研究發動機的本田”、“研究沙發的日產”、““研究技術的斯巴魯”。

毛毛對日系車的關注, 其實不僅僅來自當年的摩托車事件, 還有其他更主要的原因。 為什麼這麼講呢?我們下面細細分說。

首先, 安全。

曾經有人問, 一輛汽車什麼最重要, 動力還是舒適性?毛毛給出的答案是安全。

可以說, 沒有將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汽車, 都是在“耍流氓”。 動力沒有那麼充沛, 開車上路我們有的是耐心, 可以慢慢開;舒適性沒有那麼高級豪華, 退一步講, 總還是跟家裡的沙發相差無幾的;可一旦要是安全沒了保障, 那可是在拿駕乘人員的性命做賭注。

或許很多老司機覺得日系車“開起來飄”, 也不禁撞。 這可是給日系車戴了一頂大大的“冤帽子”。 拿本田舉例吧, 曾經有一張圖被網友各種吐槽, 說本田車與一輛自行車相撞, 結果汽車被撞出一個坑……好多人跳出來紛紛指責或是質疑本田以及日系車的品質問題。 但是這些人有沒有想過, 如果車子一點事兒沒有, 那遭殃的就會是那輛自行車和騎車的人了。

其實這是本田充分考慮到“保護行人安全” 後在材料上的設計。 雖然車被撞變形了, 但通過材料的能量吸收, 並不會讓車裡的人受到衝擊, 更重要的是, 可以極大降低被撞的行人所受到的傷害。 這也是大多日系車廠商對安全的定義和理解。

除了保護車內的人, 也保護被撞的人。 同時秉承這一理念的還有斯巴魯。

斯巴魯, 在被動安全方面也是相當了得。 在IIHS公佈的獲得“2017年頂級安全評價+獎項”(Top Safety Pick+)車型名單中, 斯巴魯2017款力獅、傲虎、森林人統統在列。 不僅如此, 往前推幾年, 斯巴魯翼豹、力獅、傲虎、森林人、XV(Crosstrek)等車型也是IIHS的“TSP+”常客。

甚至在2013年,美國IIHS首批引入正面碰撞預防系統的碰撞測試中,74輛車僅有7輛獲得Superior(優越)評級,而斯巴魯力獅、傲虎穩奪冠亞軍,將安全做到了極致。

其次,交通事故越來越可控。

日常駕駛中,難免出現駕駛者精力不集中,前方存在碰撞危險情況時,不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而導致追尾事故發生。在交通意外事故中,追尾最為常見,相關統計顯示,汽車追尾在整個道路交通事故中約占70%以上。

而隨著傳感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很多車企在駕駛輔助系統方面也做的越來越成熟。這些高科技系統可以説明我們在開車出行中避免事故的發生,降低交通事故的幾率。

例如豐田的Toyota Safety Sense包含預碰撞安全系統、車道偏離警示系統、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等,輔助駕駛員安全駕駛。

市面上大多數駕駛輔助系統的工作原理與豐田的Toyota Safety Sense相同,採用雷達與攝像頭結合的形式捕捉路況資訊。

另外還有一種單純靠攝像頭實現資料獲取的技術,那就是斯巴魯的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但相比其他車企,EyeSight採用的是立體攝像頭,通過“視差”原理判斷前方物體的距離,並且資料回饋速度要比雷達波更快。

斯巴魯EyeSight系統的精緻之處,在於其具備的PCB防碰撞制動系統可以預防大量追尾事故的發生,特別是搭載第三代EyeSight系統的車型,立體攝像頭檢測距離擴大了40%,前車緊急制動,同時前、後車相對速度小於50km/h時,第三代EyeSight系統會立即輔助駕駛者採取制動措施,避免發生碰撞事故。

另外EyeSight對於身處都市大環境的人們來說實用性還是很強的,自我調整巡航控制系統(ACC)能在0~180km/h的廣域車速區間內進行跟隨行駛,擁堵路況下大大減輕駕駛員的負擔。而對於駕駛新手來說,起步油門誤操作預防系統能夠降低起步油門誤操作的機率,盡可能的降低事故的發生。

2015年,美國IIHS發佈了一份調研報告,其中記錄了2011年開始銷售,截止當時事故死亡率為0的車型,斯巴魯力獅赫然在列。而且前8名的零事故車型中,轎車僅有斯巴魯力獅一枝獨秀。

最後,口碑是試金石。

所謂“金杯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車企說一千道一萬,不如真實車主的一個中肯的評價。我們來看看大家對日系車是如何評價的。

