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發動機蓋都不會裝?揭露網路二手車評估到底有多不靠譜

打很久以前就聽說過二手車評估, 派專門評估師上面為用戶進行二手車評估, 擁有XXX項檢測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 這類的評估到底靠不靠譜呢?今天我就碰到了這麼一個機會, 體驗了一下二手車的評估。

因為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 在評估師看到我拍照後, 立刻要求我刪除手機上的關於這次評估的所有照片, 或許是由於隱私問題吧。 文章中所有的照片均作打馬處理

先交代一下這次評估是怎麼來的。 家裡有一輛車, 想買, 所以就在之家的二手車平臺上發佈了消息。 車源資訊發佈後, 網站會對你的資訊進行審核,

大約需要十來分鐘吧。 就在這等待的時間裡, 另外一個網站給我打來了電話, 、看到了我在網上發佈的車源資訊, 想給我的車做一次免費的二手車評估。

我一想, 正好借這次機會體驗一下這個評估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流程, 具體他會進行哪些操作?於是便與評估師約定了看車時間和看車地點。

對於這次評估, 我自己想了幾個問題:

1.給我打完電話後, 我得等了大約五六分鐘, 之家二手車平臺上才出現了我那台車的資訊。 他們是怎麼知道我想賣車的呢?

2.是否真的像廣告裡說的那樣, 擁有XXX項檢測?

3.評估師都會檢測哪幾個方面呢?怎麼檢測?—————分割線————

首先, 評估師來了以後, 穿著很普通。 他在看到我的車後向我表面他的身份,

那時候我才知道, 哦, 原來他就是評估師啊。 然後, 他詢問了車輛的基本資訊, 哪年的車、跑了多少萬公里、換過哪些東西、有沒有事故啥的。

接著這個評估師提出看行駛證, 保險, 交強險啥的, 問了問我保險啥時候到期, 過了幾次戶。 然後拿出手機把這些拍了個遍。 這時候我還沒拿出手機拍照, 所以這個過程就沒有被記錄下來……

下一步就到了看發動機艙了。 師傅左手拿著手機, 右手拿著手電筒, 兜裡還揣著測漆面厚度的小儀器。

拿著手電筒在發動機艙裡面四處照。 問了問才得知, 他在看螺絲有沒有動過的痕跡。 當時他掃了一眼我的水箱, 然後跟我說換水箱了。

還把手電筒伸到裡面, 看比較靠裡的螺絲

當時評估師趴在地上看, 可能是在看下面有沒有刮傷吧。 值得注意的是, 趴在地上看的這個動作是整個檢測流程中唯一一次檢查車輛下部的步驟。

其他車是不是這樣我不太清楚, 反正我這個是這樣。 拿手燈看螺絲的時候, 我跟這個師傅閒談了幾句, 他一直在強調看的怎麼怎麼細緻, 要為每一位車主負責什麼的。

看完發動機後, 這個師傅又拿出兜裡的儀器, 測漆面的厚度。 期間還順便用手把覆蓋件邊緣摸了一下, 看看有沒有凹凸不平的情況。漆面檢測這塊兒看的還算細緻。

這是在看車門的鉸鏈和連接螺絲。

這個是在看玻璃的日期。用手掃一掃玻璃上的灰塵,然後掰手指頭算日期。

看後備箱的鉸鏈。也就是在拍完這張照片後,他要求我刪除所有關於這次檢測的所有照片。不知道為啥。。。

看完後備箱後,這個檢測基本就結束了。然後關上後備箱給車後尾部拍照。然而他拍照的時候並沒有用他帶來的宣傳板遮住號牌。

本以為檢測完成後,他會給我一份檢測報告。然並沒有。他走到副駕駛那兒,拿上他的原諒綠袋子,就走了。對,走了。一邊走,一邊在手機上不知道搗鼓啥。我喊住他,問他,這就檢測完了?這位評估師回答的相當乾脆,對查完了。我儘快給您放到網上。我那邊還有事就先走了。頭也沒回就走了。

關鍵是我發動機蓋還敞著,發動機的裝飾蓋板被他拿下來後也沒給裝上,這一點用戶體驗我給差評。好歹你給我裝上,蓋上蓋子再走啊。我上午將近十二點檢測完的,現在九點,我也沒在網上看到我的車的車源資訊。

