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險資獲准參與深港通以及“債券通”正式啟動的政策點評

事件一:中國保監會發佈《保險資金參與深港通業務試點監管口徑》

1、近日, 保監會發佈了《保險資金參與深港通業務試點監管口徑》(以下簡稱《監管口徑》), 允許保險資金參與深港通業務試點。

《監管口徑》主要內容:

(1)明確了保險機構可以投資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

(2)明確了保險資金可以通過證券投資基金投資港股通股票, 其基金管理人資質需符合相關監管規定;

(3)保險機構直接開展滬港通股票投資應當具備股票投資能力, 不具備股票投資能力的保險機構應委託符合條件的投資管理人開展運作。

事件二:“債券通”正式啟動

7月2日, 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公告稱, 決定批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有限公司、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統稱“兩地基礎設施機構”)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上線(簡稱“債券通”)。 其中, “北向通”(是指香港等境外投資者經由香港與內地互聯互通機制安排, 投資內地銀行間市場)於2017年7月3日上線試運行。

一、完善險資港股投資政策、優化險資資產配置結構

(一)拓寬險資投資港股管道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 2016年9月, 保監會發佈了《關於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試點的監管口徑》,

允許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試點。

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開通, 2017年7月, 保監會發佈了《保險資金參與深港通業務試點監管口徑》, 允許保險資金參與深港通試點。

此次深港通監管口徑的發佈, 進一步放寬了保險資金投資管道, 同時完善了保險資金投資港股市場的監管政策, 為保險資金參與港股通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支援。 增加了保險資金投資港股市場的便利性, 在滬港通開通之前, 保險資金投資港股主要通過QDII途徑開展, 同時受到外管局對QDII總額度的限制。 允許保險資金參與港股通以及深港通的投資, 進一步增加了保險公司參與香港股票市場的投資方式和投資空間, 也為保險機構增加海外資產配置、優化投資結構和提高收益率提供了可能性。

有利於保險機構緩解資產配置壓力, 優化資產配置結構, 防範和化解投資風險, 規避單一市場波動對投資收益的影響, 穩定並提升投資收益水準。

(二)險資境外投資距監管上限空間較大

根據2007年7月, 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共同頒佈了《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將保險資金境外的投資範圍從固定收益產品擴大到股票、股權等權益類產品, 並將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總額提高至不超過上年末總資產的15%。

在滬港通以及深港通機制下, 港股通雙向交易將統一使用人民幣結算, 保險資金投資港股將不再受到QDII額度限制, 監管標準為保監會要求的股票投資上限為上季末總資產30%,

海外投資上限為上季末總資產15%。 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5月, 保險資金運用中, 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規模為1.82萬億元, 占保險資金運用總規模的12.75%, 占保險公司2016年末總資產的12.01%, 顯著低於30%的監管上限;同時, 截止2016年12月末, 保險機構境外投資餘額為492.1億美元, 占2016年末保險機構總資產的2.26%, 距離15%的監管上限仍有比較大的空間

(三)港股投資受到資金關注

港股通運行以來, 目前所有港股通個股已有418只, 累計市值達40萬億港元, 市值超過500億港元的個股有147只, 其中股息率超過5%的個股有57只。 市場層面, 港股通投資資金規模持續上升, 截至2017年6月末, 滬市港股通累計成交規模5380億港元, 深市港股通累計成交規模457億港元, 市場成交規模逐步上升, 目前日均港股通交易額為90億元左右,

較2016年日均30億港元左右的成交規模顯著增加。 在價格方面, 港股市場相對A股市場仍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2017年6月30日AH溢價指數為127。 隨著港股市場投資便利性的持續上升, 港股市場的配置價值對於保險資金的吸引力也將進一步提高。

圖1 港股通累計成交規模(億港元)

