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成祖朱棣身患三種怪病,一種讓人作嘔,一種難以啟齒

在史料記載中, 明成祖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傑出帝王, 而且生得不凡。 《明太宗實錄》《明史·成祖本紀》《罪惟錄》均稱朱棣“貌奇偉, 美髭髯”。 《明史·袁珙傳》記載, 朱棣“須過臍”“龍行虎步, 日角插天”。

這些詞彙融在一起, 加之傳世畫像, 朱棣留給後人的印象是一個身體強健、英武雄壯、男性荷爾蒙旺盛的陽剛男子。 其實, 朱棣是一個疾病纏身之人。 筆者查閱史料, 可證實朱棣至少身患三種病, 而且每一種病都不輕。

洪武十九年(1386年), 時為燕王的朱棣患過一場大病, 明朝官員鄭曉所著的《今言》和《明史》對此事均有記載。 《明史·戴思恭傳》載,

“洪武中, ……燕王患瘕, 太祖遣思恭往治, 見他醫所用藥良是, 念何以不效, 乃問王何嗜。 曰:‘生芹。 ’思恭曰:‘得之矣。 ’投一劑, 夜暴下, 皆細蝗也”。

這一年, 朱棣二十七歲。 從其服藥後排出“細蝗”的情況看, 朱棣是因為常年嗜食“生芹”而似乎腹中長滿了寄生蟲。 戴思恭是御醫, 醫道高超, 問明飲食情況後, 一劑藥就將朱棣腹中的寄生蟲打了下來。 一個“皆”字, 說明寄生蟲很多, 這些寄生蟲從朱棣體內排除的場景, 想想都讓人驚悚, 讓人噁心。

永樂年間, 朱棣的風濕病越來越嚴重, 其本人也非常痛苦。 明朝官員張萱《西園聞見錄》記載了朱棣患病原由, “北征出塞, 動至經年, 為陰寒所侵而至”。 後來, 朱棣聽說曾做過醫官的盛寅醫術高明, “即召入便殿,

令診脈。 寅奏, 上脈在風濕病, 帝大然之, 進藥果效, 遂授御醫”(《明史·盛寅傳》)。

朱棣多次出塞北征, 常年與大漠風雪打交道, 雖然打跑了故元殘餘勢力, 但寒氣也讓他患上了肢體痛脹不屈的嚴重風濕病。 風濕病極難治癒, 儘管盛寅妙手回春, 但病根猶存。 一旦再次勞累受寒, 舊病發作, 甚至有生命危險。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 朱棣不聽盛寅勸諫, 再次御駕北征, 因“出塞已久, 人馬俱勞, 虜地早寒”(《明太宗實錄》), 朱棣最終死在歸途中, 享年六十五歲。

除了寄生蟲、風濕病, 朱棣還有一種難以啟齒的怪病, 即萎症。

從史料記載看, 朱棣的女人不少, 但子女不多, 四子五女。 朱棣最小的女兒常甯公主生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 一說1386年), 最小的兒子朱高爔生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二月,

此後再無子女降生。 朱高爔出生時, 朱棣只有三十二歲。 這個年紀, 正是人生黃金時期, 朱棣卻似乎喪失了生育能力。

關於朱棣的萎症, 《朝鮮李朝實錄》記載有關朱棣後宮風化的“呂、魚之案”, 牽連處死宮女甚多。 其中, 有一個宮女臨刑大罵朱棣, “自家陽衰,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 陽衰, 即陽痿不舉。 如果朝鮮沒有刻意黑朱棣的話, 朱棣的萎症是可以坐實的, 畢竟朱棣三十二歲後再無生子, 這是鐵證。

朱棣身患萎症, 原因當與前兩種病有關。 朱棣酷愛吃生芹, 而芹菜性涼, 吃多了殺精。 再者, 朱棣患有嚴重的風濕病, 也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劉秉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