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說說那些流失的國家寶藏,有誰在收藏五千年的中國?

《國家寶藏》正在熱播, 千里江山圖、石鼓、勾踐劍、曾侯乙編鐘...在娓娓道來的講述裡, 五千年輝煌的歷史長卷如浩瀚星空, 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這些國寶是幸運的, 他們得以留存到今天的太平盛世, 留在了他們的故土之上。

然而還有無數的寶藏命運多舛, 經歷了戰火、紛爭、破壞, 即使能夠倖存, 也未能避免顛沛流離的命運, 如今寄寓在遙遠的他鄉。

文昭皇后禮佛圖 —— 龍門石窟之殤

西元495年, 北魏孝文帝將都城由大同遷至洛陽, 下令開鑿龍門石窟。 孝文帝之後, 其子宣武帝為了紀念父母禮佛的事蹟而命工匠開鑿賓陽洞, 這也是如今龍門的第二大石窟。

洞壁有四層大型浮雕, 其中第三層有兩座浮雕, 一為皇帝禮佛圖, 一為皇后禮佛圖, 雕刻的便是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禮佛的情景。 畫面反映了當時宮廷的佛事活動, 刻劃出了佛教徒虔誠、嚴肅、寧靜的心境, 製作精美, 代表了當時生活風俗畫的高度發展水準, 其手工刀法堪稱雕刻藝術的極品, 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以孝文帝為原型的皇帝禮佛圖, 衣擺的刀工頗見功力

但是如今這裡卻只有兩個觸目精心的大疤痕。 上世紀30年代這一對石雕被盜割, 運往海外。 在那個混亂的年代, 整個龍門石窟遭到了莫大的破壞, 96個主要洞窟均遭到洗劫, 雕像四處散落。 美國人普艾倫記載中寫道, “附近小村莊的村民白天袖手旁觀, 夜晚則趟過河水, 從石窟表面敲掉碎塊, 把它們帶到鄭州, 賣給北京來的古董商代理”。


如今《北魏孝文帝禮佛圖》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亞洲藝術展廳的精華展品, 而《文昭皇后禮佛圖》則被坎薩斯城的納爾遜博物館收藏。

▲文昭皇后禮佛圖, 人物飽滿, 線條圓潤, 栩栩如生

昭陵六駿 —— 唯有兩匹在他鄉

西元636年, 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為自己和皇后長孫氏在長安西北修建陵墓,

命令當時已名揚天下的閻立本兄弟為陵墓進行設計。

▲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

作為馬上天子的李世民, 為紀念自己的戰功, 特意讓閻立本將自己騎過的六匹戰馬製作雕像, 立於其陵墓外側, 史稱“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之一的“白蹄烏”

李世民親自為每匹馬撰寫了頌詞。金庸筆下“倚天劍”的名稱便是出於李世民對其“白蹄烏”撰寫的詞““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而他給另外一匹叫做“颯露紫”的駿馬的頌詞是:紫燕超躍,骨騰神俊,氣讋三川,威淩八陣。這匹馬是他在征伐洛陽時所騎,而浮雕所展示的正是當時這匹駿馬中箭後,與他一起征戰的丘行恭將軍將自己的戰馬讓給李世民的故事。

▲丘行恭將軍為“颯露紫”拔去箭矢

據《舊唐書·丘行恭傳》記載,唐武德三年(620),李世民與王世充在洛陽邙山交戰,為探清對方實力,他跨上“颯露紫”,只帶了數十名騎兵,猛衝敵陣,殺開一條血路後,與隨從將士失散,只有將軍丘行恭一人緊隨其後。突然,一箭射中“颯露紫”,在這危急關頭,丘行恭把自己的坐騎讓與李世民,自己一手牽著受傷的“颯露紫”,一手持刀和李世民一起 “巨躍大呼,斬數人,突陣而出,得入大軍。”回到營地,丘行恭為 “颯露紫”拔出胸前的箭之後,“颯露紫”就倒下去了。

