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基偉憶朝戰稱美軍曾用何中國軍隊戰術與志願軍作戰

核心提示:美侵略軍比國民黨蔣匪軍接受教訓快, 李奇微的所謂消耗戰法便是採用了我們過去遊擊戰中的戰術手段, 當我主力進行攻擊時敵人不堅守陣地步兵後撤炮火殺傷封鎖運動道路。 當我某一戰役結束部隊向休整位置集結轉移時敵則隨後跟進以戰車炮火向前延伸, 其飛機在交通線上活動偵察破壞使我休整部隊得不到安靜的休整環境。 敵人的這種戰法加之高速度的運輸工具對付我們的徒步和少數車輪的作戰條件確真大大增加其困難。

秦基偉 資料圖

本文摘自:中國新聞網, 作者:秦基偉, 原題:開國將軍秦基偉指揮上甘嶺戰役寫80萬字戰地日記

開國將軍秦基偉(1914-1997)十三歲參加革命, 參加過長征, 在抗戰、解放戰爭期間屢建軍功, 抗美援朝時指揮上甘嶺戰役, 打出了軍威國威。 在血火硝煙的崢嶸歲月裡, 他堅持寫日記, 留下這本近八十萬字的《秦基偉戰爭日記———從太行山到上甘嶺》(新華出版社出版)。

日記跨度從1939-1953年, 是一部中國革命鬥爭歷史上重要階段的大跨度連貫記錄, 具有從個人記憶向國家記憶和民族記憶轉化的重要價值。

1951年4月24日

接受別人的經驗而沒有通過親身的實踐體會是不深刻的。 經過這兩天作戰部隊開始出擊之後各種通信工具中斷, 後勤跟不上, 部隊糧彈補充傷患的轉送收容等都不能應付部隊前進的需要。 在指揮上最大的困難是反映情況戰況敵情位置等, 正因為這樣使上面的決心部署都錯過時間性, 常常是上面的指示部署下達之後情況已經變化了, 使部署失去了時間性。 因此在朝鮮戰場上團師兩級指揮員的機動靈活執行任務及時根據當時情況和總的意圖大膽機動而又主動同友鄰和上級聯絡報告情況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在解放戰爭過程一般通訊聯絡工作是比較及時且效率高, 這次從戰役開始後的兩天中, 限白天尚可同師聯絡外, 對志司根本叫不通, 尤其夜間最重要而最不好聯絡, 這是從來沒有遇見過的情況。

1951年4月27日冒雨行軍

我軍先頭部隊已越過議政府向漢城推進, 我們當面的敵人僅以少數戰車和步兵掩護, 其主力不停止地向漢江以南逃跑, 這就是美國侵略軍所謂運動戰法, 敵人撤退的沿途武器彈藥通信器材到處都是, 被擊散的散兵到處被捉到, 這就是美軍的逃命戰法, 當然這亦看到美國的經濟力量對堅持這樣小規模的戰爭影響不大。

美國鐵多人少這個特點與我國的條件相反, 戰爭的勝敗決定於戰爭的性質, 決定於人, 而不是決定於武器, 武器只能說在戰役戰鬥中起一定的作用不能起決定作用。 歷史上的經驗證明了, 朝鮮戰爭更證明了。 我們僅依靠步兵的火器從廿二日開始到今天為止, 我們前進了二百里, 敵人的戰車一樣被打得落花流水地往後逃跑。 李奇微吹牛說他仍採取運動法甚至連漢城都不包括在內, 這是掩蓋他們逃跑的藉口。

1951年4月28日于逍遙山自在庵

空戰終日我擊落敵機五架。 軍指揮所受傷通信員醫助等四名。 這天真是有趣得很, 我們三個炮團住在東豆川相距我們指揮所不到十裡地, 判斷敵人的飛機一定會來而很難不暴露,

因此第一天的晚間給敵人的飛機佈置好一個高射炮火網。 上午八點果然敵機兩架在我炮兵駐地上空掃射, 當被我高射炮部隊擊落一架。 接著敵機十四架企圖報復又被我擊落兩架。 戰至下午五時, 先後共擊落敵機五架。 當最後一次飛機在我們指揮所自在庵的上空突然掃射的時候, 我們都在作戰科的辦公室和院子門前, 子彈落在我前面一公尺的左右, 通信員和醫助負傷了。 人們情緒極高興地擊落了敵軍的飛機, 但又受到驚嚇。

黃昏接到兵團集結整補命令, 戰役第一階段結束了。 我們研究了戰隙的工作之後確定了部隊後移的集結位置。 指揮所是移動還是不移動曾發生了兩種不同的意見, 最後我是堅持要移動,否則要吃虧。

