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抓住這3個黃金時間,再忙也能做個好父母!

每個爸爸媽媽都知道孩子需要陪伴, 到底哪些時間段陪伴孩子最好?一天中僅有的3個最高效的黃金陪伴時間, 在這三個時間點, 父母陪伴孩子的品質也最高, 據說1分鐘能頂一個小時, 職場爸媽們可不要錯過了!

1

早上起床時早上起床時

不要在臨上班前的一刻才匆匆起床, 也不要在每次出門時都急躁地朝孩子大吼了。 當爹媽的人跟單身族不同了, 因為這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在梳洗完後留下半小時的互動時間, 溫柔喚醒床上的孩子, 或親吻著孩子從甜蜜的睡眠睜開眼睛。

還可以讓這個過程變得更有趣, 比如爸媽嘗試學公雞叫、扮演太陽公公, 或乾脆來一曲清脆的純音樂, 喚醒熊孩子的瞌睡細胞, 輕輕送上一句“寶貝我愛你”,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 在未來的一天都將有個好心情。

2

每天的晚餐時間

不少職場爸媽要到晚上下班才能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家。

社會壓力大, 人生也總不會一帆風順, 嘗試進門那刻, 脫下煩躁和壓力的外套, 留下耐心和笑容。 不要指責孩子寫作業不認真、不要嫌棄孩子的外套髒兮兮、也不要責駡孩子將玩具丟得亂七八糟……以全心接納的態度面對孩子, 孩子也會因為父母的寬容而非常期待這樣的親子時光。

晚飯時可以稱讚一下孩子幫忙準備晚飯、吃飯認真、沒有挑食, 還可以來一場吃飯遊戲, 把飯菜當怪獸, 看誰能最快把怪獸消滅乾淨, 誰慢了誰收拾和清洗碗筷, 應該是一場不錯的親子互動。

3

晚上睡覺前

晚上睡覺前, 親子閱讀、手影遊戲都是很高效的親子玩樂方式, 以生動活潑的語氣將孩子引入故事世界, 感受故事的起伏情節和人物的情感發展,

不僅有利於孩子性格的養成, 還能培養孩子豐富的想像力。 手影遊戲能讓孩子體會到遊戲帶來的有趣, 感歎於手指的創造力。

睡前還是個非常珍貴的時刻, 就是爸媽可以嘗試問孩子這樣的一個問題:“寶貝, 你今天過得快樂嗎?”讓孩子把跟爸媽分享事情和心事變成一種習慣, 會減少孩子青春期叛逆帶來的溝通不暢。 分享孩子白天快樂的小事情, 及時發現孩子遇到的困難和煩惱, 充當孩子貼心的大哥哥大姐姐。

延伸閱讀

上面的三個時間是陪伴孩子最好的時間, 但是大多數人卻不知道怎樣的陪伴才是高品質的陪伴。 有的家長坐在寶寶身邊, 心思卻都在手機上。 有的家長工作特別忙, 平時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

到了節假日就恨不得一次性補償一年的。 帶孩子吃好的, 喝好的, 買一大堆玩具, 出去旅行, 各種豪。 但是, 這些陪伴都不屬於高品質的陪伴。 真正的高品質的陪伴分為兩種。

1

心無旁騖全身心的陪伴孩子

全心全意, 全情融入。

如果不專心, 就算你拿著手機在孩子身邊坐上24小時也毫無用處。 就像老公說陪你, 卻呆在你身邊玩遊戲, 你肯定跟他急了。 所以, 爸爸媽媽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應該暫時扔掉手機, 做到全情投入。

因為大人的三心兩意, 孩子能敏感地捕捉到, 他們感受到父母的不重視, 玩得也不盡興, 所以並不能達到高效的陪伴。

有二胎的媽媽, 也不要陪著老大, 心思都在老二身上。 其實, 哪怕只是專心的陪伴孩子撿小石頭,

捏泥巴孩子也會特別開心。 只有全身心的陪伴, 你才不會錯過寶寶搭好積木時微笑的表情, 渴望你鼓勵時期盼的眼神。 才能真真正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2

一邊忙碌一邊陪伴

很多媽媽都覺得帶孩子特別特別辛苦。 每天從早忙到晚, 一會兒不得閒。寶寶醒著的時候一直陪寶寶,寶寶睡著趕緊做家務。其實,高品質陪伴並不代表時時刻刻在寶寶身邊站崗。還有一種高品質的陪伴,叫做孩子自己玩耍,爸爸媽媽在旁邊做自己的事情。

這裡指的事情並不是玩手機,玩遊戲,而是指孩子能理解和模仿的事情。比如,洗碗,掃地,打掃衛生這些家務就是孩子可以模仿的。

而且你做事情時的狀態,是急急忙忙,氣急敗壞還是輕鬆悠閒,也會影響孩子並被他們吸收。因此,不管你是自己幹活,孩子自己遊戲,還是孩子會跑來幫你一起做家務,你都會發現,孩子的情緒和狀態同樣都是輕鬆愉悅的。

小貼士

陪伴孩子時,最好是做孩子喜歡的事情,不要任務式的安排陪伴孩子的任務,比如某個時間點必須講故事、某個時間點必須玩手影遊戲。

無論任何事情,一旦變成了任務式的重複,孩子就容易厭倦。想要親子時光更加高效,爸媽可以嘗試做個事情列表,每天讓孩子從中挑選1~2個最想做的,不僅孩子喜歡,親子互動也能達到最大化。

父母需要放低自己,更好地看到孩子,從而去接納孩子,甚至用有趣的方式去模仿從而“接近”他們的心。讓陪伴變成一件使孩子和我們自己都更幸福、快樂的事。

一會兒不得閒。寶寶醒著的時候一直陪寶寶,寶寶睡著趕緊做家務。其實,高品質陪伴並不代表時時刻刻在寶寶身邊站崗。還有一種高品質的陪伴,叫做孩子自己玩耍,爸爸媽媽在旁邊做自己的事情。

這裡指的事情並不是玩手機,玩遊戲,而是指孩子能理解和模仿的事情。比如,洗碗,掃地,打掃衛生這些家務就是孩子可以模仿的。

而且你做事情時的狀態,是急急忙忙,氣急敗壞還是輕鬆悠閒,也會影響孩子並被他們吸收。因此,不管你是自己幹活,孩子自己遊戲,還是孩子會跑來幫你一起做家務,你都會發現,孩子的情緒和狀態同樣都是輕鬆愉悅的。

小貼士

陪伴孩子時,最好是做孩子喜歡的事情,不要任務式的安排陪伴孩子的任務,比如某個時間點必須講故事、某個時間點必須玩手影遊戲。

無論任何事情,一旦變成了任務式的重複,孩子就容易厭倦。想要親子時光更加高效,爸媽可以嘗試做個事情列表,每天讓孩子從中挑選1~2個最想做的,不僅孩子喜歡,親子互動也能達到最大化。

父母需要放低自己,更好地看到孩子,從而去接納孩子,甚至用有趣的方式去模仿從而“接近”他們的心。讓陪伴變成一件使孩子和我們自己都更幸福、快樂的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