李世民為了表彰丘行恭拼死護駕的戰功,特命將拔箭的情形刻于石屏上。石刻 “颯露紫”正是捕捉了這一瞬間情形,中箭後的“颯露紫’’垂首偎人,眼神低沉,臀部稍微後坐,四肢略顯無力,劇烈的疼痛使其全身顫慄,旁伴身材魁梧的丘行恭,右手拔箭,左手撫摸著禦馬,疼愛之情溢於言表。這種救護之情,真乃人馬難分,情感深摯。

▲戰鬥中身中多箭的另一匹駿馬“拳毛騧”。當時作戰時馬兒的尾巴會紮起

1913年,法國商人保羅·馬龍付錢命人設法將昭陵六駿運走,不料遭到了當地農民的阻攔,六駿被扔到了半路。之後其中兩匹“颯露紫”和“拳毛騧”被送到陝西總督那裡作為禮物,後來又被運到北京送給袁世凱的兒子,後被古董商人購得,以12.5萬美元的天價賣給了美國人,運往海外。

如今這兩匹馬被收藏在美國賓州大學博物館內。昭陵六駿的其餘四匹則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館。賓州大學博物館亞洲藝術研究院的畢世博說“我們對於創作傑作的藝術家(注:閻立本兄弟)一無所知,但是雕刻本身證明了他們是所有時代的最偉大藝術家之一”。

▲世界第二大,無任何瑕疵的水晶球,原為慈禧心愛之物,現為賓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那些流離失所的中華珍寶之一角

► 大都會博物館 —— 紐約

代表:《帝王禮佛圖》石雕 ——北魏,原位于龍門石窟

► 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 —— 三藩市

代表:青銅犀牛尊 —— 商代

這座犀牛出土于山東壽張,鑄於三千年前的商代末期,是迄今唯一的以犀牛為造型的商代青銅器,極其珍貴。它大大的招風耳,渾圓的肚子,一副非常樸實可愛的形象。在三千年前,亞洲有三種犀牛,河南山東一帶的中原大地曾是這種雙角犀牛的快樂家園。甲骨文記載,商王武丁有一次出獵,就捕殺了71頭犀牛。如今這件堪稱國寶的青銅器存于三藩市的亞洲藝術博物館。

▲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

► 納爾遜-阿特金藝術博物館 —— 坎薩斯城

代表:《文昭皇后禮佛圖》石雕 —— 北魏,原位于龍門石窟

► 波士頓美術館 —— 波士頓

代表:《歷代帝王圖》—— 閻立本(唐);《搗練圖》—— 宋徽宗臨摹唐張萱版本等。

▲《歷代帝王圖》

《歷代帝王圖》的作者為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從右至左畫有十三位前代帝王形象:前漢昭帝、漢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吳主孫權、蜀主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宣帝陳頊、陳文帝陳蒨、陳廢帝陳伯宗、陳後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

閻立本是初唐時期人物。當時經過兩晉、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戰亂、分裂,至隋唐才得以完成統一,中國的政治、經濟、宗教、書法、文學詩詞、繪畫等方面都出現了高度繁榮。唐朝是一個自信且強大的朝代,為了能夠給帝王警醒,讓統治者“見善足以戒惡,見惡足以思賢”,維護統治,因此閻立本選擇了這十三位帝王繪製《歷代帝王圖》。

▲《歷代帝王圖》中蜀皇劉備的形象

在人物個性刻畫上不落俗套,加上是閻立本所作,因此極其珍貴。1931年漢奸梁鴻志將這幅畫賣給了美國人,從此遠渡重洋。

波士頓美術館的另一鎮館收藏是唐代張萱的名作《搗練圖》。此圖描繪了唐代城市婦女在搗練、絡線、熨平、縫製勞動時的情景,在長卷式的畫畫上共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按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面。