1951年5月3日230裡

從二百卅裡的交通線上一夜遭遇敵機三次襲擊,尤其在內石橋附近被敵投彈掃射為最危險,炸彈落在我們側面不到百公尺,掃射的子彈落在我的身邊。司機把車開翻了,警衛員參謀都失掉聯絡,我一人跑到相距二百公尺的山邊上誰也找不見了,這是進入朝鮮以來第一次最危險的場合,整夜敵機未斷,我們即在敵飛機照明彈的燈光下運動著,至拂曉未趕到兵團。兩個小車都搞壞了,特別是我乘的車已將方向盤搞斷了無法修理,工人害怕得不吃飯病了。這是任何沒有經過鍛煉的人都會恐懼害怕,但同時我們看到沿途隨伴的大卡車由於工人熟習[悉]道路且有了經驗,他們在敵機掃射和照明燈下飛快地通過去了,由此可見戰爭對人的鍛煉是很重要的,沒有戰爭經驗沒有經考驗的人是經不起危險的而又是緊張的場面。

1951年5月5日新興洞150裡

參謀把時間當[耽]誤了卅分鐘,晚出發了,恰好剛行至內石橋附近又遭受敵機兩架襲擊。敵人飛機在我前進路上放下幾十個照明彈接著往返掃射,打火箭炮,當時讓工人同我加足馬力往前沖過去,但工人缺乏戰鬥經驗,一名警衛員掉隊又只能暫停下來等待機會再前進。當我到山上樹林中隱蔽的時候工人將車開走了,讓我徒步行走了卅餘裡才遇見,真是氣人。一百五十裡地汽車行駛了一個通夜,到天明了未到達宿營地,汽車又壞了,到兵團開一次會往返受敵機兩次襲擊掃射,兩小吉普車都壞得不能用了,同時還感到特別疲勞。近日牙痛身體又不好確實受罪不小。但每次車壞了總遇到很好的機會。剛剛我的車壞了,恰好兵團三號乘車在我前面走錯了路正往回返,順便搭車到達了住地。東方不亮西方亮,否則的話更麻煩了。1951年5月6日新的任務下達了

近數日我的牙病又復發了。這種難以忍受的痛苦只有病者自己知道,尤其今天在緊張殘酷的朝戰中除了忍受痛苦繼續堅持照常的工作外還有什麼辦法呢?共產黨員高級指揮員除了完成任務打好仗爭取更大的勝利再也沒有任何的私欲。

1951年5月12日白雲洞山溝40裡

從來沒有遇到這樣擁擠開進情況。汽車從下午幾點至天明走了八裡地而且徒步走了五裡。敵機掃射投照明彈相距我們這個擁擠的道路只一個山梁。部隊仍然不在乎地往前擁擠著趕路。大車汽車各種炮大行李步兵等白天在沿著公路兩旁的山林中休息,吃著自己背上的炒麵。有的為了趕路完成任務白天也在公路上繼續前進。敵人飛機往返不斷地掃射著,部隊仍然行進著。沒有到過朝鮮戰地的人們誰也想像不到這種艱苦的生活環境和志願軍英勇無敵的偉大精神。

我同政委在深夜擠到前面瞭解為什麼擁擠不堪,結果連警衛員都掉隊了,拂曉時找到一個山溝的森林住下,天明之後才知道就在公路的下面不到五十公尺,敵機就在這公路上投彈掃射。這是朝戰中的一個特殊情況。沒有制空權,在現代大兵團運動確實困難而且增加許多傷亡。這種對我們高度機動和行速的限制是減少戰役戰鬥勝利及不能保障部隊生活的基本原因。1951年5月15日

我預計于洪川東北地區殲美二師廿三團一部或全部並保障東線主力達成殲李偽軍三個師為作戰目的。由於作戰位置的變化部隊運動距離遠加之天雨連綿戰士們體力減弱極感疲勞。朝鮮東側均為大山,氣候時冷時熱最易得病。在這種環境中部隊在生活上沒有保障和連續的作戰行動,人員的體力無法堅持長時期的作戰。這種情況須重新考慮今後在朝鮮作戰的方針。敵人採取不堅守陣地與殺傷戰法,我們依靠徒步同敵人的摩托化部隊作戰,實際上疲勞的不是敵人而是我們自己。作戰部隊完全依靠自己帶上炒麵行軍作戰,每個戰士平均背著五十斤的重量,一夜行程常常在六十裡以上,白天不能好好休息夜間整晚不停留地行軍,但部隊中沒有叫苦畏難情緒。這是多麼高尚的政治品質和頑強的軍隊。在這樣的部隊面前沒有不能戰勝的困難和敵人。

