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袁世凱修改鐵路,致使省會開封衰敗,這段歷史其實靠不住

河南的省會是鄭州, 這是一個最起碼的常識。 但是鄭州作為省會的歷史並不是很長, 直到上世紀50年代, 河南省會才從開封遷往了鄭州。

在此之前, 河南省會一直都是開封。 鄭州之所以會那麼快崛起, 其實和鐵路有很大關係。 也許有人會問, 當年修建鐵路時為何沒有考慮開封, 而是選擇了不起眼的鄭縣。 其實這裡邊原因很多, 還出現了很多段子。

有這樣一個段子非常流行, 說是在庚子戰爭之後,

清朝準備修建京漢鐵路。 本來京漢鐵路途徑河南時, 要通過河南省會開封, 然後穿過袁世凱的老家周口, 最後是信陽。 袁世凱擔心自己老家通火車之後, 萬一爆發戰爭, 會波及自己的老家。 因為袁世凱修改了鐵路圖, 從周口遷移到了西邊的漯河。 由於周口一段發生了變化, 與之連接的開封段也必須向西移動。 這就遷移到了鄭州, 從而促使鄭州崛起。 這個段子的真實性已經無法考證, 總體來說可信度不大, 但不是不可能。

按照袁世凱對老家人的態度, 他或許真會幹出這樣的事情。 但在歷史記載中, 有另一個說法, 這個說法比較真實, 那就是因為黃河。 京漢鐵路有一個重點工程就是穿越黃河, 需要修建黃河大橋。 當時, 南洋大臣張之洞建議從開封穿過, 但那些鐵路設計的官員表示反對。 因為從開封架設大橋的難度太大, 因為在開封段, 黃河是地上河。 由於常年的泥沙積累, 在開封段形成了地上河, 比地平線高出了10多米。 在這樣的環境下, 修建大橋很困難。

除了大橋很難修建以外, 還有就是擔心黃河大堤的安全。 在古代歷史中, 黃河發生了很多次決口, 而且基本上都是中下游地區。 開封地區的黃河大堤並不十分安全, 如果鐵路從這裡通過。 萬一發生決口, 那京漢鐵路將徹底癱瘓。 經過朝臣們反復爭論,

最終確定將原計劃進行修改。 原本通過開封的鐵路向西移動到鄭州, 當時還是鄭縣。 京漢鐵路通車以後, 為了提高鄭縣的地位, 將其提升為鄭州。

如果說一條京漢線還無法帶動鄭州快速發展的話, 那隴海線通車以後, 鄭州成為了重要的鐵路樞紐, 地位大幅度上升。截止40年代,鄭州車站周圍已經出現了1000多家商鋪,可見當時的生意十分興隆。與之相比,省會開封先是喪失了水路的優勢,然後由經歷了戰爭的破壞,經濟地位已經大不如前。就這樣,在建國的初期,河南省會從開封遷往鄭州。

在70、80年代,鄭州是全國著名的紡織基地。當時,鄭州出產的紡織品,有70%都銷往了外地。進入90年代之後,鄭州的經濟發展很快。通過鄭州一系列的老照片,也可以看出鄭州的巨大變化。從經濟總量來看,鄭州幾乎是開封的4倍。目前,開封仍保留了很多省城才該有的稱呼,例如老省舊址、省府西街等等。當然,除了開封以外,在30、40年代,洛陽也曾經做過臨時省會。

地位大幅度上升。截止40年代,鄭州車站周圍已經出現了1000多家商鋪,可見當時的生意十分興隆。與之相比,省會開封先是喪失了水路的優勢,然後由經歷了戰爭的破壞,經濟地位已經大不如前。就這樣,在建國的初期,河南省會從開封遷往鄭州。

在70、80年代,鄭州是全國著名的紡織基地。當時,鄭州出產的紡織品,有70%都銷往了外地。進入90年代之後,鄭州的經濟發展很快。通過鄭州一系列的老照片,也可以看出鄭州的巨大變化。從經濟總量來看,鄭州幾乎是開封的4倍。目前,開封仍保留了很多省城才該有的稱呼,例如老省舊址、省府西街等等。當然,除了開封以外,在30、40年代,洛陽也曾經做過臨時省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