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農業”試水農業供給側生態轉型

傳承農業精髓 融合高新技術

“中醫農業”這個創新的理念, 最早是由中國農科院原副院長、國家農產品品質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章力建和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朱立志研究員于2016年提出的。 這種新型農業發展方式是將中醫原理和方法應用於農業領域, 整合現代農業與傳統中醫, 最終達到二者優勢互補, 集成創新。 在促進動植物健康生長和病蟲害綠色防控的同時, 大幅度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可以說, “中醫農業”是在傳承了傳統農業精髓的基礎上實現了與現代高新技術的完美融合,

能突破常規農業的發展瓶頸, 為農業供給側生態轉型提供有效途徑。

下面的訪談就是基於“中醫農業”這個嶄新理念所展開的。 訪談者為中國安全社會共用共治促進工程辦公室主任、長城食品安全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秘書長石國華(以下簡稱石), 被訪者為中國農科院原副院長、研究員章力建(以下簡稱章)。

人物簡介

章力建, 現任國家農產品品質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研究員。 1988年畢業於比利時讓布魯農業大學, 獲農學博士學位。 1988年起, 先後任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中心副研究員;科研部交流處副處長(主持工作);國際合作辦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1994年起, 先後任中國農科院副院長、中國農科院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其間1995年12月一2000年4月任貴州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 省委委員、省長助理, 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醫”與“農業”如何有機結合?

石:章教授, 今天很高興能見到您本人!之前在刊物上看到介紹“中醫農業”的文章,

覺得這種將中醫和農業發展相結合的理念非常有創新性。 請問您當初是如何想到將二者結合在一起的呢?

章:據我瞭解, 目前在很多地區, 化學藥劑的使用給農業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破壞, 例如, 由於連作大棚蔬菜面積的不斷擴大, 蔬菜生產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 病蟲害日益加重。 再加上不合理的使用化學農藥甚至是高毒農藥, 不僅導致了病蟲害的抗藥性越來越強, 也破壞了作物的根系和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環境, 打破了土壤平衡, 造成惡性循環, 致使病蟲害防治越來越難。 在這種情況下, “中醫農業”應運而生。

我們都知道, 中醫能醫治人類的疾病、保障人類的健康。 但其實中醫的原理和方法也可運用于治理動植物病蟲害上。

同時, 還能促進植物的健康生長, 有效改善農產品產地環境和品質。 事實上, 中醫原理和方法在我國農業上早有應用, 但很長一段時期由於我們比較依賴化學農業, 忽略了中醫原理和方法在農業上的作用。

“中醫農業”運作機理

石:可以詳細介紹一下“中醫農業”的運作機理嗎?

章:“中醫農業”的運作機理主要包括:利用動植物、微生物等生物體或提取物實現農業的綠色防控。 “中醫農業”採用的中醫藥農藥來自于天然生物體, 這些生物體經過千萬年逐漸演化形成了自身防禦系統, 不易產生抗藥性, 且具有殺蟲譜廣、持效時間長的特點。

此外, 由於中醫藥農藥均為自然產物, 在環境中會自然代謝,

參與能量和物質迴圈, 不會發生農藥富集, 對環境、人畜、天敵安全;同時, 由於中醫藥農藥自身來源於生物體, 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天然生長調節劑, 有助於提高動植物的抗病能力, 促進動植物生長, 增加病蟲害預防作用。

利用生物元素和其他天然元素的組合搭配達到動植物的生長調理效果。 有實驗證明利用此原理, 在種植有機蔬菜方面, 能夠克服有機農業不能抵禦病蟲害、產量低的瓶頸。

其主要特色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增加富含各種中微量元素的礦物質, 促進作物次生代謝以產生化感物質來增加植物抗逆性、抗病性和產品的營養水準及口感。

二是充分發揮有機碳對作物高產的重要作用。 注重來自於農業有機剩餘物的大量碳素有機肥投入。

三是投放微生物複合菌群。既通過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機氮為作物提供氮素,又可以利用其中的固氮菌有效保證作物對氮的大量需求。

四是注重調理土壤物理性能,形成良好的土壤結構。

通過上述特殊的有機栽培方式,不僅沒有發生重茬病等設施農業容易出現的病蟲害,而且實現了穩定的高產出。例如,在番茄大棚裡,並未發生茄科作物非常普遍的早疫病、晚疫病、枯萎病、薊馬等病害,且能夠剪枝再生;利用動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之間的相生相剋機理促進動植物的健康生長。