1951年5月24日100裡

深夜裡翻山越嶺。北朝鮮的每一條公路上幾乎都是像白天的太陽一樣,敵機投下的照明彈在公路的上空在交×[叉]點上,從黃昏到天明很少中斷的間隙,勇敢而又有技巧的司機們不慌不忙地駕駛著汽車牽引著大炮和運送糧彈傷患,你往前他往後像趕集會似的熱鬧,從黃昏到天明從沒有中斷過。前面的炮彈聲和後面的飛機聲與汽車聲整夜都是轟動著的聲音。人們精神無時不是在緊張的環境中生活。白天在防空洞裡,夜間行軍,這就是朝鮮戰場上的艱苦。戰士們除了槍支子彈和一袋炒麵再也沒有別的東西,有時連炒麵都接濟不上,老天下著雨住不到房子吃不上飯一不慎即遭敵機空襲,這種生活和艱苦只有親自參加朝戰的人才真正感到深刻具體。我們指揮所住在一個完全被敵人毀滅了的山莊裡,見不到一個老百姓,炊事員警衛員給我們扯野菜吃。

1951年5月25日15裡

西南方向的炮聲越響越近,敵機整天不斷地轟炸掃射著,這是敵人為了挽救他的失敗所謂向我們“追擊”,但美侵略軍比國民黨蔣匪軍接受教訓快,李奇微的所謂消耗戰法便是採用了我們過去遊擊戰中的戰術手段,當我主力進行攻擊時敵人不堅守陣地步兵後撤炮火殺傷封鎖運動道路。當我某一戰役結束部隊向休整位置集結轉移時敵則隨後跟進以戰車炮火向前延伸,其飛機在交通線上活動偵察破壞使我休整部隊得不到安靜的休整環境。敵人的這種戰法加之高速度的運輸工具對付我們的徒步和少數車輪的作戰條件確真大大增加其困難,尤其在戰役剛告一段落之後傷患轉運和部隊供給更發生困難,在這種情況中如果我們不研究新的對策,仍憑過去的經驗而不注意新環境下的新問題,將勢必難以爭取朝戰中的完全主動權乃至造成損失。

最後我是堅持要移動,否則要吃虧。

1951年5月3日230裡

從二百卅裡的交通線上一夜遭遇敵機三次襲擊,尤其在內石橋附近被敵投彈掃射為最危險,炸彈落在我們側面不到百公尺,掃射的子彈落在我的身邊。司機把車開翻了,警衛員參謀都失掉聯絡,我一人跑到相距二百公尺的山邊上誰也找不見了,這是進入朝鮮以來第一次最危險的場合,整夜敵機未斷,我們即在敵飛機照明彈的燈光下運動著,至拂曉未趕到兵團。兩個小車都搞壞了,特別是我乘的車已將方向盤搞斷了無法修理,工人害怕得不吃飯病了。這是任何沒有經過鍛煉的人都會恐懼害怕,但同時我們看到沿途隨伴的大卡車由於工人熟習[悉]道路且有了經驗,他們在敵機掃射和照明燈下飛快地通過去了,由此可見戰爭對人的鍛煉是很重要的,沒有戰爭經驗沒有經考驗的人是經不起危險的而又是緊張的場面。

1951年5月5日新興洞150裡

參謀把時間當[耽]誤了卅分鐘,晚出發了,恰好剛行至內石橋附近又遭受敵機兩架襲擊。敵人飛機在我前進路上放下幾十個照明彈接著往返掃射,打火箭炮,當時讓工人同我加足馬力往前沖過去,但工人缺乏戰鬥經驗,一名警衛員掉隊又只能暫停下來等待機會再前進。當我到山上樹林中隱蔽的時候工人將車開走了,讓我徒步行走了卅餘裡才遇見,真是氣人。一百五十裡地汽車行駛了一個通夜,到天明了未到達宿營地,汽車又壞了,到兵團開一次會往返受敵機兩次襲擊掃射,兩小吉普車都壞得不能用了,同時還感到特別疲勞。近日牙痛身體又不好確實受罪不小。但每次車壞了總遇到很好的機會。剛剛我的車壞了,恰好兵團三號乘車在我前面走錯了路正往回返,順便搭車到達了住地。東方不亮西方亮,否則的話更麻煩了。1951年5月6日新的任務下達了

