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邦對項羽恨之入骨,項羽死後,為什麼劉邦還三次哭祭項羽?

說到劉邦和項羽, 大家都會說, 他們兩個的關係是死對頭, “楚漢相爭”, 說的就是他們倆的事情。 項羽最後在同劉邦的垓下之戰中戰敗, 走投無路, 自刎於烏江。 劉邦素來就把項羽當作自己最大的敵人, 只有打敗了他, 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天下。

可是, 明明是對敵的關係, 項羽死後, 劉邦還三次哭祭項羽。 最為千古流傳的那次哭泣, 則是劉邦在魯城項羽的墓前, 不顧自己是最高統治者的身份, 邊哭還邊說他們倆有兄弟之情, 現在兄弟死了, 自己很難受。

按照正常思路來說, 自己最大的敵人死了, 沒有人再跟自己搶了, 心裡肯定是特別高興, 怎麼會哭呢?所以說, 後人對劉邦的這個行為爭議很大。 有人說真情流露, 當然也有人說, 這只是劉邦的一計罷了, 他的哭是表演給全天下人看的。

有這麼一個資料, 證實了第二個說法。 史料記載了這麼一個小故事:鄭君曾經是項羽手下的一個將軍, 可就在項羽死後, 鄭君歸降了劉邦。 有一次劉邦下令, 命令原屬項羽部下的人上奏的奏章裡面不能稱“項羽”為“項王”或者直呼其名, 只能稱他為“項籍”。

因為, 在漢代有一個習俗, 直呼一個人的名字是不恭敬的, 只有長輩才能叫;如果稱呼其字, 則是比較恭敬的。 項羽的“羽”字是他的字, 他的本名叫做項籍。 當時, 鄭君不肯這麼做, 提到項羽依舊叫他字或者“項王”, 這明顯就是堅守自己作為西楚臣子的禮節, 來表示自己是不會忘記之前和項羽的君臣之情。 這讓劉邦十分震怒, 在朝堂上,

劉邦將遵守他那條命令的項羽部下都升官, 只有鄭君一人, 寧死不屈, 劉邦還將他趕出了朝廷。

鄭君對項羽的忠心實為表率, 非常令人敬佩!可是從劉邦所做的這件事情來說, 完全跟他之前對項羽的哭祭產生了反差, 如果真拿項羽做兄弟, 還會如此做嗎?

但從這樣兩件事情來說, 的確, 或許他的哭只是一次場表演, 他是虛偽的。 從後人看來, 他後面所做的事情確實是太不尊敬了, 所以才導致這樣一個名聲。 至於劉邦是否哭了, 或者為什麼哭, 沒有更多的資料表明, 因此, 這就給後人留了一個很大的懸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