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首批國家食物營養教育示範基地創建啟動

本報訊 日前, 由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主辦的“2017健康中國——食物與營養高層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會議提出, 穩步推進以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單位、龍頭企業為聯合力量的國家食物營養教育示範基地試點創建, 是我國食物營養工作的途徑創新, 是落實《國民營養計畫(2017—2030年)》的重大舉措。 廣東省梅州市人民政府等13家單位成為首批國家食物營養教育示範基地創建單位。

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主任陳萌山指出, 我國面臨食物營養轉型發展的歷史機遇期, 糧食等食物生產能力的持續增強、農產品加工業和工業的快速發展,

為食物營養轉型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環境、營養消費市場需求、國家政策標準、資訊化方便交易途徑等均獲得了所未有的歷史新機遇, 但依然存在著食物供給與營養消費之間的供需結構不平衡、城鄉及區域發展不平衡等主要挑戰。 因此, 必須堅持大食物、大營養、大健康的新理念, 堅持營養指導消費、消費引導生產, 著力開展食物營養與健康知識的全面普及, 積極推進食物、營養、健康協調發展。

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名譽主任萬寶瑞系統闡述了食物營養發展新導向、面臨新挑戰、發展新趨勢和綜合發展對策。 萬寶瑞提出, 確保新時代食物營養事業科學發展,

必須堅持糧食自給自足的安全戰略, 以落實“產”“管”制度為抓手, 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指引, 統籌推進農業、與健康產業現代化, 堅定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提高居民營養健康水準。

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院士表示, 建設健康中國, 我們還面臨著諸多困難:期望壽命延長但健康期望壽命不高;營養不良人群減少, 超重、肥胖人群大量增加, 到2012年, 我國成人超重率已從2002年的22.8%上升到30.1%, 肥胖率則從7.1%上升到11.9%;慢性病患病人數快速增多, 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2012年我國慢性病死亡人數占總死亡的86.6%, 高鹽、高脂等不健康飲食成為慢性病發生發展的主要飲食危險因素。 我國居民的健康素養雖然逐年提高, 但現狀依然堪憂。 他還列舉了典型的食物營養誤區,

如“水果是零食, 可吃可不吃”“植物油主要含不飽和脂肪酸, 多吃無妨”“豆漿能代替奶”“軟飲料可當飲用水喝”等。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劉旭院士等與會專家還從不同角度深入研討了食物營養發展新趨勢、新導向和新機遇, 食物營養轉型發展的有效途徑和重大政策措施以及啟動國家食物營養教育示範基地的試點創建等事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