近數日我的牙病又復發了。這種難以忍受的痛苦只有病者自己知道,尤其今天在緊張殘酷的朝戰中除了忍受痛苦繼續堅持照常的工作外還有什麼辦法呢?共產黨員高級指揮員除了完成任務打好仗爭取更大的勝利再也沒有任何的私欲。

1951年5月12日白雲洞山溝40裡

從來沒有遇到這樣擁擠開進情況。汽車從下午幾點至天明走了八裡地而且徒步走了五裡。敵機掃射投照明彈相距我們這個擁擠的道路只一個山梁。部隊仍然不在乎地往前擁擠著趕路。大車汽車各種炮大行李步兵等白天在沿著公路兩旁的山林中休息,吃著自己背上的炒麵。有的為了趕路完成任務白天也在公路上繼續前進。敵人飛機往返不斷地掃射著,部隊仍然行進著。沒有到過朝鮮戰地的人們誰也想像不到這種艱苦的生活環境和志願軍英勇無敵的偉大精神。

我同政委在深夜擠到前面瞭解為什麼擁擠不堪,結果連警衛員都掉隊了,拂曉時找到一個山溝的森林住下,天明之後才知道就在公路的下面不到五十公尺,敵機就在這公路上投彈掃射。這是朝戰中的一個特殊情況。沒有制空權,在現代大兵團運動確實困難而且增加許多傷亡。這種對我們高度機動和行速的限制是減少戰役戰鬥勝利及不能保障部隊生活的基本原因。1951年5月15日

我預計于洪川東北地區殲美二師廿三團一部或全部並保障東線主力達成殲李偽軍三個師為作戰目的。由於作戰位置的變化部隊運動距離遠加之天雨連綿戰士們體力減弱極感疲勞。朝鮮東側均為大山,氣候時冷時熱最易得病。在這種環境中部隊在生活上沒有保障和連續的作戰行動,人員的體力無法堅持長時期的作戰。這種情況須重新考慮今後在朝鮮作戰的方針。敵人採取不堅守陣地與殺傷戰法,我們依靠徒步同敵人的摩托化部隊作戰,實際上疲勞的不是敵人而是我們自己。作戰部隊完全依靠自己帶上炒麵行軍作戰,每個戰士平均背著五十斤的重量,一夜行程常常在六十裡以上,白天不能好好休息夜間整晚不停留地行軍,但部隊中沒有叫苦畏難情緒。這是多麼高尚的政治品質和頑強的軍隊。在這樣的部隊面前沒有不能戰勝的困難和敵人。

1951年5月24日100裡

深夜裡翻山越嶺。北朝鮮的每一條公路上幾乎都是像白天的太陽一樣,敵機投下的照明彈在公路的上空在交×[叉]點上,從黃昏到天明很少中斷的間隙,勇敢而又有技巧的司機們不慌不忙地駕駛著汽車牽引著大炮和運送糧彈傷患,你往前他往後像趕集會似的熱鬧,從黃昏到天明從沒有中斷過。前面的炮彈聲和後面的飛機聲與汽車聲整夜都是轟動著的聲音。人們精神無時不是在緊張的環境中生活。白天在防空洞裡,夜間行軍,這就是朝鮮戰場上的艱苦。戰士們除了槍支子彈和一袋炒麵再也沒有別的東西,有時連炒麵都接濟不上,老天下著雨住不到房子吃不上飯一不慎即遭敵機空襲,這種生活和艱苦只有親自參加朝戰的人才真正感到深刻具體。我們指揮所住在一個完全被敵人毀滅了的山莊裡,見不到一個老百姓,炊事員警衛員給我們扯野菜吃。

1951年5月25日15裡

西南方向的炮聲越響越近,敵機整天不斷地轟炸掃射著,這是敵人為了挽救他的失敗所謂向我們“追擊”,但美侵略軍比國民黨蔣匪軍接受教訓快,李奇微的所謂消耗戰法便是採用了我們過去遊擊戰中的戰術手段,當我主力進行攻擊時敵人不堅守陣地步兵後撤炮火殺傷封鎖運動道路。當我某一戰役結束部隊向休整位置集結轉移時敵則隨後跟進以戰車炮火向前延伸,其飛機在交通線上活動偵察破壞使我休整部隊得不到安靜的休整環境。敵人的這種戰法加之高速度的運輸工具對付我們的徒步和少數車輪的作戰條件確真大大增加其困難,尤其在戰役剛告一段落之後傷患轉運和部隊供給更發生困難,在這種情況中如果我們不研究新的對策,仍憑過去的經驗而不注意新環境下的新問題,將勢必難以爭取朝戰中的完全主動權乃至造成損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