▲《搗練圖》,現存波士頓美術館,疑為宋徽宗臨摹本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李白在《子夜吳歌》中寫到了當時長安城的一景——搗練洗衣。然而真實的場景是什麼樣子的呢?幸好有張萱的這幅畫作存世,讓唐代的生活情景再現。畫中細節刻畫生動,扯絹人物用力的微微後退後仰,在絹下好奇窺視的小女孩,畏熱而回首的煽火女童等,都生動入微。其線條工細遒勁,色彩豐富,"豐肥體"的人物造型,是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畫作原屬圓明園收藏。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

► 弗利爾博物館 —— 華盛頓

代表:《洛神賦圖》—— 南宋白描本

▲《洛神賦圖》局部

東晉顧愷之的名畫《洛神賦圖》,迄今流傳下來的為後世的幾個摹本,故宮等均有收藏,而美國的弗利爾博物館也收藏了一副極其珍貴的宋代摹本。

“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曹植的一篇《洛神賦》名揚天下,傳頌至今,金庸筆下段譽的“淩波微步”也正是出於《洛神賦》中的“淩波微步,羅襪生塵”。而洛神賦圖記載的便是曹植見洛神的美麗故事,在這幅圖裡,洛神的形象飄然水上,似去猶來,含情脈脈,曹植依依不捨,兩人若即若離,描述了一種非常微妙的關係,這也讓後世對於誰是洛神有著種種猜測。

► 賓州大學博物館 —— 費城

代表: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 —— 唐

► 印弟安納波里斯藝術博物館 —— 印弟安納波里斯

代表:馬家窯系列出土文物—— 新石器時代最絢麗的藝術

1924年,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在甘肅臨洮馬家窯村發現一處距今約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大量色彩鮮豔的上古時代華夏文化的彩色陶瓷器皿,震驚了世界考古界,後被列為中國二十世紀百大考古發現之一。

馬家窯屬於仰紹文化的晚期,其器皿的圖案之多樣,題材之豐富,花紋之精美,構思之靈妙,是之前任何一批遠古文物所不可比擬的,至今仍深受國際收藏界關注。如今許多最初發現的馬家窯器皿便保存在了印弟安納波里斯藝術博物館中,成為其鎮館之寶。解放後這一帶又出土了許多文物,在我國國內的多家博物館收藏。

▲馬家窯出土的精美彩陶

► 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 —— 明尼阿波利斯

代表:大量的中國古代繪畫、建築和傢俱

► 普利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 —— 普林斯頓

代表:落花詩 —— 唐寅(明)、《留簡帖》等——米芾(北宋)、《寄侄鄭邦瑞三劄》——王守仁(明)等。

▲普利斯頓大學收藏的《落花詩冊》

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即唐伯虎,天賦極高,卻缺乏時運,科場被黜。《落花詩冊》是他不得志時的詩作結集,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共收藏了30首落花詩。唐寅看到地上落英滿布,聯繫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悵然不已,胸中塊壘鬱勃無由化解,於是借風雲月露以排遣之。看似傷春,實乃抒寫痛苦遭遇。如今這本詩冊被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收藏。

▲普利斯頓大學收藏的《留簡帖》,是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的作品

► 耶魯大學藝術博物館 —— 紐黑文

代表:墨梅圖 —— 王冕(元)、漢代白玉辟邪等

▲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的《墨梅圖》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畫中的這句詩也是王冕真實的經歷和心境寫照。他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於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願巴結權貴,於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裡山,作畫易米為生,尤其青團墨梅畫別具一格。為畫好梅花,他種梅千枝,築茅廬三間,題為“梅花屋”,自號梅花屋主。在《儒林外史》等書中有關於他的諸多故事。