總結一下這次的檢測

1.檢測師並沒有像我想像中的那樣,身著統一制服。

2.發動機艙檢測得挺細緻,但他沒有看我的防凍液、刹車油啥的,包括機油也沒看。但我覺得,怎麼著你得看看防凍液冰點吧。

3.刹車片厚底沒測,輪胎也只是看了看磨損情況。

4.沒有扒開車門的密封膠條看焊點。而且對於涉水這方面也沒看,也沒問我。

5.測漆面厚度的時候倒是挺細緻的,每個覆蓋件的四角、中心點都測,然後再隨機選幾個點測。每個覆蓋件的邊緣都會用手摸一遍。

6.整個檢測用了不到半小時,倒是挺快,但有幾個方面或許是由於場地限制沒能進行,例如升起來看底盤。但防凍液和刹車片沒檢測讓我挺失望的。

7.他既然給我檢測,你把報告給我看看啊倒是。臨走的時候麻煩你把我發動機蓋蓋上行不??

8.最最重要一點,他對於內飾一點兒也沒看。只是在看車門的時候順便看了一眼車門飾板的磨損。對於內飾,包括車內的設備及功能是否正常,他都沒有測。

9.對於這種免費的檢測,其實也不能強求太多。反正不花錢

其實這種檢測只是在買車與賣車是的一個輔助手段,准不准也不一定。但我覺得這種免費檢測一定不如花錢去做的那種檢測。要想買車時安心,還是花錢找個評估機構做一個全面的檢測,畢竟沒有花錢的不是。

(圖文來源老司機用戶:頭文字D)

看看有沒有凹凸不平的情況。漆面檢測這塊兒看的還算細緻。

這是在看車門的鉸鏈和連接螺絲。

這個是在看玻璃的日期。用手掃一掃玻璃上的灰塵,然後掰手指頭算日期。

看後備箱的鉸鏈。也就是在拍完這張照片後,他要求我刪除所有關於這次檢測的所有照片。不知道為啥。。。

看完後備箱後,這個檢測基本就結束了。然後關上後備箱給車後尾部拍照。然而他拍照的時候並沒有用他帶來的宣傳板遮住號牌。

本以為檢測完成後,他會給我一份檢測報告。然並沒有。他走到副駕駛那兒,拿上他的原諒綠袋子,就走了。對,走了。一邊走,一邊在手機上不知道搗鼓啥。我喊住他,問他,這就檢測完了?這位評估師回答的相當乾脆,對查完了。我儘快給您放到網上。我那邊還有事就先走了。頭也沒回就走了。

關鍵是我發動機蓋還敞著,發動機的裝飾蓋板被他拿下來後也沒給裝上,這一點用戶體驗我給差評。好歹你給我裝上,蓋上蓋子再走啊。我上午將近十二點檢測完的,現在九點,我也沒在網上看到我的車的車源資訊。

總結一下這次的檢測

1.檢測師並沒有像我想像中的那樣,身著統一制服。

2.發動機艙檢測得挺細緻,但他沒有看我的防凍液、刹車油啥的,包括機油也沒看。但我覺得,怎麼著你得看看防凍液冰點吧。

3.刹車片厚底沒測,輪胎也只是看了看磨損情況。

4.沒有扒開車門的密封膠條看焊點。而且對於涉水這方面也沒看,也沒問我。

5.測漆面厚度的時候倒是挺細緻的,每個覆蓋件的四角、中心點都測,然後再隨機選幾個點測。每個覆蓋件的邊緣都會用手摸一遍。

6.整個檢測用了不到半小時,倒是挺快,但有幾個方面或許是由於場地限制沒能進行,例如升起來看底盤。但防凍液和刹車片沒檢測讓我挺失望的。

7.他既然給我檢測,你把報告給我看看啊倒是。臨走的時候麻煩你把我發動機蓋蓋上行不??

8.最最重要一點,他對於內飾一點兒也沒看。只是在看車門的時候順便看了一眼車門飾板的磨損。對於內飾,包括車內的設備及功能是否正常,他都沒有測。

9.對於這種免費的檢測,其實也不能強求太多。反正不花錢

其實這種檢測只是在買車與賣車是的一個輔助手段,准不准也不一定。但我覺得這種免費檢測一定不如花錢去做的那種檢測。要想買車時安心,還是花錢找個評估機構做一個全面的檢測,畢竟沒有花錢的不是。

(圖文來源老司機用戶:頭文字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