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江蘇一個縣,韓世忠在此抗金,為全國人口第二大縣!

江蘇, 簡稱“蘇”, 省會南京。 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 得名于“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 江蘇擁有中原、江淮、金陵、吳四大多元文化, 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江蘇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 東臨黃海、太平洋, 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接壤。 今天要給大家講到的地方就是江蘇的一個縣, 沭陽縣。

沭陽縣是江蘇省三個省直管試點之一, 因位於沭水之陽而得名, 簡稱沭。 沭陽縣位於江蘇的北部, 東與連雲港接壤, 南與淮安市毗鄰, 西倚宿遷, 北接徐州, 是徐、連、淮、宿四市結合部。 沭陽素以改革創新聞名全國, 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沭陽速度”, 已經連續五年躋身“全國百強縣”。 沭陽縣下轄1個國家級開發區, 6個街道、25個鎮、8個鄉, 有近197萬人口, 為全國人口第二大縣, 僅次於安徽省的臨泉縣。

沭陽曆史悠久。 在西周時, 境域屬青州;春秋時屬楚國;戰國時屬楚國;秦滅六國後,

初屬薛郡, 後改屬郯郡;西漢景帝時封封衛綰於建陵, 在境內首立侯國;西漢武帝時, 始設厚丘縣, 隸屬東海郡;東漢除侯國, 置陰平、建陵二縣;三國時屬魏;北周建德七年(578年), 改懷文縣為沭陽縣, 因治所位於沭河北岸而得名, 縣名沿用至今。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

改沭陽為沭州;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 沭陽改屬泗州;鹹亨五年(674年), 還屬海州;五代、宋、元依唐制;明洪武年間, 沭陽從海州析出, 隸屬淮安府;清代順治、康熙兩朝沿襲明制,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 改屬海州;1996年8月, 沭陽隸屬新成立的地級宿遷市;2011年, 列為江蘇省直管縣三個試點之一。

沭陽縣古為紛爭之地。 北宋時宋江義軍活動於海、沭一帶, 南宋時韓世忠在此抗金。 清順治年間, 以榆園山為首的農民義軍, 奮起反抗清庭統治。

江蘇一個縣, 人口過百萬, 素有“千骨龍飛躍, 一代帝王鄉”的美譽

浙江一個市, 名字反過來, 正好是廣東曾經的一個縣!

浙江的一個縣級市與同省的一個縣, 名字正好倒過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