實驗證明,在安徽黃山“中醫農業”基地的茶園裡,茶園採用喬灌草立體種植,可以利用動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驅蟲、殺蟲、引蟲、吃蟲;茶園種植的草本植物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能夠抑制雜草生長,無需使用除草劑;同時,利用茶葉的吸附性和喜歡適度遮陰特點,種植花香、草香、果香植物為茶葉增香,又可為茶樹適度遮陰,為茶樹創造一個適宜的、健康的生態環境。

符合“綠色生態”發展理念

石:“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中國是農業大國,在中國成為發達國家的道路上,農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的品質安全,關係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您這個理念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控農產品污染,改善產地環境,促進動植物健康發展。可以說,是非常符合現在所提倡的“綠色生態農業”這個理念的。

章:是的。“中醫農業”的關鍵之一就是生態迴圈。因為要保證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不能僅憑表面的現代化程度,更要看它內部的循環系統是否有問題。做好了生態迴圈農業,健全了生態循環系統,農業才會健康發展。

已在部分產業中得以應用

石:據瞭解,“中醫農業”目前已經開始運用到我國某些產業當中了?

章:對。目前可以在農用藥物、飼料和肥料三個領域內廣泛應用,即利用中醫原理和方法將動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元素和天然礦物元素製成農藥及獸藥、飼料和肥料。

有研究證明,從多味中草藥中萃取的生物製劑,不僅可以補充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和活性物質,而且還能為植物提供全程保健和病蟲害有效防治,可取代化學農藥、化肥的使用,逐步改善土質、水質和生態環境,目前應用在水稻、小麥、玉米、蔬菜、果樹、茶等農作物生產中已卓有成效。又有試驗表明,利用發酵提取技術,萃取中草藥物質作為肥料元素製成生物肥料,既能使玉米、大豆、水稻、小麥顯著增產,又可有效提高糧食品質。更多試驗證明,採用複合中藥生物飼料,結合動物生長需要,既可解毒排毒,又可均衡營養餵料,效果斐然。

另外,中草藥植保、動保產品可有效取代化學農藥(獸藥),為動植物提供病蟲害綠色防治。

石:好的,很高興能與您一起交流!希望“中醫農業”這個理念能更廣泛的運用到農業生產中,為大家提供一個更安全、更綠色的食品環境。

連結

中醫農業包含的主要技術

“中醫農業”這個理念所包含的主要技術,可分為三個方面:

一是基於中草藥配伍原理生產農藥獸藥、飼料肥料以及天然調理劑。

目前,這方面研製成功的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水果、茶葉、水稻、瓜果和蔬菜等種植業和養羊、養牛、養豬、養雞、養魚等養殖業。例如,植物保護液既可以提供作物營養,又可以防控病蟲害,其有效成分為全新的生物活體,可以使作物恢復到健康生長狀態,減少有害生物對作物的侵害,可提高作物的抗病力和調節作物健康生長的作用,能增強作物的抗逆性,達到優質、高產的目標,連續使用不會產生抗性,不破壞生態環境。

二是基於中醫健康迴圈理論集成生態迴圈種養技術模式。

例如動植物生態鏈環轉化技術將全域營養源經過多重生物轉化,借助多種生物體自身純天然的生物降解、合成、富集和沉積作用等,轉化形成綜合營養素體系。再如,應用新型高效活性生物技術生產無激素、無抗生素的生物飼料進行畜禽養殖,加上農業廢棄物秸稈膨化發酵飼料的配合餵養,可以形成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種養良性迴圈高效模式。

三是基於中醫相生相剋機理利用生物群落之間交互作用提升農業系統功能。

當前,大面積單一作物種植是造成農田病蟲害和土壤養分失衡的主要原因。通過帶狀種植,既不影響機械化操作,又可以實現農田生物多樣化並提升農業系統功能,從而達到減輕病蟲害、自然培肥土壤的目的。目前,“中醫農業”基地在這方面有成熟的模式。

三是投放微生物複合菌群。既通過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機氮為作物提供氮素,又可以利用其中的固氮菌有效保證作物對氮的大量需求。

