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和牛屋VS達人未滿:都說自己是和牛,究竟怎麼樣一起去吃吃看!

最近非常巧的得知了兩家做和牛的店。 前邊朋友剛剛推薦了一家叫做“和牛屋”的店, 說好吃的不要不要的;後邊就看到友軍西安撲通推薦的一家“達人未滿燒肉酒場”,

文中清楚的寫著也是吃和牛的。

說實話, 一開始鳳五君的內心是不服氣的。 要知道, 無論是和牛還是韓牛, 這從名字上就能看得出這兩國人民飽含深情和滿滿驕傲感的牛肉, 在該兩國本土吃都是非常昂貴的。

石垣牛, 和牛中的中低端品種, 鳳五君在沖繩吃一個人是600人民幣左右。 而在東京吃了由神戶牛和青森牛做成的涮鍋, 一個人是人民幣1000+。 因此, 對著大眾點評上這兩家361元和244元的人均, 鳳五君不禁莞爾。

真的是和牛嗎?再仔細一看, 這兩家不約而同都寫得是“澳洲和牛”。 可是, 作為日本國產的超優質牛肉才尊稱一聲“和牛”, 這“澳洲和牛”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帶著這樣的疑問, 鳳五君去一探究竟了。

和牛屋

現實版的三星校餐油封鴨

2016年秋季檔日劇《三星校餐》中, 曾是米其林三星餐廳主廚的女主角, 開了一間路邊攤, 只賣一種菜就是油封鴨。 超高級料理和平易近人的路邊攤的奇妙組合, 就特別像和牛屋給鳳五君的感覺。

第一天去和牛屋的時候, 被告知要提前預定, 當天全部訂滿了, 吃不了。 然而沒有什麼能夠阻擋鳳五君對吃的熱情的, 第二天早早預定,

依舊從我大北郊直奔昆明路。

雖然之前在網上也有看到說這是一家小店, 但小的程度還是超出了鳳五君的預期。 還沒有我家客廳大的房間裡, 堪堪能擺下四張檯面, 大概能明白為什麼需要預定了。

提供的菜品全部寫在這塊小黑板上面,主打的牛排用的是M7~M9級的澳洲和牛,按克稱重賣。雖然老闆建議第一次嘗試和牛的我們用性價比比較高的M7級肉,但是耐不住鳳五君就是來尋找最極致美味的,還是要了1克3塊錢的M9級Blackmore,算下來一塊240克的牛排要花700多,嗯我相信這是真正的和牛了……

△澳洲和牛M7級眼肉

M7和M9級的牛肉很容易能嘗出來區別,相對於M9的肥嫩,M7的肉質要更加精瘦,吃上去更有嚼勁。售價是1塊錢1克,一塊200多的牛排從性價比來說要比M9高太多了。

△Blackmore 9+

但是遇上頂級的M9,真的是一下子就愛上了。三分熟的M9級和牛,橫切口能看得到桃紅色的瘦肉和白色的脂肪。吃一口,肉質鬆軟,鮮嫩多汁,帶著暖暖的香味,剛剛咽下第一口就忍不住想要再切一大塊放進嘴裡,這樣看來200多克真有點不夠吃了。

前菜要了土豆沙拉。土豆塊和油醋汁的搭配讓人有點意外,老闆解釋說是前菜的酸味是為了喚醒味覺,勾起食欲,讓人對接下來上桌的主菜更多了期待。同時也平衡了牛排的油膩感,雖然我認為它完全不油膩。

鵝肝是最近幾年吃到的最美味的鵝肝了。大概因為廚房就在旁邊,鵝肝保持著前所未有的熱度,入口還帶著點焦脆口感,內裡卻細膩的像一汪黃油,香味來的強勢又濃郁。法國人的舌頭真是棒棒噠。

廚師是來自法餐廳塞納河的,烹製牛排的炭是出口的菊花炭,調味的海鹽是進口英國法國的。用老闆的話來說,頂級食材獲取不易,為了讓更多人享受得到這種美味,小店捨棄了一切形而上的因素,把所有的精力和成本都用在了食材本身上。所以才有了這種存在于街邊小店裡的頂級和牛牛排。

正如《三星校餐》裡面所說那樣,就是因為把米其林和路邊攤這兩種天差地別的因素放在了一起,看起來矛盾卻又有神奇的吸引力,從而產生了對那一道菜無限的暢想。品嘗的時候也就不由的更細緻、更用心,更能體會得到美味了。

我覺得老闆應該很樂見食客有這樣的心境。又及,老闆長得真的很像錢楓。

達人未滿

滿腦子都是玫瑰牛舌怎麼破

甫一進達人未滿,以為是進了鏡兒宮。四周360度都是鏡子,頭上腳下也都是,頭頂還有一堆迷幻的彩色燈泡。並找不到接下來的路在哪裡。

實際上店內是一個蠻漂亮的設計空間,不過,說實在的,美味當前,這並不重要。

達人未滿是一間日式燒肉店,從料理形式上和前一間店並不相同。店裡的牛肉使用的是澳洲和牛品牌射和牛,招牌的牛排也是稱重,每100克標價賣的。其他涼菜、肉類、主食、酒水都是按份賣。

