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眼看敵國無法攻破,於是皇帝命人畫了一幅畫像,沒多久就被滅國了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代, 餘秋雨曾經如此點評這個遍地烽煙的朝代:即使最優秀的歷史學家來講述五代十國的歷史, 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把人講糊塗。 這段歷史就如同一團亂麻, 讓人找不到頭緒。 柴榮的出現改變了五代十國的格局, 雖然, 他最終沒能成功一統天下, 但是, 後來者趙匡胤卻在他的基礎上統一了除幽雲十六州以外的華夏大地。

然而, 看似輕鬆的趙匡胤其實也著實費了一番功夫。 當年南平、後蜀、南漢三國相繼被趙匡胤的宋軍攻破以後, 各國都知道大宋已經是天命所歸。 然而, 即使到了這個時候, 大宋依舊有一個強悍的敵人, 那便是南唐朝廷。 雖然, 彼時的南唐已經外強中乾, 但是, 其畢竟根基深厚, 人才輩出。

所以, 即使是如日中天的大宋在面對這樣的對手時也不敢有絲毫的輕視。

為了平定南唐, 趙匡胤採取了懷柔政策。

他先是威逼南唐朝廷向宋朝稱臣納貢, 從名義上將南唐變成了自己的屬國。 然而, 趙匡胤也知道, 這樣表面的臣服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南唐的國君李煜固然無能, 但是, 南唐的國力強大, 大將如雲, 以大宋建國之初的實力還不能做到萬無一失。

威逼南唐,

並使其稱臣納貢, 其實, 已經是最好的局面了。

彼時南唐的國君李煜是個極不負責任的國君, 他是個才華橫溢的詩人、詞人、甚至, 還是個藝術家, 但是, 偏偏對治國理政沒有絲毫興趣。

朝政幾乎都拋給臣下處理, 自己只顧著和大小周後尋歡作樂。 大周後, 名娥皇, 精通書史, 善音律, 尤工琵琶, 李煜作《念家山》, 大周後便彈奏詞調、作《邀醉舞》。 李煜曾為她創作多首詩詞, 記述香閨韻事、兒女柔情, 表達迷戀周後之情。

在大周後去世後, 李煜又娶了周後之妹小周後為皇后。

身在亂世, 南唐自然也有中流砥柱, 一個名叫林仁肇的將軍便是南唐的保護神。 趙匡胤已經算是一名能征善戰的大將, 然而, 他自己也承認林仁肇是個強勁的對手。 南唐有了林仁肇, 國君自然後顧無憂, 但是, 如果只是依仗一個林仁肇, 那恐怕還遠遠不夠。

林仁肇當然也對南唐的處境有著非常清楚的認知, 他作為一個名將, 曾經多次在對外戰爭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而他也不止一次向李煜提出建議, 希望相對比較弱一點的南唐軍隊能夠率先出擊。

因為, 宋軍當時剛剛佔領淮南之地, 正是人困馬乏的時候。 如果, 趁著這個機會出兵, 完全可以攻佔淮南。 如此一來, 南唐便有了進退的餘地, 完全可以憑藉大縱深和宋軍周旋。

這個計畫在戰術和戰略上都是比較正確的, 如果,此時林仁肇的計畫能夠被採納,那麼,天下便會形成二分天下的格局。

然而,李煜並沒有聽林仁肇的建議。他認為,南唐此時已經不佔優勢,就更加不應該擅自開啟戰端,如果,惹怒了宋朝,那到時候連俯首稱臣的資格都沒有了。於是,林仁肇的建議被否定了,他自己也被李煜冷落。

林仁肇想要主動出擊的消息傳到了趙匡胤的耳中,趙匡胤敏銳的察覺到,這位將軍將會是自己踏平南唐的最大障礙。於是,他開始組織臣子商量如何將林仁肇除掉。趙匡胤雖然是個武將出身,可是,他並不是個莽夫。林仁肇在南唐雖然稍微遭到了冷落,但是,他畢竟是護國柱石,如果沒有犯不可饒恕的罪過,是絕對不會有事的。

所以,趙匡胤只能使出反間計,離間南唐君臣之間的關係。

趁著南唐李從善入宮面見他的機會,趙匡胤送了南唐一份大禮。趙匡胤派人秘密繪製了林仁肇的畫像,並且,將其掛在了側殿之中。李從善入宮面見趙匡胤的時候“恰好”要經過側殿,他也會“恰好”看到這幅畫像。

