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波士頓:汽車界未來新概念——共用+自駕+電動車改變移動出行方式

這份報告是波士頓諮詢集團(BCG)正在進行的關於汽車革新的研究的一部分, 這一系列出版物聚焦於正在改變汽車工業的新技術。

在這裡, 我們將研究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將如何改變美國的移動出行方式。

今天的人們使用過共用/拼車服務, 見過純電動汽車, 聽說過自動駕駛技術, 每一個話題都眾說紛紜。 想像一下, 如果這些元素全部加在一起,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SAEVs)”, 這個話題將引起多少關注度。

這不僅僅是追趕時髦, 而是一種創新突破, 而且即將發生。

如果這種新事物能存在, 你可能再也不需要買車了。

我們估計,到2030年,多達1.75億的生活在美國最大城市的美國人將會奔向共用自駕電動汽車,這可以削減近50%的交通成本, 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時間, 而不是將時間浪費在堵車上, 也無須忍受擁有一輛汽車所帶來的所有額外費用與麻煩。

到2030年, 共用自駕電動車隊預計將占到美國所有汽車乘客里程的25%。

這樣的變化將對城市的健康、安全和生活品質產生巨大影響: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數將減少近三分之二。 污染也將大大減少。

城市可以重新利用數百萬平方英尺的空間, 用於在新的綠地或商業用地上停車, 同時確保老年人、殘疾人和低收入人群也能承受坐車的費用, 並保證偏遠地區的可達性。

簡而言之, 自汽車發明以來,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出現將迎來美國城市生活中最徹底的變化。

許多因素表明這種變化是迫在眉睫的。

這對於所有利益相關方——城市、汽車製造商、供應商、車隊所有者等——都是巨大的利益、機遇和挑戰。

關於研究

這個研究開始於2016年10月。

在我們的分析中,

我們將目前車輛的總擁有量與未來的共用自駕電動汽車進行了對比。

我們使用中型轎車(2017福特Fusion款)作為比較的基礎。

我們還估計了運營成本, 有些是以年度為單位測算的(例如停車), 有些是以駕駛里程為單位計算的(比如維修費用和電費)。

為了確保準確, 我們與客戶分享了模型假設, 並將資料與行業報告和其他公開的資料進行了交叉核對。

然後結合資料創建成本曲線, 將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成本與目前的汽油車相比較。

分析發現, 在2030年的大型城市裡, 車隊運營的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每英里需要花費55美分到70美分, 具體數值取決於監管環境和競爭水準。

與如今的傳統汽車相比, 這些汽車每年在大型城市裡消耗的成本約為每英里1.22美元,

這代表著費用的節省, 在未來的幾年裡, 這些節省將會極大地推動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推廣。

報告的核心模型基於來自100個美國城市的時間序列資料, 結合對6000多名美國消費者的調查結果。

對於不同規模的市場, 分類如下:

人口超過300萬為超大型城市(比如紐約和芝加哥)

人口在100萬到300萬之間為大型城市(如丹佛和俄勒岡州波特蘭市)

人口在50萬到100萬之間為中型城市(如埃爾帕索和塔爾薩)

人口在10萬到50萬之間為小城市(如密西西比州的傑克遜和俄勒岡州的賽勒姆)

農村地區人口不到10萬

對於不同規模的市場, 我們採用了不同的模型, 車輛行駛里程和平均壽命也納入了考慮。

通過廣泛的研究和經濟分析,

我們發現, 在芝加哥或紐約這樣的大城市裡, 擁有和經營一輛汽車的人平均每年要支付1.22美元的費用(大城市以外的平均水準為79美分)。

這種差距是因為停車費用、汽油、保險和維護等費用的平均水準不同。

但是, 當三種技術——共用、自主和電力驅動——結合起來的時候, 在超大型城市裡, 個人移動出行的成本急劇下降了50%。 (見圖1)

對於那些轉而使用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美國人的可支配收入幾乎翻了一番。

什麼樣的消費者會選擇電動汽車?我們構造了不同的消費場景(見圖2)。

第一個虛擬消費者名叫Jane,每年駕車約7500英里,往返於城市內部,開車主要是用於工作或瑣碎差事。

交通很擁擠,所以這些車程所需時間比預計的要長。

儘管如此,超過95%的時間,Jane的車都閒置著。

考慮到所有的管理、維護費用,這款車的運營成本是每英里1.53美元。Jane每年花11,475美元在她的車上。

但如果她只使用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她所花費的就會是5250美元,每年能節約超過6000美元。而且她無需浪費時間去找停車位,無需堵在路上或開車去維修。