現切的牛排選擇了肋眼,同樣是M9級,整塊切好之後剪成小塊,蘸醬油蘸汁吃,又是一種風味。吃得時候忽然想起以前做過的一家日式燒肉店,當時老闆說想把真正的日式燒肉帶到西安來,告訴大家日式燒肉和韓式烤肉是不同的。這種難以用語言形容的不同,此時此刻忽然有點明白了。

鳳五君比肋眼牛排更喜歡的是牛小排,厚度和牛排差不多,口感差不多,但是肉質分佈要比牛排更加細膩一些,肥瘦相間的更均勻,吃起來口感則是更柔軟了。

玫瑰牛舌回想起來滿腦子都是那個味兒。捲曲的牛肉在炭火下慢慢舒展,溢出汁水,翻個面烤到剛剛變色,在中間夾一點秘制醬汁,稍微有點脆的口感配上那個鮮味和濃郁的香味喲,隨時想起來都口水橫流。醬汁一開始以為是香油蒜泥,仔細看才發現是蔥末和香油。應該是用了日本的大蔥品種,蔥味不重,甜甜的,水分很足,口感清爽。

黑毛豬大腸頭用來搭配蘸醬裡的辣味噌再好不過了。大腸頭洗的相當乾淨,異味無,炭火下噗噗的冒著小泡泡,一直烤到表皮有點酥脆的時候最好吃。

酒的名字都很有趣。特調的雞尾酒根據酒精含量來命名。也是時候明白“燒肉酒場”除了吃肉另一半的功用了。

功能表上的品類大而全,但是絕對不是每樣都和牛排一樣堪稱經典。試著點的茶碗蒸和拉麵都無比普通,壽司手卷一類對於吃燒肉的人來說也可有可無,還是留著肚子吃肉吧。

唯一要拿出來單說的是釜飯。釜飯裡放了黃油,米飯帶著點甜絲絲的香氣。與別處的釜飯不同的是這裡還提供雞湯,可以直接沖泡米飯仿若茶泡飯。雞湯的味道也和別處大不同,鮮味淡,清新重,直接喝也是極好的。

get√美味的不二法門是,一定要請服務員幫你烤肉。

鳳五君有態度:

西式牛排和日式燒肉,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料理形式,可比性無。

雖然使用的澳洲和牛品牌不同,親測品質都是杠杠滴。

達人未滿無疑菜品種類多且價位更低,所以性價比更高。

鳳五君補充貼士:

真正的日本和牛是限制或禁止出口的。因此,在日本本土以外的地區,能夠吃到的品質上最接近和牛的牛肉就是澳洲和牛。

澳洲和牛是1988年從日本引進和牛和澳洲本土牛雜交,而後不斷優化形成的品種。澳洲和牛最直接的等級分類,是按照肉上面的大理石紋分為M1至M9。越高級數的牛肉,油花也就越綿密,M9級別牛肉油花最豐富,而且分佈最均勻,口感也最好。

澳洲和牛養殖多集中在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澳洲和牛也有不同的品牌,本文中所提到的Blackmore和射和牛都是澳洲著名和牛品牌。其中Blackmore家族五代養牛,是1988年最早從日本引進和牛的家族之一。而射和牛品牌曾獲得過三次澳洲delicous. Produce Awards 金牌。

提供的菜品全部寫在這塊小黑板上面,主打的牛排用的是M7~M9級的澳洲和牛,按克稱重賣。雖然老闆建議第一次嘗試和牛的我們用性價比比較高的M7級肉,但是耐不住鳳五君就是來尋找最極致美味的,還是要了1克3塊錢的M9級Blackmore,算下來一塊240克的牛排要花700多,嗯我相信這是真正的和牛了……

△澳洲和牛M7級眼肉

M7和M9級的牛肉很容易能嘗出來區別,相對於M9的肥嫩,M7的肉質要更加精瘦,吃上去更有嚼勁。售價是1塊錢1克,一塊200多的牛排從性價比來說要比M9高太多了。

△Blackmore 9+

但是遇上頂級的M9,真的是一下子就愛上了。三分熟的M9級和牛,橫切口能看得到桃紅色的瘦肉和白色的脂肪。吃一口,肉質鬆軟,鮮嫩多汁,帶著暖暖的香味,剛剛咽下第一口就忍不住想要再切一大塊放進嘴裡,這樣看來200多克真有點不夠吃了。

前菜要了土豆沙拉。土豆塊和油醋汁的搭配讓人有點意外,老闆解釋說是前菜的酸味是為了喚醒味覺,勾起食欲,讓人對接下來上桌的主菜更多了期待。同時也平衡了牛排的油膩感,雖然我認為它完全不油膩。

