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荊州是關羽大意才失去的嗎?事情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大意失荊州”一直被用作為剛愎自用的典例, 但是真的如此嗎?關羽真如所言那般自傲自大、有勇無謀嗎?瞭解一下當時的背景再做評斷估計你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荊州是東漢末年華夏十三州之一, 它包括今湖南湖北、河南、廣西廣東、貴州等地。 《三國演義》中說的是孫權將其整塊借給劉備。 但其實借的僅僅是九牛一毛。 而且不能說是借, 僅僅是孫權與劉備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交換領土罷了。 劉備一方換回來的是荊州北邊的一小部分。 之後孫權處於一些原因欲要回這片領土, 既然給出去了, 要回談何容易?於是雙方便開始糾纏。

劉備並不打算歸還該地方。 怎麼辦呢?建安十二年, 呂蒙便開始偷襲劉備軍團, 劉備自然十分憤怒, 於是他便欲報仇雪恨。 但誰知此時曹操又前來插一腳, 直逼蜀漢政權的穩定, 於是這場劍把弩弓的戰役只好作罷。 荊州問題最終以蜀漢與東吳平分而暫時告落。

之後曹操撤出中原, 劉備稱王漢中。 關羽便開始北伐。 在襄樊城之戰中關羽大敗曹軍一戰成名, “威震華夏”是對其功績的最高概括。 這次失敗使曹操大為震驚, 之後他將十二個營的兵力交給徐晃, 這才勉強解了樊城之圍。 三足鼎立, 此時的東吳政權處於隔岸觀火之態, 他的決定直接影響著當時的局面。

經過各方面的考慮後, 東吳採取了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攻關羽之不備。 於是, 當年十一月, 東吳大軍便開始向西邊進攻, 陸遜切斷關羽 退路, 呂蒙則攻下江陵。

而且當時與關羽同陣營的二把手也草草向東吳投降, 這無疑使關羽處於更加尷尬的地位。 後方被攻下, 又無援軍來助, 就算是關羽此時也是無力回天了。 無奈只得丟棄荊州。

對於丟失荊州一事還可以說是“大意”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