在這樣一個提問下,拋開“愛國情懷”等主觀因素外,對日系車的評價還是很高的。比如下面這個回答就很客觀的指出,日系車在碰撞測試中的成績要高於口碑很好的德系車。

再打開國內用戶量龐大的汽車之家網站口碑頁面,使用者熱門對比車系口碑排行前三均是國內消費者鍾愛的SUV:森林人,途觀L,本田CR-V。 兩款車型是日系車型。

第一名的森林人的車主給予了這款車極高的評價。

不僅如此,斯巴魯力獅、傲虎等轎車,憑藉著極低的故障率和優異的操控、空間表現,也贏得了不少家用消費者的認可。記得幾年前在深圳時與一位力獅車主閒聊,他回饋這輛車給自己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省心,開了五六年,除了常規的進店保養,再沒有讓自己費心的地方。

小結:

對於消費者來說,一輛車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品質,而承載品質的重要一環是車輛的安全,這一點精細生產的日系車確實做得不錯。用戶口碑榜單中前三名中日系車就佔據了兩名的位置,而在美國IIHS、歐洲E-NCAP、日本J-NCAP等碰撞測試中排名較高的日系車占了絕大比例,這也是因為日系車的耐久性有目共睹。

不管是權威的協力廠商測評機構的資料,還是國內使用者的認可,日系車企的精益求精,將品質做到了極致,這種企業精神確實值得很多車企學習。

甚至在2013年,美國IIHS首批引入正面碰撞預防系統的碰撞測試中,74輛車僅有7輛獲得Superior(優越)評級,而斯巴魯力獅、傲虎穩奪冠亞軍,將安全做到了極致。

其次,交通事故越來越可控。

日常駕駛中,難免出現駕駛者精力不集中,前方存在碰撞危險情況時,不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而導致追尾事故發生。在交通意外事故中,追尾最為常見,相關統計顯示,汽車追尾在整個道路交通事故中約占70%以上。

而隨著傳感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很多車企在駕駛輔助系統方面也做的越來越成熟。這些高科技系統可以説明我們在開車出行中避免事故的發生,降低交通事故的幾率。

例如豐田的Toyota Safety Sense包含預碰撞安全系統、車道偏離警示系統、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等,輔助駕駛員安全駕駛。

市面上大多數駕駛輔助系統的工作原理與豐田的Toyota Safety Sense相同,採用雷達與攝像頭結合的形式捕捉路況資訊。

另外還有一種單純靠攝像頭實現資料獲取的技術,那就是斯巴魯的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但相比其他車企,EyeSight採用的是立體攝像頭,通過“視差”原理判斷前方物體的距離,並且資料回饋速度要比雷達波更快。

斯巴魯EyeSight系統的精緻之處,在於其具備的PCB防碰撞制動系統可以預防大量追尾事故的發生,特別是搭載第三代EyeSight系統的車型,立體攝像頭檢測距離擴大了40%,前車緊急制動,同時前、後車相對速度小於50km/h時,第三代EyeSight系統會立即輔助駕駛者採取制動措施,避免發生碰撞事故。

另外EyeSight對於身處都市大環境的人們來說實用性還是很強的,自我調整巡航控制系統(ACC)能在0~180km/h的廣域車速區間內進行跟隨行駛,擁堵路況下大大減輕駕駛員的負擔。而對於駕駛新手來說,起步油門誤操作預防系統能夠降低起步油門誤操作的機率,盡可能的降低事故的發生。

2015年,美國IIHS發佈了一份調研報告,其中記錄了2011年開始銷售,截止當時事故死亡率為0的車型,斯巴魯力獅赫然在列。而且前8名的零事故車型中,轎車僅有斯巴魯力獅一枝獨秀。

最後,口碑是試金石。

所謂“金杯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車企說一千道一萬,不如真實車主的一個中肯的評價。我們來看看大家對日系車是如何評價的。

在這樣一個提問下,拋開“愛國情懷”等主觀因素外,對日系車的評價還是很高的。比如下面這個回答就很客觀的指出,日系車在碰撞測試中的成績要高於口碑很好的德系車。

再打開國內用戶量龐大的汽車之家網站口碑頁面,使用者熱門對比車系口碑排行前三均是國內消費者鍾愛的SUV:森林人,途觀L,本田CR-V。 兩款車型是日系車型。

第一名的森林人的車主給予了這款車極高的評價。

不僅如此,斯巴魯力獅、傲虎等轎車,憑藉著極低的故障率和優異的操控、空間表現,也贏得了不少家用消費者的認可。記得幾年前在深圳時與一位力獅車主閒聊,他回饋這輛車給自己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省心,開了五六年,除了常規的進店保養,再沒有讓自己費心的地方。

小結:

對於消費者來說,一輛車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品質,而承載品質的重要一環是車輛的安全,這一點精細生產的日系車確實做得不錯。用戶口碑榜單中前三名中日系車就佔據了兩名的位置,而在美國IIHS、歐洲E-NCAP、日本J-NCAP等碰撞測試中排名較高的日系車占了絕大比例,這也是因為日系車的耐久性有目共睹。

不管是權威的協力廠商測評機構的資料,還是國內使用者的認可,日系車企的精益求精,將品質做到了極致,這種企業精神確實值得很多車企學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