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孩子,我反對你的“佛系”人生

(向上滑動啟閱)

致我親愛的小孩:

不知你聽說沒, 最近, 有一批年輕人“成佛”了。

儘管佛似乎沒出具書面的同意, 佛的弟子似乎也沒發出相關通稿, 但是這些新晉“佛門人員”憑著“有沒有都行”的人生信條, 創立了一種嶄新的生活範式, 譬如佛系工作, 佛系追星, 佛系打車, 佛系蹦迪。 中心思想就是:喪就一個字, 怎麼著都行。

一家又一家新媒體公眾號井然有序地跟上了“佛”的熱點, 由此而生的KPI可以讓每家人至少衣錦還俗三個月。

但是我要實話實說, 儘管這很時髦, 也是當今社交網路的“政治正確”, 我卻不願你做一個佛系小孩,

不願你過佛系人生, 鬥戰勝佛也不行。

我覺得不行。

不瞞你說, 我還覺得喪文化不行。

這不是說你不能痛苦, 你有絕對的權利去痛苦與訴苦——我甚至覺得敏銳的感知與覺察的能力非常寶貴。

可是我不想看到的是, 你封閉自己的心與眼睛, 穿上一件“無欲無求”的佛系外衣, 實則自暴自棄, 放棄一切去探索、甄別與感受的機會。

親愛的小孩, 我多麼不希望看見你躺在床上劃著手機、點著外賣, 看著粗製濫造的影視劇, 向天花板高喊:原來我, 什麼都不想要。

“喪燃”文化甚至更不行:喪過了, 爬起來,

努力!成功!賺大錢!又是一條征服了世界的好漢!看!熱血與夢在燃燒!

親愛的小孩, 或許你現在還不明白, 人生不是簡單的“喪”與“燃”之交替往復, 更不是沒頭沒腦的往前衝刺與灰心喪氣的倒地休息的無限迴圈。

所謂的“成功”、“賺大錢”、“十萬加”於我們所在的物質社會與資訊時代或許是優質生活的必需品, 卻根本不是前方的全部, 更不是你的終點。 暈頭轉向的努力與熱血, 很多時候都只能換來自我感動。

我不希望你這樣。

親愛的小孩, 我希望你心懷責任, 有所關懷。 我希望你認清自己的渺小與局限性, 卻不就這麼算了。 生而為人的局限性定義了你的人生的開端, 但是對局限性的超越與不臣服卻可以讓你離開這個開端。

除此之外, 這個世界還很大。 還有很多比外賣遲了、頭髮掉了、被老闆罵了更深重的苦難與窠臼, 還有很多人需要你的關懷、説明、哪怕只是關注。

我還希望你的精神食糧有一些營養。 速食可以吃, 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你的生活不能只有速食。 你無需對人文、藝術與科學都瞭若指掌,

但至少要對於這些“無用”的學問保有敬畏與好奇。

哪怕你擁有一個豐富生動卻飽受折磨的靈魂, 我也不願你只有一顆麻木的心, 只曉得機械地盲從這個時代拋給你的空洞標籤與既有套路。

親愛的小孩, 我希望你勇敢。

就算這個世界不好, 你也不是頭腦簡單的樂天派,但是請不要一蹶不振,請不要一味地“喪”,請不要只知道用一個“出家”的玩笑來消解你的迷茫與不滿。勇敢地去看,去認知,去接納痛苦與糟糕的事情,然後去做點兒什麼,去改變。

就算人生是台戲,你要也真聽、真看、真感受。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要有“信念感”。再荒謬的劇本,也不要只知道背臺詞。

當然,親愛的小孩,我不會干涉你的人生。

我不能用我的價值觀來強迫你,你有你的自由。或許我所能做的,只有在你仍懵懂的時候,讓你擁有更明亮的眼睛,更敏銳的耳朵,更細膩的情緒,更生動的內心。

我要和你一起讀文學名著,和你一起看風景與畫作,和你一起聽音樂,讓你無限地靠近人類文明中那些有著“無用之用”的精華,讓你的情感和思考與天才、大師們所表達的相連相通。

這便是,我所能給你的最好禮物。

你也不是頭腦簡單的樂天派,但是請不要一蹶不振,請不要一味地“喪”,請不要只知道用一個“出家”的玩笑來消解你的迷茫與不滿。勇敢地去看,去認知,去接納痛苦與糟糕的事情,然後去做點兒什麼,去改變。

就算人生是台戲,你要也真聽、真看、真感受。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要有“信念感”。再荒謬的劇本,也不要只知道背臺詞。

當然,親愛的小孩,我不會干涉你的人生。

我不能用我的價值觀來強迫你,你有你的自由。或許我所能做的,只有在你仍懵懂的時候,讓你擁有更明亮的眼睛,更敏銳的耳朵,更細膩的情緒,更生動的內心。

我要和你一起讀文學名著,和你一起看風景與畫作,和你一起聽音樂,讓你無限地靠近人類文明中那些有著“無用之用”的精華,讓你的情感和思考與天才、大師們所表達的相連相通。

這便是,我所能給你的最好禮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