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895年日本侵佔臺灣省整整50年,究竟都做了哪些事?

1895年, 清朝在甲午戰敗後, 與日本簽訂了近代史上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澎湖列島以及附屬島嶼, 消息一出, 國人憤慨, 條約簽訂後, 臺灣就被日本侵佔了整整50年, 在這50年間, 臺灣基本與祖國失去了聯繫, 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的時候, 臺灣才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那麼在日本統治臺灣的這50年內, 日本究竟做了些什麼事呢?

雖然在1895年的《馬關條約》條約中, 清朝將臺灣島割讓給了日本, 但是落實到臺灣本地, 臺灣人民是不承認《馬關條約》的, 道理很簡單, 沒有人願意成為亡國奴, 所以將在外, 軍令有所不受, 臺灣宣佈脫離清朝獨立, 並與日本侵略者抗戰到底, 所以在日本佔領臺灣的前五個月內, 臺灣人民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 殲敵共計5000餘人, 但由於裝備武器的落後, 導致臺灣全島在1895年的11月18日全部失守, 這也標誌著臺灣徹底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在佔領臺灣後, 實行了殘暴的軍事獨裁統治, 具體表現為臺灣的最高統治者—總督, 皆由日本軍人擔任, 並且規定日本總督的命令即為法律, 必須無條件執行, 日本除了進行軍事獨裁外, 對於臺灣人民進行瘋狂的經濟掠奪,

例如對於臺灣農民征以重稅, 規定臺灣農民每年除保留少量口糧外, 其餘糧食必須強制上交, 侵略者將臺灣的鹽、煤炭、金屬進行加工後, 全部運回日本用於戰爭, 而且日本在統治臺灣期間, 非法侵佔了臺灣大量的林地與土地, 日本將臺灣面積的75%都變成了日本的私人土地, 這讓原本生活就十分困難的農民又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 導致無數農民破產, 所以說在1895年到1945年期間, 臺灣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並沒有感受到先進的政治、經濟制度而帶來的好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