四是注重調理土壤物理性能,形成良好的土壤結構。

通過上述特殊的有機栽培方式,不僅沒有發生重茬病等設施農業容易出現的病蟲害,而且實現了穩定的高產出。例如,在番茄大棚裡,並未發生茄科作物非常普遍的早疫病、晚疫病、枯萎病、薊馬等病害,且能夠剪枝再生;利用動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之間的相生相剋機理促進動植物的健康生長。

實驗證明,在安徽黃山“中醫農業”基地的茶園裡,茶園採用喬灌草立體種植,可以利用動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驅蟲、殺蟲、引蟲、吃蟲;茶園種植的草本植物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能夠抑制雜草生長,無需使用除草劑;同時,利用茶葉的吸附性和喜歡適度遮陰特點,種植花香、草香、果香植物為茶葉增香,又可為茶樹適度遮陰,為茶樹創造一個適宜的、健康的生態環境。

符合“綠色生態”發展理念

石:“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中國是農業大國,在中國成為發達國家的道路上,農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的品質安全,關係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您這個理念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控農產品污染,改善產地環境,促進動植物健康發展。可以說,是非常符合現在所提倡的“綠色生態農業”這個理念的。

章:是的。“中醫農業”的關鍵之一就是生態迴圈。因為要保證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不能僅憑表面的現代化程度,更要看它內部的循環系統是否有問題。做好了生態迴圈農業,健全了生態循環系統,農業才會健康發展。

已在部分產業中得以應用

石:據瞭解,“中醫農業”目前已經開始運用到我國某些產業當中了?

章:對。目前可以在農用藥物、飼料和肥料三個領域內廣泛應用,即利用中醫原理和方法將動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元素和天然礦物元素製成農藥及獸藥、飼料和肥料。

有研究證明,從多味中草藥中萃取的生物製劑,不僅可以補充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和活性物質,而且還能為植物提供全程保健和病蟲害有效防治,可取代化學農藥、化肥的使用,逐步改善土質、水質和生態環境,目前應用在水稻、小麥、玉米、蔬菜、果樹、茶等農作物生產中已卓有成效。又有試驗表明,利用發酵提取技術,萃取中草藥物質作為肥料元素製成生物肥料,既能使玉米、大豆、水稻、小麥顯著增產,又可有效提高糧食品質。更多試驗證明,採用複合中藥生物飼料,結合動物生長需要,既可解毒排毒,又可均衡營養餵料,效果斐然。

另外,中草藥植保、動保產品可有效取代化學農藥(獸藥),為動植物提供病蟲害綠色防治。

石:好的,很高興能與您一起交流!希望“中醫農業”這個理念能更廣泛的運用到農業生產中,為大家提供一個更安全、更綠色的食品環境。

連結

中醫農業包含的主要技術

“中醫農業”這個理念所包含的主要技術,可分為三個方面:

一是基於中草藥配伍原理生產農藥獸藥、飼料肥料以及天然調理劑。

目前,這方面研製成功的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水果、茶葉、水稻、瓜果和蔬菜等種植業和養羊、養牛、養豬、養雞、養魚等養殖業。例如,植物保護液既可以提供作物營養,又可以防控病蟲害,其有效成分為全新的生物活體,可以使作物恢復到健康生長狀態,減少有害生物對作物的侵害,可提高作物的抗病力和調節作物健康生長的作用,能增強作物的抗逆性,達到優質、高產的目標,連續使用不會產生抗性,不破壞生態環境。

二是基於中醫健康迴圈理論集成生態迴圈種養技術模式。

例如動植物生態鏈環轉化技術將全域營養源經過多重生物轉化,借助多種生物體自身純天然的生物降解、合成、富集和沉積作用等,轉化形成綜合營養素體系。再如,應用新型高效活性生物技術生產無激素、無抗生素的生物飼料進行畜禽養殖,加上農業廢棄物秸稈膨化發酵飼料的配合餵養,可以形成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種養良性迴圈高效模式。

三是基於中醫相生相剋機理利用生物群落之間交互作用提升農業系統功能。

當前,大面積單一作物種植是造成農田病蟲害和土壤養分失衡的主要原因。通過帶狀種植,既不影響機械化操作,又可以實現農田生物多樣化並提升農業系統功能,從而達到減輕病蟲害、自然培肥土壤的目的。目前,“中醫農業”基地在這方面有成熟的模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