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在唐代如何洗澡?

沐浴, 現代理解就是洗澡。 其實在古代, 沐浴洗澡是四件分開的事情。 《說文解字》:“沐, 濯發也;浴, 灑身也;洗, 灑足也;澡, 灑手也。 ” 洗頭髮、洗身體、洗手、洗腳, 各有固定的字表示。 但是, 到了唐代沐浴洗澡並沒有分得這麼細了。

古時, 去除身體塵垢4件事

唐代人對沐浴淨身特別重視。 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 都有沐浴活動。

唐代的宮廷貴族大多喜歡在冬天進行溫泉浴, 他們在有溫泉的地方大興沐浴建築, 據封演的《封氏聞見記》載, 唐朝“海內溫湯甚眾, 有新豐驪山湯, 藍田石門湯, 岐州鳳泉湯,同州北山湯,河南陸渾湯,汝州廣成湯,兗州乾封湯,邢州沙河湯,此等諸湯,皆知名之湯也,並能愈疾。

”唐代的帝王一般喜歡在自己修建的行宮進行沐浴,如唐前期比較有名的玉華宮、翠微宮以及九成宮。 盛唐時期最著名的皇家沐浴場所非驪山華清池莫屬。

唐代民間百姓也重視沐浴,

民俗節日“端午節”也被稱為“沐蘭節”。 沐蘭又稱為浴蘭,是指在用蘭草蒸煮過的水中沐浴。 古人認為蘭草具有避邪的功能, 唐韓鄂的《歲華紀麗》中有“浴蘭月,朱索赤符”的記載, 在這一天, 人們進行藥浴祛穢, 預防疾病。

沐蘭湯

唐代人喜愛沐浴,

大概和現代人一樣, 洗澡沐浴既可以蕩滌污垢, 也可讓身心放鬆。 現代人洗澡是比較方便的, 自來水系統、熱水器可以隨時提供熱水, 還有芬芳的洗髮水、沐浴液來潔淨頭髮和身體。 沒有這些的唐代人怎麼沐浴淨身呢?

唐代民間百姓一般在家中沐浴淨身, 唐代人已經開始使用浴桶, 也叫作浴斛, 浴斛通常比較大和深, 可以讓整個上半身埋在水中。 浴斛底部放一個叫浴床的凳子, 這樣可以坐著泡澡, 起身也方便。

在唐代也是有洗髮液的, 普通民眾一般用的是皂角樹結出的果實“皂莢”。 比較講究的用法是把皂莢的皮和子都剝掉, 只取莢肉曬乾, 然後用熱水泡煮, 做成專門的“皂莢湯”。 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裡, 有一個“沐頭湯”的方子, 是用來治療“頭生白屑瘙癢不堪”的:“大麻子、秦椒各三升, 皂莢屑半升, 上三味熟研, 納泔中一宿, 漬去滓, 木篦攪百遍, 取乃用沐頭髮際, 更別作皂莢湯濯之。 ”

皂莢

唐代洗澡也是有香皂的, 叫做“澡豆”, 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記載, 把豬的胰腺汙血洗淨, 撕除脂肪後研磨成糊狀, 再加入豆粉、香料等, 均勻地混合後, 經過自然乾燥便成可作洗滌用途的澡豆。 後來澡豆的配方不斷升級, 已經和現代的香皂差不多了, 其功效不僅洗滌能力強, 而且能滋潤皮膚, 是一種比較優質的洗滌劑, 在上層貴族中流行。

潔淨身體之後,唐代也有護膚品進行護膚。 “面藥”和“口脂”,可以用來塗臉和嘴。杜甫《臘日》中有“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說的是,冬天宮中會將這些護膚品發給官員,作為宮廷對官員的年終慰問。

沐浴淨身是一項古老的生活習慣,唐代人沐浴的用品已經具備現代的雛形,如果穿越到唐代,你應該不會擔心洗澡方面的問題吧?

潔淨身體之後,唐代也有護膚品進行護膚。 “面藥”和“口脂”,可以用來塗臉和嘴。杜甫《臘日》中有“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說的是,冬天宮中會將這些護膚品發給官員,作為宮廷對官員的年終慰問。

沐浴淨身是一項古老的生活習慣,唐代人沐浴的用品已經具備現代的雛形,如果穿越到唐代,你應該不會擔心洗澡方面的問題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