► 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 —— 聖路易斯

代表:北魏像碑、北宋觀音木雕等

►大英博物館 —— 倫敦

代表:《女史箴圖》長卷 —— 唐摹本、永樂大典45卷、敦煌壁畫及藏經洞1.3萬部經卷等

▲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摹本之局部

《女史箴圖》為東晉顧愷之的作品。現存的唐代摹本,僅剩9段,收藏于大英博物館。這是中國傳世最早的絹畫,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這幅畫是顧愷之根據張華的《女史箴》一文所作。“女史”是女官名,“箴”是規勸、勸戒的意思。張華是西晉大臣,當時的皇帝是西晉惠帝司馬衷。司馬衷是歷史上有名的“愚帝”,他最出名的“段子”就是:當年全國鬧饑荒,大臣們向這位皇帝報告災情,說百姓都沒有飯吃餓死在街頭。這位皇帝卻疑惑地問道:“沒有飯吃,為什麼不吃肉呢?”這就是著名的“何不食肉糜”。

正是因為這樣的一位不務正業的皇帝,大權被皇后賈氏獨攬。賈氏善妒忌,多權詐,荒淫放恣。張華實在是看不過去了,又不便直接說,於是收集了歷史上各代先賢聖女的事蹟寫成了《女史箴》來勸誡和警示皇后。而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也正描繪了這些故事。

▲《女史箴圖》中的故事之一,描繪了馮婕妤挺身而出,護主救駕的故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英博物館還收藏了敦煌藏經洞近1/3的經卷,1.3萬部。

► 盧浮宮 —— 巴黎

代表:大量商代青銅器和歷代陶瓷等

► 法國國家圖書館 —— 巴黎

代表:敦煌書畫僅存的唐拓本,無價之寶。

唐代書法大家柳公權書寫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刻于石上,其唯一的唐代拓本原本保留在敦煌(原石在宋代已毀),是敦煌文獻中的稀世珍寶。柳公權因書寫此經而深得穆宗賞識,得以升官晉爵。西元1896年該拓本被法國人希伯和取走 ,現存法國國家圖書館。

▲顏真卿的金剛經石刻唐代拓本,現存法國國家圖書館

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他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他的傳世作品中,尤以這幅金剛經石刻為最有名。

► 東京國立博物館 —— 東京

代表:《寒江獨釣圖》——馬遠 (宋)

▲《寒江獨釣圖》,宋代馬遠傳世名作

這幅畫上一葉扁舟,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釣,船旁以淡墨寥寥數筆勾出水紋,四周都是空白。畫家畫得很少,但畫面並不空。反而令人覺得江水浩渺,寒氣逼人。而且還覺得空白之處有一種語言難以表述的意趣,令人思之不盡。

唐代詩人柳宗元有絕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寒江獨釣圖》的創作不知是否與此詩有關,但一起欣賞,可以領略到“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的美妙。

▲馬遠的另一名作《踏歌圖》,人物形象活潑有趣,現存故宮

那些流失在國外的文物到底有多少已經無法估計,據不完全統計也有上千萬件之多,比如日本的1000餘座大小博物館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近200萬件。而且這些流失的文物大多已被封存或私人收藏,世人幾乎無緣再見。

在境外的旅行中,不妨增加一座當地的博物館作為目的地,尤其是收藏有中國文物的那些博物館,珍惜每一次能夠近距離感受先人們那些璀璨智慧和非凡創造的機會。


▲昭陵六駿之一的“白蹄烏”

李世民親自為每匹馬撰寫了頌詞。金庸筆下“倚天劍”的名稱便是出於李世民對其“白蹄烏”撰寫的詞““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而他給另外一匹叫做“颯露紫”的駿馬的頌詞是:紫燕超躍,骨騰神俊,氣讋三川,威淩八陣。這匹馬是他在征伐洛陽時所騎,而浮雕所展示的正是當時這匹駿馬中箭後,與他一起征戰的丘行恭將軍將自己的戰馬讓給李世民的故事。

