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奇人,不近色葷,每天只吃兩樣東西,壽一百二十歲

養生, 是保養身體、延長生命之法。 瓊樓玉閣, 錦衣玉食, 無憂無慮, 未必能攝養身心, 頤養生命。 想活的久一點, 還得下點真功夫。

明朝時, 海州(今連雲港海州區)出了一位名叫王士寧的奇人。 據嘉靖年間官員鄭曉所著《今言》記載, 王士寧一生沒有別的愛好, 就琢磨著如何養生, “士寧少慕養生, 不受室、飲酒、食肉”。 為了養生, 為了長壽, 王士寧不結婚, 不喝酒, 不吃肉, 人生的樂趣全被他拋到九霄雲外, 有點走火入魔。

為了學習養生之術, 王士寧四處訪求, 希望能得到高人指點。 一天, 王士寧進入四川境內, 在一座雪山中遇到了一位老人。

老人衣著、住所很簡陋, “披氈衣, 臥深洞中石床上”, 毫不怕冷。 更讓王士寧驚奇的是, 老人“長三尺餘, 耳、目、口、鼻、手、足, 皆類小兒”, 真真是傳說中的鶴髮童顏。

王士寧見到如此異人, 不由得頂禮膜拜, 頓首叩拜, 希望能拜老人為師, 但老人沒答應。 王士寧不死心, 決定留下來, 用實際行動感化老人, “因執役左右”, 好生伺候老人。 通過幾天觀察, 王士甯發現老人“不飲食, 坐側懸一囊, 中類乾麵, 饑輒取啖, 渴手掬飲澗水”, 餓了一口乾麵, 渴了一捧溪水。

王士寧覺得奇怪, 就以饑餓為由跪下來向老人乞食, 老人這次沒拒絕。 不過, 這乾麵很難吃, “苦澀不能下嚥”。 沒辦法, 王士寧只能撿一些山果、野菜充饑, 一晃就是三年, “士寧拾啖山果、野菜三年”。

最終, 老人被王士甯的誠心打動了, 於是將自己的養生之術口授給王士寧, 並囑咐不要隨便外傳。

王士寧出山后, 沒有回老家海州。 海州原名海甯, 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海州。 王士寧大概不喜歡這個地名, 也不希望外人打擾, 於是找了一個地名中帶“寧”字的地方——山東濟寧, 在城東深巷一間破房子中居住下來。

因為深居簡出, 行為怪異, 王士甯成為濟寧城中的一個另類, 受到周邊百姓的議論。 在這間進風漏雨的破房子中, 王士寧靜靜地生活了六十年, 從不與外界接觸。 那麼, 王士寧這些年是怎麼生活的?其養生之術又是什麼呢?

濟寧人“竊旁伺, 士寧久絕火食, 唯日啖棗數枚, 或菜數莖, 飲水少許”。 意思是說, 濟寧人偷偷觀察,

發現王士甯從來不生火做飯, 不吃熟食熱食, 每天要麼吃幾個紅棗, 要麼吃幾根野菜, 渴了就喝點涼水。 好心人見王士寧生活如此光景, 以為他窮困潦倒, 給他送些熱菜熱飯, 均遭到王士寧的回絕。

聽說有王士甯這個怪人, 濟甯指揮海州人王宣決定去會會。 一聽王士寧口音, 一問王士甯姓名, 王宣大驚, “吾上世有叔祖士甯, 好道棄家去, 竟不知所終。 翁得無是”。 王士甯也覺得王宣親近, 便說了一些早年的家事、譜系, 與王宣祖上之事之人皆合。 顯然, 王士甯就是王宣的叔祖, 祖孫二人相認。

王士寧其人其事, 很快就傳到了朝廷。 憲宗熱衷長生, 很想見見王士甯, 以向他請教。 成化七年(1471年), 朝廷命山東官員找到王士寧, 讓他坐車進京。 有官員拜訪王士寧,

問及養生之術, 王士寧回答十個字, “靜坐寡欲望, 坐久瞑目閉息”, 問及元末明初大事, 王士寧回答八個字, “一身之外, 百無所知”。

靜心寡欲, 瞑目閉息, 超然世外, 這就是王士寧養生之道。 王士寧隔世已久, 不願受外界干擾, 難怪有人拜訪他時, 他會說出“我未聞道, 但習靜已久。 近乃日與人接, 大敗吾事”的話來。 可見, “靜”字是王士寧的養生核心。

王士寧活了多少歲?王士寧“生元至正甲辰, 至成化癸卯, 年百有二十”。 至元甲辰為1364年, 成化癸卯為1483年, 恰好一百二十年。 雖然高夀, 但王士甯無妻無子, 無酒無肉無歡, 打了一輩子光棍, 也寒苦了一生。 (劉秉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