但在別的消費者示例身上,比如住在較為偏遠的地區、交通壓力不那麼大的,需要作長時間旅行的、車輛使用率高的消費者,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對他們的吸引力可能就沒那麼大了。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具有經濟和社會兩方面的利益

是什麼讓共用自駕電動汽車這麼便宜?首先,是因為更高的利用率,放大了電力的好處。

報告估計,每輛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每天將運行約15個小時,上限接近20個小時,並且每年將達到10萬英里里程,其中大約8萬是在運送乘客時使用的。這降低了每英里的成本。

在這種利用率下,電力動力系統顯然比內燃機發動機要經濟得多。

另一方面,共用的特性也能節約司機的費用。

經濟利益並不是唯一的好處。對城市居民來說,共用自駕電動汽車能改善生活方式。

美國人每年有300億小時花在開車、堵車、或者尋找停車位上。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將使城市通勤者的生活更加便利。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還可以幫助解決一些市政問題。

首先,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為那些老化或緊張的基礎設施或公共交通系統的城市提供了喘息之機。

考慮到共用自駕電動汽車與公共交通共存的交通模式,還可以提高流動性,並在長期內節約資金。隨著城市人口增加,這種需求將會加劇。

從2011年7月到2016年7月,美國總人口增長了3.7%,而人口增長最快的20個大都市地區的人口增長了11.5%。

這是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資料得出的,這也表明,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移民。

對於越來越多的老人和殘疾公民來說,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將會改變他們的生活。對於那些不能自己開車的人來說,他們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多選擇。

佛羅里達是一個退休人員經常選擇的目的地,從2011年到2016年人口增長了25.8%。而佛羅里達並不是個例。

這一增長趨勢表明,類似城市儘管現在規模還不大,但未來也可能產生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需求。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也更環保、安全。從天然氣到電池電動汽車的轉變將會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能減少多達1億噸。

在超大型城市中這種影響最大,這些城市裡多達一半的交通里程將由共用自駕電動汽車來負擔,這種影響是可觀的。

幾十年來,汽車事故死亡人數首次呈上升趨勢,從2014年的3萬多人上升到2016年的4萬多人。這兩年的增長是半個世紀以來最大的。

其中多半是由人為因素導致的,而且生活中的干擾因素常常無法完全排除。

報告估計,自動駕駛汽車將減少300萬起事故的數量,全國範圍內的事故死亡人數將減少2.5萬人,這還只是個初步估計的數字。

報告估計,在超大型城市,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將釋放大約15萬個停車位,這意味著大約有2500萬平方英尺的新可用空間,可用於公園、住宅或其他用途。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潛在市場在大城市裡更大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雖然有很多好處,但並不完全適用於每一個人。報告調查了來自美國各地的6000名消費者,評估他們對新交通工具的開放程度。只有14%的人對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沒有興趣。

但很明顯,也有一些人認為他們永遠不能放心無人駕駛汽車。

另一些人則有實際需求:可能會使用交通工具來運輸工作設備,或者帶著孩子旅行,或者帶著寵物去遊樂。

許多人也喜歡開車,無論是豪華汽車、老式汽車、敞篷跑車或其它任何車輛,他們都能獲得樂趣。畢竟,有些人業餘時間還在練習馬術呢。

因此,保守地說,我們估計潛在的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司機占美國人口的45%。農村地區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接受率最低(67%的人明顯不願意),在超大型城市裡只有49%的人不願意。

而且,年輕人的接受程度也更高,在18至24歲的人群中,56%的人沒有表示明確反對,在45到64歲的人群中,這個比例只有37%。

在不久的將來,共用自駕電動汽車也將會滿足絕大多數小眾需求,無論是提供兒童座椅(包括Uber在內的一些公司已經開始提供了)、照顧寵物或者允許吸煙。

只要有市場,這些功能都會陸續出現。

儘管Uber願意接受自動駕駛汽車,但大規模地轉向共用自駕電動汽車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當前的共用拼車模式允許車主們使用自己的車輛來盈利,因此如果要全方位轉型升級成為共用自駕電動汽車,需要一大筆投資和高額的回報。

