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新手爸媽必讀:黃疸寶寶護理全攻略,都在這了

在剛沉浸在迎接寶貝的喜悅中沒多久, 不少細心的新手爸媽就發現了這樣一件事情, “寶寶的皮膚為什麼變得黃黃的啊, 這是怎麼了,

吃了什麼不該吃的東西嗎?”這時候尤其是媽咪就容易開始想是不是自己的母乳有問題, 然後各種自責。 其實, 新手爸媽們也不必過於擔心, 寶寶皮膚發黃的現象是因為出現了黃疸的原因。

新生兒黃疸是個什麼鬼, 它會影響寶寶健康嗎?

“黃疸是什麼?這是種病嗎?”心急如焚的媽咪們經常會這樣問。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 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 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 引起血中膽紅素水準升高, 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病症,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足月嬰兒在第一周時約50%有黃疸, 早產兒出現黃疸的比例高達80%。

1)生理性黃疸不必過於擔心

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 4~6天達到高峰, 7~10天消退, 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 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 無其他臨床症狀。 大部分新生兒黃疸屬於“生理性黃疸”、不需要接受治療自然就會好。

2)病理性黃疸需要新手爸媽多留意

但是還有一類黃疸就需要多注意了!

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

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 足月兒>2周, 早產兒>4周仍不退, 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 均為病理性黃疸。

如果寶寶得了黃疸, 要怎麼護理呢?

“我家寶寶得了黃疸,

這下可糟了!”新手爸媽一上崗, 寶寶得了黃疸這件就讓他們措手不及。 這裡, 小編提醒爸媽們不要急, 來看看以下這幾個方法, 對緩解孩子的情況會有一定的説明。

1)讓寶寶喝到充足的水

判斷新生兒液體攝入是否充足的辦法是看新生兒的小便, 一般正常的新生兒一天6-8次小便, 如果次數不足, 有可能他的液體攝入不夠, 小便過少不利於膽黃素的排泄。 我們應當保證新生兒的液體攝入, 一般新生兒的胎便應當2-3天就排完了, 這樣就能減少其黃疸的程度。

2)讓寶寶儘早排出胎便

因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黃素, 如果胎便不排乾淨, 膽黃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特殊的肝腸迴圈重新吸收到血液裡使黃疸增多。 要看胎便是否排乾淨, 主要是看胎便從黑色胎便是否轉變為黃色胎便, 如果是的話就是排乾淨了。

3)注意觀察

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直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4)注意清潔

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保持清潔,防止破損感染。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

小貼士

有些媽咪會問這樣的問題,“母乳餵養與寶寶得黃疸有關係嗎?我是不是要放棄母乳餵養呢?”實際上,堅持母乳餵養比用藥更有效,所以沒必要中斷母乳餵養。除非黃疸狀況真的十分嚴重時,可在一生的建議下暫停母乳兩天,等黃疸消退後再重新喂母乳。

3)注意觀察

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直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4)注意清潔

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保持清潔,防止破損感染。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

小貼士

有些媽咪會問這樣的問題,“母乳餵養與寶寶得黃疸有關係嗎?我是不是要放棄母乳餵養呢?”實際上,堅持母乳餵養比用藥更有效,所以沒必要中斷母乳餵養。除非黃疸狀況真的十分嚴重時,可在一生的建議下暫停母乳兩天,等黃疸消退後再重新喂母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