▲丘行恭將軍為“颯露紫”拔去箭矢

據《舊唐書·丘行恭傳》記載,唐武德三年(620),李世民與王世充在洛陽邙山交戰,為探清對方實力,他跨上“颯露紫”,只帶了數十名騎兵,猛衝敵陣,殺開一條血路後,與隨從將士失散,只有將軍丘行恭一人緊隨其後。突然,一箭射中“颯露紫”,在這危急關頭,丘行恭把自己的坐騎讓與李世民,自己一手牽著受傷的“颯露紫”,一手持刀和李世民一起 “巨躍大呼,斬數人,突陣而出,得入大軍。”回到營地,丘行恭為 “颯露紫”拔出胸前的箭之後,“颯露紫”就倒下去了。

李世民為了表彰丘行恭拼死護駕的戰功,特命將拔箭的情形刻于石屏上。石刻 “颯露紫”正是捕捉了這一瞬間情形,中箭後的“颯露紫’’垂首偎人,眼神低沉,臀部稍微後坐,四肢略顯無力,劇烈的疼痛使其全身顫慄,旁伴身材魁梧的丘行恭,右手拔箭,左手撫摸著禦馬,疼愛之情溢於言表。這種救護之情,真乃人馬難分,情感深摯。

▲戰鬥中身中多箭的另一匹駿馬“拳毛騧”。當時作戰時馬兒的尾巴會紮起

1913年,法國商人保羅·馬龍付錢命人設法將昭陵六駿運走,不料遭到了當地農民的阻攔,六駿被扔到了半路。之後其中兩匹“颯露紫”和“拳毛騧”被送到陝西總督那裡作為禮物,後來又被運到北京送給袁世凱的兒子,後被古董商人購得,以12.5萬美元的天價賣給了美國人,運往海外。

如今這兩匹馬被收藏在美國賓州大學博物館內。昭陵六駿的其餘四匹則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館。賓州大學博物館亞洲藝術研究院的畢世博說“我們對於創作傑作的藝術家(注:閻立本兄弟)一無所知,但是雕刻本身證明了他們是所有時代的最偉大藝術家之一”。

▲世界第二大,無任何瑕疵的水晶球,原為慈禧心愛之物,現為賓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那些流離失所的中華珍寶之一角

► 大都會博物館 —— 紐約

代表:《帝王禮佛圖》石雕 ——北魏,原位于龍門石窟

► 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 —— 三藩市

代表:青銅犀牛尊 —— 商代

這座犀牛出土于山東壽張,鑄於三千年前的商代末期,是迄今唯一的以犀牛為造型的商代青銅器,極其珍貴。它大大的招風耳,渾圓的肚子,一副非常樸實可愛的形象。在三千年前,亞洲有三種犀牛,河南山東一帶的中原大地曾是這種雙角犀牛的快樂家園。甲骨文記載,商王武丁有一次出獵,就捕殺了71頭犀牛。如今這件堪稱國寶的青銅器存于三藩市的亞洲藝術博物館。

▲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

► 納爾遜-阿特金藝術博物館 —— 坎薩斯城

代表:《文昭皇后禮佛圖》石雕 —— 北魏,原位于龍門石窟

► 波士頓美術館 —— 波士頓

代表:《歷代帝王圖》—— 閻立本(唐);《搗練圖》—— 宋徽宗臨摹唐張萱版本等。

▲《歷代帝王圖》

《歷代帝王圖》的作者為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從右至左畫有十三位前代帝王形象:前漢昭帝、漢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吳主孫權、蜀主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宣帝陳頊、陳文帝陳蒨、陳廢帝陳伯宗、陳後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

閻立本是初唐時期人物。當時經過兩晉、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戰亂、分裂,至隋唐才得以完成統一,中國的政治、經濟、宗教、書法、文學詩詞、繪畫等方面都出現了高度繁榮。唐朝是一個自信且強大的朝代,為了能夠給帝王警醒,讓統治者“見善足以戒惡,見惡足以思賢”,維護統治,因此閻立本選擇了這十三位帝王繪製《歷代帝王圖》。