根據報告預測,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售價將比現在的大約22600美元多出大約75%,達到39600美元(見圖3)。其中包括電池、技術成本、內飾和耐久度的升級。

但這個假設是基於連續的成本降低,而非基於目前的價格水準。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車隊的所有者將會看到巨大的投資回報。

在利潤最大化的情況下,在超大型城市中,他們將能滿足大約80%的高峰需求,在大型城市中能滿足需求的比例為50%(見圖4)。

對於小城市和農村地區來說,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經濟價值不適合投資,沒有足夠的客流量來產生所需的投資回報率。

在這些領域,我們看到未來的拼車模式仍然像今天一樣,利用現有的車輛來運作,這種模式需要較少的資產。

不過,分析表明,現在,即使在中型城市的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投資中,車隊也很難做到收支平衡。

但這只是並不準確的預測,未來有很多可能性:技術發展速度可能更快,成本可能降低更多,創造收入的機會也可能增加。

如果在中型城市裡共用自駕電動汽車能滿足30%的高峰用車需求,那麼在美國全國範圍內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所占的份額將增加大約5個百分點。

競爭也是一個考慮因素。

當談到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時間表時,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名自動駕駛汽車司機。

2016年BCG採訪了主要城市的交通官員,問及他們在所在城市中推廣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最大障礙。

BCG預計,監管會是最大的障礙,但實際上只有20%的參與者這樣表示。

實際上最大的障礙來自于消費者接受度(56%)和技術問題(44%)。

90%的城市政府表示,他們預計到2025年將會看到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模型的商業化。

提前進入市場的先行者將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總而言之,報告預計,大規模的共用自駕電動汽車部署將在2025年之前在超大型城市中進行,隨後將在2030年及之後迅速普及。

普及共用自駕電動汽車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如建立資料平臺、增強交通透明度、利用動態定價和收費來調控高峰時期的交通流量。

需要注意的是,報告預計汽車總體銷量不會大幅下滑,但各種類汽車的占比會發生變化(見圖5)。

這一前景有充分的理由:我們預計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替換週期為3年,而不是如今的11.5年,因為它們的利用率更高。

而且其應用領域也不僅僅是拼車,預計大約8%的新型自駕電動汽車將被私人銷售。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將使得企業拋棄傳統的汽車製造商模式(設計、製造、行銷和銷售車輛),轉而支援一種新的模式:流動性即服務。

在這種商業模式中,最有可能成功的是那些通過汽車共用模式、預訂模式或與拼車公司建立合作關係的公司,他們目前已經在自動駕駛、電氣化和車隊管理方面進行了有意義的投資。

這要求企業的業務轉型選擇適當的時機。過早轉型,可能會失去其核心業務。

對於汽車製造商來說,品牌效應會變得較為重要。

例如,擁有強大品牌、消費者吸引力的汽車製造商,可能會保留一個穩定的客戶群體——儘管市場有所縮小。

有些公司甚至還會為他們的車輛配備點對點(P2P)汽車共用功能,這將使這些車輛在車主不使用時也能夠盈利。

有些汽車廠商已經行動起來,開始過渡到新的移動時代(見圖6)。步驟包括進行關鍵自我評估、量化對自身公司的可能影響、統一制定未來願景、選擇策略、制定藍圖和大膽行動。

一些汽車製造商在下更大的賭注: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Mary Barra在2017年初宣佈,該公司現在有能力大規模生產自動駕駛汽車。

她說:“今天沒有其他公司能夠結合技術、工程和製造能力,能夠量產自動駕駛車輛。”

通用汽車已經生產了130輛自動駕駛的Chevrolet Bolts來進行測試,並在2017年10月宣佈了“零碰撞、零排放、零堵塞”的承諾。

福特已與Argo AI合作,投資超過10億美元,開發自主駕駛軟體,它還擁有著Uber、Lyft等公司的駕駛員。

Daimler公司最近成立了旗下子公司Moovel,它提供了一套面向客戶的應用程式,允許使用者無縫預訂並支付各種交通工具的費用。

對於汽車製造商來說,產品開發的時間線是以年而不是月來衡量的。因此,越早開始轉型計畫,就會越順利。

對於那些轉而使用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美國人的可支配收入幾乎翻了一番。

什麼樣的消費者會選擇電動汽車?我們構造了不同的消費場景(見圖2)。

第一個虛擬消費者名叫Jane,每年駕車約7500英里,往返於城市內部,開車主要是用於工作或瑣碎差事。

交通很擁擠,所以這些車程所需時間比預計的要長。

儘管如此,超過95%的時間,Jane的車都閒置著。

考慮到所有的管理、維護費用,這款車的運營成本是每英里1.53美元。Jane每年花11,475美元在她的車上。

但如果她只使用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她所花費的就會是5250美元,每年能節約超過6000美元。而且她無需浪費時間去找停車位,無需堵在路上或開車去維修。

