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武帝劉徹不光會打仗,還會寫詩,魯迅誇他的詩寫的非常好!

提到漢武帝, 人們就會想到這個人打仗很厲害, 讓匈奴國圓盾他鄉。

其實, 他寫詩也很厲害。

魯迅非常推崇漢武帝的詩歌, 認為他的詩寫的非常好。

(漢武帝)

漢武帝劉徹從16歲即位到70歲去世, 執政54年, 是中國歷史上, 執政時間比較長的一位皇帝。 直到康熙年間, 因為康熙執政61年, 才刷新了他的“在位最高紀錄”。

在位期間, 劉徹非常推崇教育,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辦太學: 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在長安舉辦太學。 太學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 以儒家五經為主要教材, 不學習其他各家學說。 “罷黜百家, 表彰六經”在中華傳統文化舞臺上獨領風騷兩千餘年, 受到歷代統治者所推崇。 但是漢武帝並非限制其他各家的發展, 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發展儒法結合, 即所謂的“儒表法裡”。

比如夏侯始昌既研習儒家又通曉陰陽五行家;宰相公孫弘兼治儒法兩家;主父偃以縱橫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馬談司馬遷以黃老學說起家 漢武帝在獨尊儒術時,

又“悉延(引)百端之學”, 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的同時, 又兼用百家的格局。

2、 收集民間的歌辭

漢武帝在掌管雅樂的太樂官署之外, 另創立樂府官署, 掌管俗樂, 收集民間的歌辭入樂。 “采詩夜誦, 有趙、代、秦、楚之謳”、“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 多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造為詩賦, 略論律呂, 以合八音之調, 作十九章之歌”。 後人把樂府機關配樂演唱的詩歌, 也稱樂府。

3、創建國家圖書館

歷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圖書, 廣開獻書之路, 又建藏書之策, 置寫書之官, 各類圖書, 皆在數十年間廣充秘府, 史稱“書積如丘山”。 當時, 政府藏書處所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

皇宮有“延閣”、“廣內”、“秘室”之府, 藏書達33090卷。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記載的國家圖書館。

(劉徹)

劉徹之所以這麼重視文化教育, 與自己的喜歡寫詩是分不開的。

幼年時的漢武帝劉徹, 就非常喜歡文學, 尤愛辭賦(古詩)。 有一次, 他讀到當時的大辭賦家枚乘的作品,

十分激動, 說將來一定要見到枚乘, 拜他為師。 劉徹即位稱帝后, 很快派出一隊專門人馬, 到淮陰去迎接枚乘, 並在長安準備以隆重的歡迎儀式迎接這位老師。 可惜, 令漢武帝痛心的是, 枚乘年事已高, 又身體多病, 在前來京城長安的路上仙逝。

由此, 漢武帝劉徹下定決心學習辭賦, 練就極佳的詩賦功底, 他常常觸景生情, 有感而發, 便有詩作問世, 也正因為如此, 他才有雅興在長安城北門裡建造柏梁台, 召集一幫大臣和名士組建賽詩會, 也因此留下不少詩篇給後人傳頌。

不僅如此, 劉徹和許多身邊的辭人賦者經常交流文學和詩作, 例如司馬相如、東方朔等這些歷史文化名人, 都曾是他的詩友和愛臣。

也正是這樣, 在漢武帝的帶領下, 漢代也出了不少著名的詩人, 絲綢之路也就成為詩歌之路, 如著名詩人王維寫的《渭城曲》就是絲綢之路的第一站, 秦王朝建都的歷史名城咸陽。 漢武帝即位後, 出巡到咸陽, 慨歎渭水之濱, 景色宜人, 於是將咸陽改為“渭城”。 “渭城朝雨浥清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

(漢武帝)

劉徹留下來的詩作很多,其中最著名應該是《秋風辭》。(下為詩詞內容)

上行幸河東,祠後土,顧視帝京欣然,中流與群臣飲燕,上歡甚,乃自作《秋風辭》曰: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這首詩寫於西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陽縣祭祀後土,時值秋風蕭颯,鴻雁南歸,漢武帝乘坐樓船泛舟汾河,飲宴中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秋風辭》。詩以景物起興,繼寫樓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熱鬧場面,最後以感歎樂極生悲,人生易老,歲月流逝作結。全詩比興並用、情景交融,意境優美,音韻流暢,且適合傳唱,是中國文學史上“悲秋”的佳作,歷來受到讚譽。

此外,劉徹還寫了《瓠子歌》、《天馬歌》、《悼李夫人賦》、《天馬歌》、《西極天馬歌》等詩歌。

他的這首清麗雋永,筆調流暢的《秋風辭》,歷來為人們所稱道。此詩雖是即興之作,一波三折,抒寫得曲折纏綿。沈德潛《古詩源》卷二:“《離騷》遺響。文中子謂樂極哀來,其悔心之萌乎?”以“《離騷》遺響”觀之,乃就文辭而言,沈德潛的評價非常切實。魯迅稱此詩“纏綿流麗,雖詞人不能過也。”

(每日漢字)

(漢武帝)

劉徹留下來的詩作很多,其中最著名應該是《秋風辭》。(下為詩詞內容)

上行幸河東,祠後土,顧視帝京欣然,中流與群臣飲燕,上歡甚,乃自作《秋風辭》曰: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這首詩寫於西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陽縣祭祀後土,時值秋風蕭颯,鴻雁南歸,漢武帝乘坐樓船泛舟汾河,飲宴中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秋風辭》。詩以景物起興,繼寫樓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熱鬧場面,最後以感歎樂極生悲,人生易老,歲月流逝作結。全詩比興並用、情景交融,意境優美,音韻流暢,且適合傳唱,是中國文學史上“悲秋”的佳作,歷來受到讚譽。

此外,劉徹還寫了《瓠子歌》、《天馬歌》、《悼李夫人賦》、《天馬歌》、《西極天馬歌》等詩歌。

他的這首清麗雋永,筆調流暢的《秋風辭》,歷來為人們所稱道。此詩雖是即興之作,一波三折,抒寫得曲折纏綿。沈德潛《古詩源》卷二:“《離騷》遺響。文中子謂樂極哀來,其悔心之萌乎?”以“《離騷》遺響”觀之,乃就文辭而言,沈德潛的評價非常切實。魯迅稱此詩“纏綿流麗,雖詞人不能過也。”

(每日漢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