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梁思成根據童謠發現這座木塔,耗費2600噸紅木,減震技術超越現代

世界之大, 無奇不有。 塔是我國古建築中比較獨特的一種, 前幾天四川綿竹靈官樓突發大火, 這座塔本來在四川地震時已經被毀, 如今重建沒想到再次被大火燒毀, 實在是可惜。 今天我們來看咱們中國最牛的木塔, 不僅躲過了地震, 更是炮彈都打不倒。

靈官樓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 華北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滄州獅子應州塔, 正定菩薩趙州橋”。 正是憑藉這句兒歌, 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發現了我們今天的主角——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 全稱佛宮寺釋迦塔。 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 木塔建于遼清寧二年, 高67.31米, 底層直徑30.27米, 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結構塔式建築。

木塔氣勢恢宏, 梁思成曾說:“應縣木塔巨大的塔身就像一個黑色的巨人,

俯視著城市”。 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 2600多噸, 據說在千年以前, 這附近有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 叫黃花梁。 當地百姓現在仍有“砍倒黃花梁, 建起應州塔”的說法。

更讓人佩服的是木塔純木建造, 無釘無鉚, 工匠們用榫卯結構建成了精美的建築,

而且堅固異常。 據記載, 元朝時應縣遭遇連續7天大地震, 但木塔沒有受到大的損毀。 1926年閻奉軍閥交戰, 這座塔還曾被200多發炮彈擊中, 但除被打斷了兩根柱子外, 別無損傷。 還有記載, 新中國成立初期應縣曾在塔內召開“萬人大會”, 每層都坐滿了人, 可見木塔有多牢固。

據當地傳說, 應縣木塔是水火不侵的。 相傳玉皇大帝派火神爺和龍王爺分別送來了避火珠和避水珠。 自此, 洪水到了木塔都會繞開。 而且木塔不會遭到雷擊, 即使在戰爭年代, 炮彈打在塔身也不會爆炸。 當然這都是傳說,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介紹, 木塔結構非常科學, 減震性能非常好, 甚至超過現代建築學的科技水準。 是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造就了這個“水火不侵, 地震不倒”的奇塔。

應縣木塔是國家4A級景區,景區距離大同約75公里,沿大運高速向朔州方向行駛,在應縣出口下高速,沿途有標誌牌可到達景區。 登上木塔最高一層,整個應縣都盡收眼底,而且天氣好遠處的恒山也可以隱約看見。

應縣木塔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但我認為,無論是從歷史層面還是建造技藝來看,應縣木塔都比另兩座要厲害的多,大家覺得呢?

應縣木塔是國家4A級景區,景區距離大同約75公里,沿大運高速向朔州方向行駛,在應縣出口下高速,沿途有標誌牌可到達景區。 登上木塔最高一層,整個應縣都盡收眼底,而且天氣好遠處的恒山也可以隱約看見。

應縣木塔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但我認為,無論是從歷史層面還是建造技藝來看,應縣木塔都比另兩座要厲害的多,大家覺得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