圖2 AH溢價指數走勢

圖3 港股通5日移動平均成交金額

表1 港股通股息率5.0%以上個股及相關估值指標

注:股價為2017.7.4日收盤價

二、債券市場加快開放步伐、提高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

(一)“債券通”提高債券市場開放深度與廣度

自從2015年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逐步開放以來,目前大部分的境外金融機構及機構投資者都可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中長線投資,我國債券市場對境外投資者而言已處於相對寬鬆的狀態。雖然國內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參與投資者類型眾多,但市場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仍然不夠。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投資者主要是分為三種管道獲得准入資格的,包括三類機構(境外央行、人民幣清算行、人民幣業務參加銀行)、QFII與RQFII,但存在著約束條件較多、投資靈活度不高、結算託管繁瑣等問題,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國內債券市場的意願較為平穩,截止今年3月,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債券規模占境內債券規模總量的1.88%,總規模在8300億元。在“債券通”開通前,央行上海總部就已接受110家左右的境外投資者關於通過“債券通”投資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備案,其中有20餘家為此前已直接投資過境內銀行間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其餘80多家以基金等機構為主。“債券通”將有助於提高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提高市場國際化水準。

圖4 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債券規模及占比

(二)“債券通”豐富境外人民幣投資管道,弱化匯率因素影響

從投資者參與國內債券市場影響因素看,一方面在全球資產低收益的背景下,中國債券收益率相對較高,主權評級又高於其他新興經濟體,對國際資本吸引力較大,境外機構對人民幣資產配置的需求也會增加。截至6月30日,中國1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46%,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57%,相比之下,美國的1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為1.24%和2.31%,境內債市相對收益率較高的比較優勢有所體現。另一方面,匯率因素對於境外投資者參與國內債券市場形成不確定性影響,2015年與2016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分別達到4%和6.5%左右,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幅度已經抵消掉中國債券收益率相對較高的比較優勢,並成為影響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的重要不確定因素。此外,當前的人民幣匯率風險的管理工具仍較為缺乏,同時匯兌敞口對沖的成本也依然較高。而且,境外投資者還將會面臨著匯率對沖工具期限錯配問題,匯率敞口管理的期限錯配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境外投資者的參與意願。

圖5 中美兩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勢

從“北向通”首日市場情況看,機構參與熱情較高,資料顯示,首日共有19家報價機構、70家境外機構達成142筆、70.48億元交易規模,市場表現仍值得期待。“債券通”的啟動將進一步提升內地債市的投資便利度,從而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參與,有助於建立多元化的投資者結構,提升內地債市的規模和深度,也為中國債市未來納入全球主要債券指數奠定基礎。

三、資本市場持續開放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一)資本市場實現多層次開放

隨著“滬港通”和“深港通”的落實,表明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的互聯互通已基本實現,也意味著我國股票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推進,而“債券通”的開啟進一步加快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債券通”的推出將吸引更多境外資金投資於內地債券市場,實現資本市場多層次開放,“債券通”的開啟將加快推動內地債市與國際制度接軌,吸引增量資金進入,促進內地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進程。同時對於我國完善債券市場建設,推進債市市場化發展等,也具有積極作用。“債券通”能夠進一步強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為更多香港等國際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債券投資選擇,也有助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滿足境外投資者人民幣配置需求。

(二)“債券通”重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據央行統計,截至今年3月末,已有473家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總投資餘額達8300億元人民幣,目前香港人民幣存款規模為5248億元,較2015年初1萬億元的高點下降較為明顯,這主要受到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以及境外人民幣投資管道較為有限影響,從人民幣在香港金融機構存款利率看,各金融機構件差異較大,也表明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依然不足,匯率貶值預期等因素影響依然明顯。

表2 部分香港金融機構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

圖6 香港人民幣存款規模變化

“債券通”可以使用自有人民幣或外幣進行投資,將進一步加快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進程,尤其是有助於豐富境外投資者的人民幣投資管道,提升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的意願。基於“債券通”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在降低進入門檻、提高便利度、完善結算託管做市等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都將為我國債券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奠定良好基礎,通過不斷的人民幣國際化改革,中國加入主流國際債券指數的概率也將會顯著提升,在加入債券指數後將會吸引更多被動配置資金的入場,“債券通”的開啟也將在債券評級、風險管理、市場投資者結構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境內債券市場。

圖1 港股通累計成交規模(億港元)