鵝肝是最近幾年吃到的最美味的鵝肝了。大概因為廚房就在旁邊,鵝肝保持著前所未有的熱度,入口還帶著點焦脆口感,內裡卻細膩的像一汪黃油,香味來的強勢又濃郁。法國人的舌頭真是棒棒噠。

廚師是來自法餐廳塞納河的,烹製牛排的炭是出口的菊花炭,調味的海鹽是進口英國法國的。用老闆的話來說,頂級食材獲取不易,為了讓更多人享受得到這種美味,小店捨棄了一切形而上的因素,把所有的精力和成本都用在了食材本身上。所以才有了這種存在于街邊小店裡的頂級和牛牛排。

正如《三星校餐》裡面所說那樣,就是因為把米其林和路邊攤這兩種天差地別的因素放在了一起,看起來矛盾卻又有神奇的吸引力,從而產生了對那一道菜無限的暢想。品嘗的時候也就不由的更細緻、更用心,更能體會得到美味了。

我覺得老闆應該很樂見食客有這樣的心境。又及,老闆長得真的很像錢楓。

達人未滿

滿腦子都是玫瑰牛舌怎麼破

甫一進達人未滿,以為是進了鏡兒宮。四周360度都是鏡子,頭上腳下也都是,頭頂還有一堆迷幻的彩色燈泡。並找不到接下來的路在哪裡。

實際上店內是一個蠻漂亮的設計空間,不過,說實在的,美味當前,這並不重要。

達人未滿是一間日式燒肉店,從料理形式上和前一間店並不相同。店裡的牛肉使用的是澳洲和牛品牌射和牛,招牌的牛排也是稱重,每100克標價賣的。其他涼菜、肉類、主食、酒水都是按份賣。

現切的牛排選擇了肋眼,同樣是M9級,整塊切好之後剪成小塊,蘸醬油蘸汁吃,又是一種風味。吃得時候忽然想起以前做過的一家日式燒肉店,當時老闆說想把真正的日式燒肉帶到西安來,告訴大家日式燒肉和韓式烤肉是不同的。這種難以用語言形容的不同,此時此刻忽然有點明白了。

鳳五君比肋眼牛排更喜歡的是牛小排,厚度和牛排差不多,口感差不多,但是肉質分佈要比牛排更加細膩一些,肥瘦相間的更均勻,吃起來口感則是更柔軟了。

玫瑰牛舌回想起來滿腦子都是那個味兒。捲曲的牛肉在炭火下慢慢舒展,溢出汁水,翻個面烤到剛剛變色,在中間夾一點秘制醬汁,稍微有點脆的口感配上那個鮮味和濃郁的香味喲,隨時想起來都口水橫流。醬汁一開始以為是香油蒜泥,仔細看才發現是蔥末和香油。應該是用了日本的大蔥品種,蔥味不重,甜甜的,水分很足,口感清爽。

黑毛豬大腸頭用來搭配蘸醬裡的辣味噌再好不過了。大腸頭洗的相當乾淨,異味無,炭火下噗噗的冒著小泡泡,一直烤到表皮有點酥脆的時候最好吃。

酒的名字都很有趣。特調的雞尾酒根據酒精含量來命名。也是時候明白“燒肉酒場”除了吃肉另一半的功用了。

功能表上的品類大而全,但是絕對不是每樣都和牛排一樣堪稱經典。試著點的茶碗蒸和拉麵都無比普通,壽司手卷一類對於吃燒肉的人來說也可有可無,還是留著肚子吃肉吧。

唯一要拿出來單說的是釜飯。釜飯裡放了黃油,米飯帶著點甜絲絲的香氣。與別處的釜飯不同的是這裡還提供雞湯,可以直接沖泡米飯仿若茶泡飯。雞湯的味道也和別處大不同,鮮味淡,清新重,直接喝也是極好的。

get√美味的不二法門是,一定要請服務員幫你烤肉。

鳳五君有態度:

西式牛排和日式燒肉,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料理形式,可比性無。

雖然使用的澳洲和牛品牌不同,親測品質都是杠杠滴。

達人未滿無疑菜品種類多且價位更低,所以性價比更高。

鳳五君補充貼士:

真正的日本和牛是限制或禁止出口的。因此,在日本本土以外的地區,能夠吃到的品質上最接近和牛的牛肉就是澳洲和牛。

澳洲和牛是1988年從日本引進和牛和澳洲本土牛雜交,而後不斷優化形成的品種。澳洲和牛最直接的等級分類,是按照肉上面的大理石紋分為M1至M9。越高級數的牛肉,油花也就越綿密,M9級別牛肉油花最豐富,而且分佈最均勻,口感也最好。

澳洲和牛養殖多集中在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澳洲和牛也有不同的品牌,本文中所提到的Blackmore和射和牛都是澳洲著名和牛品牌。其中Blackmore家族五代養牛,是1988年最早從日本引進和牛的家族之一。而射和牛品牌曾獲得過三次澳洲delicous. Produce Awards 金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