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22歲的他犧牲於抗戰前線,是我軍歷史上殉職的第一位戰地記者

1943年冬天, 22歲的八路軍《冀魯豫日報》記者柳朝琦在採訪途中遭遇日偽殘敵, 中彈犧牲。 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 將採訪包內的機密檔撕碎, 吞入腹中。 柳朝琦是我軍歷史上犧牲的第一位戰地記者。 1946年, 原衛河縣人民政府在烈士的家鄉——今天的河南省清豐縣大屯鄉修建了衛河縣抗戰烈士陵園, 內有一塊青石質地、兀自挺立的石碑, 這是塊“冀魯豫日報記者柳朝琦烈士紀念碑”。

原衛河縣抗戰烈士陵園

1921年3月, 柳朝琦出生在大屯鄉第一初級中學所在地大屯集村的一個殷實之家。 1937年12月中旬, 日軍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清豐慘案”, 上千名無辜群眾慘死在日軍的屠刀下。 半年後, 柳朝琦加入了清豐縣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 1939年9月, 柳朝琦瞞著家人, 秘密加入共產黨。

1940年3月, 清豐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 柳朝琦被派到清豐縣抗日遊擊大隊政治部做宣傳幹事。 同年7月, 柳朝琦被調到冀魯豫一地委《反掃蕩》報社。 因為表現突出, 同年11月, 柳朝琦又到冀魯豫邊區的《衛河日報》。

在《衛河日報》, 柳朝琦認識了吳振全, 吳振全是毗鄰清豐的南樂縣人, 他比柳朝琦小兩歲。 解放後, 吳振全曾任《貴州日報》副總編輯、新華社貴州分社社長等職務。

柳朝琦唯一的直系親屬柳培廷懷抱二叔的遺像

1941年7月, 中央決定將中共山東魯西黨委和冀魯豫區黨委合併為新的冀魯豫區黨委, 新的冀魯豫根據地位於河北、山東、河南交界處的冀魯豫邊區。

同年8月11日, 冀魯豫區黨委決定將《衛河日報》與山東魯西黨委的《魯西日報》合併成冀魯豫根據地的機關報,

以加強對抗日軍民的宣傳和工作指導。 於是, 《冀魯豫日報》誕生了。 《冀魯豫日報》從創刊到停刊, 前後歷經8年時間, 共出刊1743期。

柳朝琦先在報社做內勤工作, 後來, 他和吳振全二人被正式編入記者序列。

柳朝琦的筆名是“江一帆”, 吳振全的筆名是“王文海”。

1943年12月4日, 《冀魯豫日報》接上級通知, 八路軍正集中兵力圍殲盤踞在滑縣一帶的漢奸孫步月部, 速派記者到前線採訪。 這天, 柳朝琦騎著一輛破舊自行車去滑縣戰場採訪。 途中, 殘敵向柳朝琦開槍射擊。

為了不讓採訪包內的機密檔和介紹信落入敵手, 柳朝琦忍者疼痛, 艱難的打開採訪包, 將檔和介紹信撕碎, 一口一口吞進肚中。 敵人一見他還在蠕動, 蜂擁而上, 又開了一槍, 柳朝琦中彈犧牲。

1944年2月4日,冀魯豫日報社在駐地河南省范縣高莊隆重舉行追悼大會,社長兼編委主任羅定楓致悼詞,他高度評價了柳朝琦的短暫的一生,並指出柳朝琦的死“是黨報記者的光榮,也是我們華北新聞工作者的光榮。”

同年3月7日,《冀魯豫日報》發表了《悼念柳朝琦同志》的專題文章,介紹了柳朝琦的英雄事蹟,號召全區抗日軍民向優秀共產黨員、人民的好記者柳朝琦烈士學習。

柳朝琦烈士墓地

柳朝琦犧牲後,他的遺體被安葬他的家鄉大屯集村。柳朝琦烈士紀念碑所在的地方,是2000年9月被公佈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原衛河縣抗戰烈士陵園。

1946年3月,衛河縣人民政府在衛河縣抗戰烈士陵園召開大會,為柳朝琦刻石立碑,背面記載著柳朝琦的英勇事蹟,石碑兩側刻著“慷慨捐軀模範記者英名煥史冊,光榮殉國優秀黨員浩氣壯山河”字樣。

大屯集村9組,絕大部分群眾都姓柳,柳朝琦70歲的的侄子柳培廷就生活在這裡,他也是柳朝琦唯一的直系親屬。

柳培廷父親姊妹三個,他父親排行老大,早已去世。柳朝琦是他二叔,他二叔生前娶當地一個姓宋的姑娘為妻,沒有生育子女,後二嬸改嫁,現已去世。柳培廷還有一個姑姑,也已去世。柳培廷有二子一女,都是普通的農民。

2015年3月31日晚,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拍攝的2015年清明節特別節目《清明節·懷念戰友——用生命記錄》,在央視7套《軍事紀實》欄目播出。當天播出的第一集,時長25分鐘,講述的是柳朝琦烈士的事蹟。據欄目組調查,柳朝琦烈士是我軍歷史上第一位犧牲的戰地記者。

1944年2月4日,冀魯豫日報社在駐地河南省范縣高莊隆重舉行追悼大會,社長兼編委主任羅定楓致悼詞,他高度評價了柳朝琦的短暫的一生,並指出柳朝琦的死“是黨報記者的光榮,也是我們華北新聞工作者的光榮。”

同年3月7日,《冀魯豫日報》發表了《悼念柳朝琦同志》的專題文章,介紹了柳朝琦的英雄事蹟,號召全區抗日軍民向優秀共產黨員、人民的好記者柳朝琦烈士學習。

柳朝琦烈士墓地

柳朝琦犧牲後,他的遺體被安葬他的家鄉大屯集村。柳朝琦烈士紀念碑所在的地方,是2000年9月被公佈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原衛河縣抗戰烈士陵園。

1946年3月,衛河縣人民政府在衛河縣抗戰烈士陵園召開大會,為柳朝琦刻石立碑,背面記載著柳朝琦的英勇事蹟,石碑兩側刻著“慷慨捐軀模範記者英名煥史冊,光榮殉國優秀黨員浩氣壯山河”字樣。

大屯集村9組,絕大部分群眾都姓柳,柳朝琦70歲的的侄子柳培廷就生活在這裡,他也是柳朝琦唯一的直系親屬。

柳培廷父親姊妹三個,他父親排行老大,早已去世。柳朝琦是他二叔,他二叔生前娶當地一個姓宋的姑娘為妻,沒有生育子女,後二嬸改嫁,現已去世。柳培廷還有一個姑姑,也已去世。柳培廷有二子一女,都是普通的農民。

2015年3月31日晚,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拍攝的2015年清明節特別節目《清明節·懷念戰友——用生命記錄》,在央視7套《軍事紀實》欄目播出。當天播出的第一集,時長25分鐘,講述的是柳朝琦烈士的事蹟。據欄目組調查,柳朝琦烈士是我軍歷史上第一位犧牲的戰地記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