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職場跟對人很重要,看看袁世凱的崛起之路就知道了

袁世凱出身並非多麼顯貴, 他的祖父袁甲三是漕運總督, 除此之外父輩中再沒有一個值得炫耀的高官了。 但好在袁家在官員階層還有一些關係, 比如山東登州幫辦海防的淮軍將領吳長慶就是袁世凱嗣父袁保慶的結拜兄弟。

袁世凱原本是個紈絝子弟, 他雖有心讀書考取功名, 奈何實在不是讀書的料子。 據說袁世凱曾讀書讀到吐血, 最後不僅書越讀越爛, 考取功名更是屢次落第。

袁世凱

1881年袁世凱22歲, 他帶領幾十個人前去登州投奔吳長慶, 這是他人生遇到的第一個伯樂。 然而吳長慶卻堅持讓其繼續讀書, 將隨行的幾十個人都遣送回去後, 吳只把袁世凱留在軍營, 由府上的名仕張謇指導其讀書學習。

袁世凱終究在讀書上是毫無起色的, 但在張謇等名仕的指導下, 他原有的紈絝之氣漸漸消磨掉了, 顯示出“謙抑自下, 頗知向學”的精神面貌,

並被破格任命為營務處幫辦, 深得吳長慶信任。

但袁世凱依然放不下他的功名情節, 他曾在寫給三哥的書信中表露:“弟不能博一秀才, 死不瞑目。 ”他原本要在1882年再次參加鄉試, 但屬國朝鮮突發事變, 袁世凱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 從此開啟了他一路飛黃騰達的人生。

袁世凱在朝鮮, 前排右二正襟危坐者為袁世凱

1882年朝鮮爆發了壬午軍亂, 當時的朝鮮國王李熙的父親興宣大院君李昰應利用軍變奪權, 與李昰應有嫌隙的閔妃一黨請求清廷出兵平亂。 跟隨吳長慶來到朝鮮的袁世凱, 率領一支清軍一路殺在最前面, 先後殺死了幾十名亂軍, 使得兵變很快得以平息。

袁世凱在朝鮮嶄露頭角, 令吳長慶十分高興, 他專門上奏朝廷表揚袁世凱“治軍嚴肅, 調度有方, 爭先攻剿, 尤為奮勇”。

在這次軍變被平息後, 袁世凱被任命以幫辦軍務身份留在朝鮮, 協助該國訓練新軍, 這也是袁世凱練兵的先河。 一直到1892年甲午戰爭爆發, 袁世凱才返回中國。

有關歷史學家評價袁世凱在朝鮮的12年功過時,

常常會用“一人敵一國”來評價他。 這12年裡, 他又先後協助朝鮮平定了開化党甲申政變和發東學黨起義兩次國亂, 他在朝鮮簡直就有如太上皇般的存在。

太上皇袁世凱控制下的朝鮮王朝

袁世凱駐守朝鮮期間, 正是朝鮮政局空前複雜之時,

當時的日本拼命在當地培植親日勢力, 而西方列強也紛紛要求朝鮮開口通商, 袁世凱在朝鮮應對各方勢力十分練達, 非常好地保持了朝鮮的穩定, 並堅定維護了大清的國家利益。

朝鮮上下也對袁世凱給予了一致好評, 紛紛稱讚他“明達夙成, 留京師(漢城)期年, 大得都民之心”, 他甚至被朝鮮人稱為是“司馬袁”。

1892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夕, 袁世凱回到國內參與前線後勤工作, 親眼目睹了大清軍隊在日本軍隊面前的不堪一擊, 於是萌生了用西法幫清朝練兵的想法。

中日甲午海戰

袁世凱在朝鮮練兵的成功經驗讓他在國內朝野大放異彩,1895年6月底,劉坤一、李鴻章、王文韶三名封疆大吏聯名上奏摺保薦袁世凱,光緒帝也下旨召見了他。

袁世凱抓住機會,于當年八月向光緒呈送了一個完整的改革綱領,這個綱領裡尤其重視練兵,提出了12條西法練兵的主張,還草擬了編練新建陸軍章程。

袁世凱小站練兵

1895年12月8日,奕訢、榮祿等大臣聯名奏請派袁世凱督練新軍,獲得光緒帝批准,於是袁世凱入駐天津小站,開始了他用西法編練中國首支新建陸軍的歷史。

憑藉他編練的這支軍隊,以及他不可多得的將相之才,袁世凱的人生從此平步青雲,一發而不可收拾。

(責任編輯:楊波)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稿件

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日甲午海戰

袁世凱在朝鮮練兵的成功經驗讓他在國內朝野大放異彩,1895年6月底,劉坤一、李鴻章、王文韶三名封疆大吏聯名上奏摺保薦袁世凱,光緒帝也下旨召見了他。

袁世凱抓住機會,于當年八月向光緒呈送了一個完整的改革綱領,這個綱領裡尤其重視練兵,提出了12條西法練兵的主張,還草擬了編練新建陸軍章程。

袁世凱小站練兵

1895年12月8日,奕訢、榮祿等大臣聯名奏請派袁世凱督練新軍,獲得光緒帝批准,於是袁世凱入駐天津小站,開始了他用西法編練中國首支新建陸軍的歷史。

憑藉他編練的這支軍隊,以及他不可多得的將相之才,袁世凱的人生從此平步青雲,一發而不可收拾。

(責任編輯:楊波)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稿件

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