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兩口住200+㎡小別墅,邀6對陌生夫妻共同生活5個月!沒想到……

今年5月6日, 家住浙江杭州余杭瓶窯的王阿姨聯繫媒體, 說自己老兩口住著200多方的三層農家小別墅, 有魚塘、有菜地、有果樹、有雞鴨。 子女們工作比較忙, 平時感覺有點冷清, 也想找幾對老人抱團養老。

接下來一個多月, 王阿姨夫婦在家接待、面試了20多對夫妻, 從中挑選了幾對夫婦。 7月3日, “抱團養老”的生活正式開始。

目前, 王阿姨的農家小別墅裡一共住著7戶人家。 據統計, 半年來每人平均每月伙食費400元左右。

“一個月下來, 一個人吃了幾天, 每天吃多少, 我老太婆都記在這張紙上。 ”

他又掏出一張紙, 寫著《結伴養老協議書》:我們本著多姿多彩, 健康快樂, 既充實又輕鬆的生活理念……特訂立以下協議——

協議書對衛生綠化、不打聽個人隱私、房屋租金、伙食費、值日等方面做了規定, 一共11條, 所有參與抱團養老的人都有簽字, 落款時間:2017年11月1日。

走上二樓, 一下子熱鬧起來——

四個女人在打麻將。 除了王阿姨, 還有周大伯的愛人金阿姨、趙大伯的愛人許阿姨、葉大伯的愛人俞阿姨。

四位女士在2樓的棋牌室打麻將, 這一局是73歲的房東王阿姨原來是學校裡的英語老師退休, 浙大外語系畢業, 他太太(王阿姨)是化工廠裡的廠長,

有一定管理能力。 他們孩子都已經長大了, 在外面工作, 一個星期回來一趟。 他們是當地人, 造這麼大房子對我們城裡人來說, 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

院子裡的櫻桃紅了, 枇杷黃了。 (今年5月資料圖)

“房東需要一定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 你想, 大家四面八方湊在一起,

互相都不認識, 性格脾氣習慣都不一樣, 有的時候, 嘀嘀咕咕的事情就很多呢, 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怎麼辦?需要他們(房東)出面的!房東是主心骨。 ”

硬體便是指設施條件。 趙大伯說, 房子很大, 每一戶房間都帶有衛生間, 各人隱私得以保障, “硬體設施很重要, 否則, 你要上廁所、我要洗澡怎麼辦?”

另外, 每個房間都有空調、網線、電腦, 和酒店差不多。

周大伯在自己房間玩電腦。

他們菜園裡種了些蔬菜。 “對面還養了幾隻雞, 吃剩不要的東西, 喂雞!”趙大伯捂嘴樂了, “院子也比較大, 每個人有活動空間, 散散步, 打打拳, 互不衝突。 ”

每個人都可以互不干擾, 但吃飯大家必須在一起。 因為相處融洽, 大家很珍惜每頓吃飯時光。

王阿姨在自家菜地裡摘了新鮮的包心菜。 (今年5月資料圖)

王阿姨還養了幾隻雞, 每天都能吃到新鮮雞蛋。 (今年5月資料圖)

房東朱大伯連說不敢當:

全靠大家支持啊!

朱大伯說, 如果房東給力房客不給力, 事情一樣辦不成。 “比如有些人的要求我就做不到了, 超出能力範圍時, 大家也能體諒。”

他說,特別幸運能認識這麼多房客,他們都是不同行業的專家。“比如上網方面,我這裡有個專家,很內行的,就是跟我下棋的那個周大伯。他以前在電信行業幹過,大家拜他為老師。

“有個小張老師,修修補補的比較懂,他以前是木匠。他看到我三樓曬衣服的露臺地板破了好多,拎起榔頭就幫我敲,敲了好幾天才修好呢!

“還比如洗衣服,有一戶人家帶了洗衣機過來,誰身體不好了,他說你放在那邊,我來洗!洗衣服這一點,幾個老太婆都蠻好的。”

所有人入住前簽署協定

強調隱私、包容

趙大伯是個筆桿子,房東朱大伯便讓他擬了11條抱團養老協議。

朱大伯說:“我們有協議,其中有一條是說,住在這裡要跟大家都包容在一起,如果大家對你們意見很大,大家要請你出去,作為房東也無能為力。”

協議要求,不要講人閒話。

協議中強調了隱私。就連病史,房東在房客入住的時候也只是大致瞭解了對方病歷,細節不怎麼在意。

一周值日一次

大家一起想出了值日制度,每戶人家一個星期值一天班,包括房東。

做什麼呢?朱大伯說:燒早飯,燒開水,去買菜,幫廚,洗碗,晚上把垃圾倒掉。其他人願意幫忙的可自願。

“還有人說,現在外面在拆遷,房子租租很多錢呢。我說錢我夠了,退休工資6000元!我老太婆也有退休工資的。”

不過,吃飯另算,按吃的天數算,平均每個人四五百元一個月。“這個大家都能承受,自己在家吃這點錢還不夠吧,這裡人多,伙食是人越多越好搞,豐富。”房客趙大伯說。

樓頂有大露臺,鋪著木質戶外地板。

大家也能體諒。”

他說,特別幸運能認識這麼多房客,他們都是不同行業的專家。“比如上網方面,我這裡有個專家,很內行的,就是跟我下棋的那個周大伯。他以前在電信行業幹過,大家拜他為老師。

“有個小張老師,修修補補的比較懂,他以前是木匠。他看到我三樓曬衣服的露臺地板破了好多,拎起榔頭就幫我敲,敲了好幾天才修好呢!

“還比如洗衣服,有一戶人家帶了洗衣機過來,誰身體不好了,他說你放在那邊,我來洗!洗衣服這一點,幾個老太婆都蠻好的。”

所有人入住前簽署協定

強調隱私、包容

趙大伯是個筆桿子,房東朱大伯便讓他擬了11條抱團養老協議。

朱大伯說:“我們有協議,其中有一條是說,住在這裡要跟大家都包容在一起,如果大家對你們意見很大,大家要請你出去,作為房東也無能為力。”

協議要求,不要講人閒話。

協議中強調了隱私。就連病史,房東在房客入住的時候也只是大致瞭解了對方病歷,細節不怎麼在意。

一周值日一次

大家一起想出了值日制度,每戶人家一個星期值一天班,包括房東。

做什麼呢?朱大伯說:燒早飯,燒開水,去買菜,幫廚,洗碗,晚上把垃圾倒掉。其他人願意幫忙的可自願。

“還有人說,現在外面在拆遷,房子租租很多錢呢。我說錢我夠了,退休工資6000元!我老太婆也有退休工資的。”

不過,吃飯另算,按吃的天數算,平均每個人四五百元一個月。“這個大家都能承受,自己在家吃這點錢還不夠吧,這裡人多,伙食是人越多越好搞,豐富。”房客趙大伯說。

樓頂有大露臺,鋪著木質戶外地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