果然,李從善見到了林仁肇的畫像,他大吃一驚,私底下詢問宮中的內侍。內侍起初並不想告訴他,於是,他給了內侍一些賄賂。正所謂拿人手短,內侍這才支支吾吾的告訴了李從善:“林仁肇其實已經投靠了大宋,並且,已經和皇上商量出了裡應外合的辦法,不日就將造反。所以,他先把自己的畫像送到大宋以示誠意。”

聽了內侍的解釋,李從善大驚失措,馬不停蹄的回國以後,便向皇帝揭發了林仁肇的“圖謀”。李煜果然沒有識破這個反間計,直接用毒酒將林仁肇毒死了。這一招自毀城牆讓南唐徹底失去了最後的屏障,趙匡胤聞訊後發兵,將南唐平定了!

並且,在南唐亡國後,李煜與小周後一同被俘入北宋汴京,攜手度過三年“日夕以淚洗面”的囚禁生活,受盡屈辱。李煜客死他鄉後,小周後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去。

之前,陳喬很賞識林仁肇,對他非常器重,常道:“若使林仁肇在外帶兵,我陳喬在中央掌握朝政,那麼我國雖國土狹小,宋國也難以圖謀。”林仁肇冤死後,陳喬歎道:“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還要殺害忠臣,真不知道我最終會死在什麼地方。”並且,為此感歎了好幾天。

李煜死于北宋京師,時年四十二歲整(李煜亦生於七夕),北宋贈為太師,追封吳王,葬洛陽北邙山。

參考資料:

『《宋史》卷四百七十八、《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書》卷三』

如果,此時林仁肇的計畫能夠被採納,那麼,天下便會形成二分天下的格局。

然而,李煜並沒有聽林仁肇的建議。他認為,南唐此時已經不佔優勢,就更加不應該擅自開啟戰端,如果,惹怒了宋朝,那到時候連俯首稱臣的資格都沒有了。於是,林仁肇的建議被否定了,他自己也被李煜冷落。

林仁肇想要主動出擊的消息傳到了趙匡胤的耳中,趙匡胤敏銳的察覺到,這位將軍將會是自己踏平南唐的最大障礙。於是,他開始組織臣子商量如何將林仁肇除掉。趙匡胤雖然是個武將出身,可是,他並不是個莽夫。林仁肇在南唐雖然稍微遭到了冷落,但是,他畢竟是護國柱石,如果沒有犯不可饒恕的罪過,是絕對不會有事的。

所以,趙匡胤只能使出反間計,離間南唐君臣之間的關係。

趁著南唐李從善入宮面見他的機會,趙匡胤送了南唐一份大禮。趙匡胤派人秘密繪製了林仁肇的畫像,並且,將其掛在了側殿之中。李從善入宮面見趙匡胤的時候“恰好”要經過側殿,他也會“恰好”看到這幅畫像。

果然,李從善見到了林仁肇的畫像,他大吃一驚,私底下詢問宮中的內侍。內侍起初並不想告訴他,於是,他給了內侍一些賄賂。正所謂拿人手短,內侍這才支支吾吾的告訴了李從善:“林仁肇其實已經投靠了大宋,並且,已經和皇上商量出了裡應外合的辦法,不日就將造反。所以,他先把自己的畫像送到大宋以示誠意。”

聽了內侍的解釋,李從善大驚失措,馬不停蹄的回國以後,便向皇帝揭發了林仁肇的“圖謀”。李煜果然沒有識破這個反間計,直接用毒酒將林仁肇毒死了。這一招自毀城牆讓南唐徹底失去了最後的屏障,趙匡胤聞訊後發兵,將南唐平定了!

並且,在南唐亡國後,李煜與小周後一同被俘入北宋汴京,攜手度過三年“日夕以淚洗面”的囚禁生活,受盡屈辱。李煜客死他鄉後,小周後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去。

之前,陳喬很賞識林仁肇,對他非常器重,常道:“若使林仁肇在外帶兵,我陳喬在中央掌握朝政,那麼我國雖國土狹小,宋國也難以圖謀。”林仁肇冤死後,陳喬歎道:“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還要殺害忠臣,真不知道我最終會死在什麼地方。”並且,為此感歎了好幾天。

李煜死于北宋京師,時年四十二歲整(李煜亦生於七夕),北宋贈為太師,追封吳王,葬洛陽北邙山。

參考資料:

『《宋史》卷四百七十八、《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書》卷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