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吃火鍋易上火 加點涼食能“滅火”

天氣越來越冷, 吃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 是寒冬臘月裡最愜意的事情之一。 但是, 很多人吃完火鍋後會出現口乾舌燥、長口瘡、起痘痘等上火現象。

養生專家提醒, 熱性食物吃多了, 不妨多用涼性食材來“找平衡”。

火鍋湯底加蓮子清心去火健脾胃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養生專家趙利仁介紹, 火鍋湯底一般分清湯鍋底和麻辣湯底。 前者可能加一些紅棗、枸杞等滋補藥材, 而麻辣鍋底裡有幹辣椒、花椒、蔥姜等辛香料, 這兩種湯底都很容易讓人上火。 其實吃火鍋最健康的湯底就是清湯鍋底, 因為火鍋中的羊肉是溫性食物, 吃多特別容易上火。 所以我們就不能再“火上澆油”, 最好選用清湯鍋底, 然後適當加一些性平、性涼食品, 比如胡蘿蔔、馬蹄、蓮子、麥冬等來平衡羊肉的“熱”。 胡蘿蔔和馬蹄味甘甜, 性偏涼, 本身就是味道鮮美的食材,

既可以增加火鍋湯料的鮮甜, 又有清熱生津下火之功;而蓮子和麥冬這兩種中草藥偏涼性, 蓮子有清心瀉火的功效, 加時最好不要剝除蓮子心, 以增強去火的作用。 麥冬也是味滋陰清熱的中藥。 此外還可加幾朵菊花, 增香、清熱、解毒。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張豔教授介紹, 日常飲食應該葷素搭配, 但吃火鍋時, 人們偏好吃肉, 羊肉、肥牛、肉丸等, 而蔬菜卻吃得特別少。 其實, 吃火鍋為避免上火, 更是要多吃蔬菜。 最好多吃些涼性的蔬菜, 如蓮藕、荸薺、苦瓜、冬瓜、白菜等;其次涮的蔬菜最好以深色為主, 此類蔬菜多偏寒涼, 如菠菜、油麥菜、茼蒿等能清熱、去火、解毒, 也可消除油膩;第三, 豆腐也是火鍋中較好的食材, 因為豆腐含有石膏,

石膏有清熱瀉火, 除煩止渴的作用, 可減輕上火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 吃火鍋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個小時內。 因為火鍋裡的湯水煮久了會變燥熱, 更易引起上火。 而且時間長會不知不覺吃過量, 也易引起上火。 因為一次吃得太多、太雜, 會加重胃腸負擔, 若不能及時消化, 飲食積滯, 就會導致上火, 胃火上炎就會引起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氣等上火症狀。

吃完火鍋後, 很多人都會喝上大量的水來補充流失的水分, 建議大家在餐後適當喝些蜂蜜水, 蜂蜜可以促使胃酸正常分泌, 增強腸蠕動, 起到滋陰降火潤腸作用。 此外, 優酪乳中的活性乳酸菌所產生的醋酸和乳酸對腸腔起酸化作用, 餐後喝可以促進消化道的蠕動, 更好地防止便秘、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疾病。

也可以吃一些新鮮的水果, 如雪梨、草莓、西瓜等偏涼的水果, 或者將其榨成鮮果汁飲用, 不僅有清熱降火的作用, 還能補充維生素。 吃火鍋第二天晨起也可喝杯淡鹽水, 來降低發生上火的概率或減輕上火的症狀, 因為食鹽有清火、涼血、解毒等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