但在別的消費者示例身上,比如住在較為偏遠的地區、交通壓力不那麼大的,需要作長時間旅行的、車輛使用率高的消費者,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對他們的吸引力可能就沒那麼大了。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具有經濟和社會兩方面的利益

是什麼讓共用自駕電動汽車這麼便宜?首先,是因為更高的利用率,放大了電力的好處。

報告估計,每輛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每天將運行約15個小時,上限接近20個小時,並且每年將達到10萬英里里程,其中大約8萬是在運送乘客時使用的。這降低了每英里的成本。

在這種利用率下,電力動力系統顯然比內燃機發動機要經濟得多。

另一方面,共用的特性也能節約司機的費用。

經濟利益並不是唯一的好處。對城市居民來說,共用自駕電動汽車能改善生活方式。

美國人每年有300億小時花在開車、堵車、或者尋找停車位上。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將使城市通勤者的生活更加便利。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還可以幫助解決一些市政問題。

首先,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為那些老化或緊張的基礎設施或公共交通系統的城市提供了喘息之機。

考慮到共用自駕電動汽車與公共交通共存的交通模式,還可以提高流動性,並在長期內節約資金。隨著城市人口增加,這種需求將會加劇。

從2011年7月到2016年7月,美國總人口增長了3.7%,而人口增長最快的20個大都市地區的人口增長了11.5%。

這是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資料得出的,這也表明,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移民。

對於越來越多的老人和殘疾公民來說,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將會改變他們的生活。對於那些不能自己開車的人來說,他們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多選擇。

佛羅里達是一個退休人員經常選擇的目的地,從2011年到2016年人口增長了25.8%。而佛羅里達並不是個例。

這一增長趨勢表明,類似城市儘管現在規模還不大,但未來也可能產生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需求。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也更環保、安全。從天然氣到電池電動汽車的轉變將會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能減少多達1億噸。

在超大型城市中這種影響最大,這些城市裡多達一半的交通里程將由共用自駕電動汽車來負擔,這種影響是可觀的。

幾十年來,汽車事故死亡人數首次呈上升趨勢,從2014年的3萬多人上升到2016年的4萬多人。這兩年的增長是半個世紀以來最大的。

其中多半是由人為因素導致的,而且生活中的干擾因素常常無法完全排除。

報告估計,自動駕駛汽車將減少300萬起事故的數量,全國範圍內的事故死亡人數將減少2.5萬人,這還只是個初步估計的數字。

報告估計,在超大型城市,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將釋放大約15萬個停車位,這意味著大約有2500萬平方英尺的新可用空間,可用於公園、住宅或其他用途。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潛在市場在大城市裡更大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雖然有很多好處,但並不完全適用於每一個人。報告調查了來自美國各地的6000名消費者,評估他們對新交通工具的開放程度。只有14%的人對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沒有興趣。

但很明顯,也有一些人認為他們永遠不能放心無人駕駛汽車。

另一些人則有實際需求:可能會使用交通工具來運輸工作設備,或者帶著孩子旅行,或者帶著寵物去遊樂。

許多人也喜歡開車,無論是豪華汽車、老式汽車、敞篷跑車或其它任何車輛,他們都能獲得樂趣。畢竟,有些人業餘時間還在練習馬術呢。

因此,保守地說,我們估計潛在的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司機占美國人口的45%。農村地區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接受率最低(67%的人明顯不願意),在超大型城市裡只有49%的人不願意。

而且,年輕人的接受程度也更高,在18至24歲的人群中,56%的人沒有表示明確反對,在45到64歲的人群中,這個比例只有37%。

在不久的將來,共用自駕電動汽車也將會滿足絕大多數小眾需求,無論是提供兒童座椅(包括Uber在內的一些公司已經開始提供了)、照顧寵物或者允許吸煙。

只要有市場,這些功能都會陸續出現。

儘管Uber願意接受自動駕駛汽車,但大規模地轉向共用自駕電動汽車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當前的共用拼車模式允許車主們使用自己的車輛來盈利,因此如果要全方位轉型升級成為共用自駕電動汽車,需要一大筆投資和高額的回報。