▲《歷代帝王圖》中蜀皇劉備的形象

在人物個性刻畫上不落俗套,加上是閻立本所作,因此極其珍貴。1931年漢奸梁鴻志將這幅畫賣給了美國人,從此遠渡重洋。

波士頓美術館的另一鎮館收藏是唐代張萱的名作《搗練圖》。此圖描繪了唐代城市婦女在搗練、絡線、熨平、縫製勞動時的情景,在長卷式的畫畫上共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按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面。

▲《搗練圖》,現存波士頓美術館,疑為宋徽宗臨摹本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李白在《子夜吳歌》中寫到了當時長安城的一景——搗練洗衣。然而真實的場景是什麼樣子的呢?幸好有張萱的這幅畫作存世,讓唐代的生活情景再現。畫中細節刻畫生動,扯絹人物用力的微微後退後仰,在絹下好奇窺視的小女孩,畏熱而回首的煽火女童等,都生動入微。其線條工細遒勁,色彩豐富,"豐肥體"的人物造型,是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畫作原屬圓明園收藏。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

► 弗利爾博物館 —— 華盛頓

代表:《洛神賦圖》—— 南宋白描本

▲《洛神賦圖》局部

東晉顧愷之的名畫《洛神賦圖》,迄今流傳下來的為後世的幾個摹本,故宮等均有收藏,而美國的弗利爾博物館也收藏了一副極其珍貴的宋代摹本。

“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曹植的一篇《洛神賦》名揚天下,傳頌至今,金庸筆下段譽的“淩波微步”也正是出於《洛神賦》中的“淩波微步,羅襪生塵”。而洛神賦圖記載的便是曹植見洛神的美麗故事,在這幅圖裡,洛神的形象飄然水上,似去猶來,含情脈脈,曹植依依不捨,兩人若即若離,描述了一種非常微妙的關係,這也讓後世對於誰是洛神有著種種猜測。

► 賓州大學博物館 —— 費城

代表: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 —— 唐

► 印弟安納波里斯藝術博物館 —— 印弟安納波里斯

代表:馬家窯系列出土文物—— 新石器時代最絢麗的藝術

1924年,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在甘肅臨洮馬家窯村發現一處距今約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大量色彩鮮豔的上古時代華夏文化的彩色陶瓷器皿,震驚了世界考古界,後被列為中國二十世紀百大考古發現之一。

馬家窯屬於仰紹文化的晚期,其器皿的圖案之多樣,題材之豐富,花紋之精美,構思之靈妙,是之前任何一批遠古文物所不可比擬的,至今仍深受國際收藏界關注。如今許多最初發現的馬家窯器皿便保存在了印弟安納波里斯藝術博物館中,成為其鎮館之寶。解放後這一帶又出土了許多文物,在我國國內的多家博物館收藏。

▲馬家窯出土的精美彩陶

► 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 —— 明尼阿波利斯

代表:大量的中國古代繪畫、建築和傢俱

► 普利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 —— 普林斯頓

代表:落花詩 —— 唐寅(明)、《留簡帖》等——米芾(北宋)、《寄侄鄭邦瑞三劄》——王守仁(明)等。

▲普利斯頓大學收藏的《落花詩冊》

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即唐伯虎,天賦極高,卻缺乏時運,科場被黜。《落花詩冊》是他不得志時的詩作結集,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共收藏了30首落花詩。唐寅看到地上落英滿布,聯繫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悵然不已,胸中塊壘鬱勃無由化解,於是借風雲月露以排遣之。看似傷春,實乃抒寫痛苦遭遇。如今這本詩冊被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收藏。