圖2 AH溢價指數走勢

圖3 港股通5日移動平均成交金額

表1 港股通股息率5.0%以上個股及相關估值指標

注:股價為2017.7.4日收盤價

二、債券市場加快開放步伐、提高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

(一)“債券通”提高債券市場開放深度與廣度

自從2015年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逐步開放以來,目前大部分的境外金融機構及機構投資者都可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中長線投資,我國債券市場對境外投資者而言已處於相對寬鬆的狀態。雖然國內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參與投資者類型眾多,但市場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仍然不夠。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投資者主要是分為三種管道獲得准入資格的,包括三類機構(境外央行、人民幣清算行、人民幣業務參加銀行)、QFII與RQFII,但存在著約束條件較多、投資靈活度不高、結算託管繁瑣等問題,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國內債券市場的意願較為平穩,截止今年3月,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債券規模占境內債券規模總量的1.88%,總規模在8300億元。在“債券通”開通前,央行上海總部就已接受110家左右的境外投資者關於通過“債券通”投資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備案,其中有20餘家為此前已直接投資過境內銀行間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其餘80多家以基金等機構為主。“債券通”將有助於提高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提高市場國際化水準。

圖4 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債券規模及占比

(二)“債券通”豐富境外人民幣投資管道,弱化匯率因素影響

從投資者參與國內債券市場影響因素看,一方面在全球資產低收益的背景下,中國債券收益率相對較高,主權評級又高於其他新興經濟體,對國際資本吸引力較大,境外機構對人民幣資產配置的需求也會增加。截至6月30日,中國1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46%,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57%,相比之下,美國的1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為1.24%和2.31%,境內債市相對收益率較高的比較優勢有所體現。另一方面,匯率因素對於境外投資者參與國內債券市場形成不確定性影響,2015年與2016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分別達到4%和6.5%左右,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幅度已經抵消掉中國債券收益率相對較高的比較優勢,並成為影響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的重要不確定因素。此外,當前的人民幣匯率風險的管理工具仍較為缺乏,同時匯兌敞口對沖的成本也依然較高。而且,境外投資者還將會面臨著匯率對沖工具期限錯配問題,匯率敞口管理的期限錯配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境外投資者的參與意願。

圖5 中美兩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勢

從“北向通”首日市場情況看,機構參與熱情較高,資料顯示,首日共有19家報價機構、70家境外機構達成142筆、70.48億元交易規模,市場表現仍值得期待。“債券通”的啟動將進一步提升內地債市的投資便利度,從而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參與,有助於建立多元化的投資者結構,提升內地債市的規模和深度,也為中國債市未來納入全球主要債券指數奠定基礎。

三、資本市場持續開放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一)資本市場實現多層次開放

隨著“滬港通”和“深港通”的落實,表明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的互聯互通已基本實現,也意味著我國股票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推進,而“債券通”的開啟進一步加快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債券通”的推出將吸引更多境外資金投資於內地債券市場,實現資本市場多層次開放,“債券通”的開啟將加快推動內地債市與國際制度接軌,吸引增量資金進入,促進內地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進程。同時對於我國完善債券市場建設,推進債市市場化發展等,也具有積極作用。“債券通”能夠進一步強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為更多香港等國際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債券投資選擇,也有助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滿足境外投資者人民幣配置需求。

(二)“債券通”重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據央行統計,截至今年3月末,已有473家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總投資餘額達8300億元人民幣,目前香港人民幣存款規模為5248億元,較2015年初1萬億元的高點下降較為明顯,這主要受到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以及境外人民幣投資管道較為有限影響,從人民幣在香港金融機構存款利率看,各金融機構件差異較大,也表明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依然不足,匯率貶值預期等因素影響依然明顯。

表2 部分香港金融機構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

圖6 香港人民幣存款規模變化

“債券通”可以使用自有人民幣或外幣進行投資,將進一步加快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進程,尤其是有助於豐富境外投資者的人民幣投資管道,提升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的意願。基於“債券通”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在降低進入門檻、提高便利度、完善結算託管做市等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都將為我國債券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奠定良好基礎,通過不斷的人民幣國際化改革,中國加入主流國際債券指數的概率也將會顯著提升,在加入債券指數後將會吸引更多被動配置資金的入場,“債券通”的開啟也將在債券評級、風險管理、市場投資者結構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境內債券市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