根據報告預測,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售價將比現在的大約22600美元多出大約75%,達到39600美元(見圖3)。其中包括電池、技術成本、內飾和耐久度的升級。

但這個假設是基於連續的成本降低,而非基於目前的價格水準。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車隊的所有者將會看到巨大的投資回報。

在利潤最大化的情況下,在超大型城市中,他們將能滿足大約80%的高峰需求,在大型城市中能滿足需求的比例為50%(見圖4)。

對於小城市和農村地區來說,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經濟價值不適合投資,沒有足夠的客流量來產生所需的投資回報率。

在這些領域,我們看到未來的拼車模式仍然像今天一樣,利用現有的車輛來運作,這種模式需要較少的資產。

不過,分析表明,現在,即使在中型城市的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投資中,車隊也很難做到收支平衡。

但這只是並不準確的預測,未來有很多可能性:技術發展速度可能更快,成本可能降低更多,創造收入的機會也可能增加。

如果在中型城市裡共用自駕電動汽車能滿足30%的高峰用車需求,那麼在美國全國範圍內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所占的份額將增加大約5個百分點。

競爭也是一個考慮因素。

當談到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時間表時,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名自動駕駛汽車司機。

2016年BCG採訪了主要城市的交通官員,問及他們在所在城市中推廣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最大障礙。

BCG預計,監管會是最大的障礙,但實際上只有20%的參與者這樣表示。

實際上最大的障礙來自于消費者接受度(56%)和技術問題(44%)。

90%的城市政府表示,他們預計到2025年將會看到共用自駕電動汽車模型的商業化。

提前進入市場的先行者將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總而言之,報告預計,大規模的共用自駕電動汽車部署將在2025年之前在超大型城市中進行,隨後將在2030年及之後迅速普及。

普及共用自駕電動汽車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如建立資料平臺、增強交通透明度、利用動態定價和收費來調控高峰時期的交通流量。

需要注意的是,報告預計汽車總體銷量不會大幅下滑,但各種類汽車的占比會發生變化(見圖5)。

這一前景有充分的理由:我們預計共用自駕電動汽車的替換週期為3年,而不是如今的11.5年,因為它們的利用率更高。

而且其應用領域也不僅僅是拼車,預計大約8%的新型自駕電動汽車將被私人銷售。

共用自駕電動汽車將使得企業拋棄傳統的汽車製造商模式(設計、製造、行銷和銷售車輛),轉而支援一種新的模式:流動性即服務。

在這種商業模式中,最有可能成功的是那些通過汽車共用模式、預訂模式或與拼車公司建立合作關係的公司,他們目前已經在自動駕駛、電氣化和車隊管理方面進行了有意義的投資。

這要求企業的業務轉型選擇適當的時機。過早轉型,可能會失去其核心業務。

對於汽車製造商來說,品牌效應會變得較為重要。

例如,擁有強大品牌、消費者吸引力的汽車製造商,可能會保留一個穩定的客戶群體——儘管市場有所縮小。

有些公司甚至還會為他們的車輛配備點對點(P2P)汽車共用功能,這將使這些車輛在車主不使用時也能夠盈利。

有些汽車廠商已經行動起來,開始過渡到新的移動時代(見圖6)。步驟包括進行關鍵自我評估、量化對自身公司的可能影響、統一制定未來願景、選擇策略、制定藍圖和大膽行動。

一些汽車製造商在下更大的賭注: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Mary Barra在2017年初宣佈,該公司現在有能力大規模生產自動駕駛汽車。

她說:“今天沒有其他公司能夠結合技術、工程和製造能力,能夠量產自動駕駛車輛。”

通用汽車已經生產了130輛自動駕駛的Chevrolet Bolts來進行測試,並在2017年10月宣佈了“零碰撞、零排放、零堵塞”的承諾。

福特已與Argo AI合作,投資超過10億美元,開發自主駕駛軟體,它還擁有著Uber、Lyft等公司的駕駛員。

Daimler公司最近成立了旗下子公司Moovel,它提供了一套面向客戶的應用程式,允許使用者無縫預訂並支付各種交通工具的費用。

對於汽車製造商來說,產品開發的時間線是以年而不是月來衡量的。因此,越早開始轉型計畫,就會越順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