▲普利斯頓大學收藏的《留簡帖》,是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的作品

► 耶魯大學藝術博物館 —— 紐黑文

代表:墨梅圖 —— 王冕(元)、漢代白玉辟邪等

▲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的《墨梅圖》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畫中的這句詩也是王冕真實的經歷和心境寫照。他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於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願巴結權貴,於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裡山,作畫易米為生,尤其青團墨梅畫別具一格。為畫好梅花,他種梅千枝,築茅廬三間,題為“梅花屋”,自號梅花屋主。在《儒林外史》等書中有關於他的諸多故事。

► 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 —— 聖路易斯

代表:北魏像碑、北宋觀音木雕等

►大英博物館 —— 倫敦

代表:《女史箴圖》長卷 —— 唐摹本、永樂大典45卷、敦煌壁畫及藏經洞1.3萬部經卷等

▲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摹本之局部

《女史箴圖》為東晉顧愷之的作品。現存的唐代摹本,僅剩9段,收藏于大英博物館。這是中國傳世最早的絹畫,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這幅畫是顧愷之根據張華的《女史箴》一文所作。“女史”是女官名,“箴”是規勸、勸戒的意思。張華是西晉大臣,當時的皇帝是西晉惠帝司馬衷。司馬衷是歷史上有名的“愚帝”,他最出名的“段子”就是:當年全國鬧饑荒,大臣們向這位皇帝報告災情,說百姓都沒有飯吃餓死在街頭。這位皇帝卻疑惑地問道:“沒有飯吃,為什麼不吃肉呢?”這就是著名的“何不食肉糜”。

正是因為這樣的一位不務正業的皇帝,大權被皇后賈氏獨攬。賈氏善妒忌,多權詐,荒淫放恣。張華實在是看不過去了,又不便直接說,於是收集了歷史上各代先賢聖女的事蹟寫成了《女史箴》來勸誡和警示皇后。而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也正描繪了這些故事。

▲《女史箴圖》中的故事之一,描繪了馮婕妤挺身而出,護主救駕的故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英博物館還收藏了敦煌藏經洞近1/3的經卷,1.3萬部。

► 盧浮宮 —— 巴黎

代表:大量商代青銅器和歷代陶瓷等

► 法國國家圖書館 —— 巴黎

代表:敦煌書畫僅存的唐拓本,無價之寶。

唐代書法大家柳公權書寫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刻于石上,其唯一的唐代拓本原本保留在敦煌(原石在宋代已毀),是敦煌文獻中的稀世珍寶。柳公權因書寫此經而深得穆宗賞識,得以升官晉爵。西元1896年該拓本被法國人希伯和取走 ,現存法國國家圖書館。

▲顏真卿的金剛經石刻唐代拓本,現存法國國家圖書館

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他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他的傳世作品中,尤以這幅金剛經石刻為最有名。

► 東京國立博物館 —— 東京

代表:《寒江獨釣圖》——馬遠 (宋)

▲《寒江獨釣圖》,宋代馬遠傳世名作

這幅畫上一葉扁舟,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釣,船旁以淡墨寥寥數筆勾出水紋,四周都是空白。畫家畫得很少,但畫面並不空。反而令人覺得江水浩渺,寒氣逼人。而且還覺得空白之處有一種語言難以表述的意趣,令人思之不盡。

唐代詩人柳宗元有絕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寒江獨釣圖》的創作不知是否與此詩有關,但一起欣賞,可以領略到“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的美妙。

▲馬遠的另一名作《踏歌圖》,人物形象活潑有趣,現存故宮

那些流失在國外的文物到底有多少已經無法估計,據不完全統計也有上千萬件之多,比如日本的1000餘座大小博物館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近200萬件。而且這些流失的文物大多已被封存或私人收藏,世人幾乎無緣再見。

在境外的旅行中,不妨增加一座當地的博物館作為目的地,尤其是收藏有中國文物的那些博物館,珍惜每一次能夠近距離感受先人們那些璀璨智慧和非凡創造的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