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學會了這5組詞,孩子以後就能自己解決問題了!

【導讀】在之前的文章中, 我們介紹了六對字詞, 比如, “之前”跟“之後”, “相同”和“不同”, 當孩子學會這些詞, 並且開始頻繁的使用這些詞之後, 在他們遇到爭吵或者問題的時候就會打開思路, 願意思考用不同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那麼還有沒有更多這樣的詞彙呢?

本章思維導圖(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橫屏預覽效果更佳):

各位書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要共讀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的第51頁-第72頁:更多的字詞練習。

大家可以先思考下面這個問題:

如果你正忙的時候, 孩子過來讓你做別的事情, 你會怎麼辦?

01

也許有人堅持認為這樣的字詞練習對孩子對沒有多少意義, 但事實上, 讓孩子進行更多的字詞練習, 是為了讓孩子在真正解決問題之前, 能將這些字詞用於完整的“我能解決問題”的對話中。

而且, 這個基礎打得越扎實, 孩子以後解決問題時就越容易,

越有效。

那麼接下來, 我們再來介紹五組字詞, 它們分別是:合適的時間/不合適的時間, 如果/那麼, 可能/或許, 為什麼/因為, 公平/不公平。

這幾組字詞也代表著思考技巧又上了一個臺階。 首先, 它們有助於孩子接受他們無法改變的限制, 像如, “十點鐘看電視是不合適的時間。 ”

其次, 也不會產生經常發生的與人際衝突的沮喪感, 因為一個孩子可能會對另一個孩子說:“如果吃飯之前玩具車歸你玩, 那麼吃完飯就輪到我了, 行嗎?”

另外他們也會掌握解釋自己的行為所需的字詞:“我不能分給你糖吃了, 因為我都吃完了。 ”

那麼接下來還是讓我們跟隨著亞曆克斯一家練習一下這五組詞。

02

首先是第一組詞語:合適的時間/不合適的時間。

這一對詞能夠幫助孩子瞭解到, 時機是成功地解決問題所需要的一個重要因素。

比如當孩子想在不合適的時間玩兒時, 家長可以這樣與孩子對話:

“你想現在拼積木, 但我們就要吃晚飯了。 ”

“你能同時拼積木和吃晚飯嗎?”

“現在拼積木是合適的時間還是不合適的時間?”

“什麼時候是合適的時間?”

等等。

再比如當孩子想要得到你的關注而你卻很忙時, 家長可以這樣:

“我現在不能陪你玩, 我正在炒菜呢。 ”

“我能同時陪你玩和炒菜麼?”

“現在讓我陪你玩是合適的時間還是不合適的時間?”

“什麼時候是合適的時間呢?”

每個家長都可能遇到上面這種情況, 當你正在忙著, 而你的孩子卻讓你做別的事情的時候, 利用“合適的時間”跟“不合適的時間”這組詞就很容易解決問題了。

03

接下來是第二組詞語:“如果”跟“那麼”。

這組詞是對行為的後果進行思考的第一步, 也是成功地解決人際問題的必需。

比如在吃飯時, 可以詢問孩子:

“如果我們在喝果汁, 那麼我們就不是在喝什麼?”

“如果這是麵條的話, 那麼它就不是什麼?”

再比如在講故事的時候, 可以問孩子:

“如果孫悟空沒有金箍棒, 那麼他會怎麼樣呢?”

“如果灰姑娘午夜時沒有回家, 那麼她會怎麼樣呢?”

總之, 這組字詞的練習可以在任何時間, 任何地點進行。

04

然後是第三組詞語:“可能”跟“或許”。

可能/或許與如果/那麼合用,就會使孩子對行為後果的思考有更好的理解。通過將這些詞結合起來,孩子們就能開始自己思考:“如果我這麼做了,那麼我的朋友可能會不開心。”

另外有時候小孩子常常會想當然地以為別人也會跟他們一樣喜歡上同一種東西,這種想法也就常常導致孩子得出錯誤的結論,從而無法解決問題。

“可能”和“或許”這組詞就可以用來幫助孩子發現其他人的喜好,在日後解決問題時,孩子就會明白,例如,用一個玩具車和其他小朋友交換積木可能會不成功,儘管他自己喜歡玩具車,但其他孩子卻未必喜歡。

例如,當弟弟亞曆克斯搶走了姐姐愛麗森的布娃娃時,兩人發生了爭執,於是媽媽出現了:

媽媽這時問愛麗森:愛麗森,你喜歡布娃娃嗎?

愛麗森說:喜歡。

媽媽接著說:我們假設有人搶走了愛麗森的布娃娃,亞曆克斯,你會覺得愛麗森有什麼感覺呢?

亞曆克斯答道:生氣。

媽媽又說:或許這會讓愛麗森生氣,或許會讓她傷心,我說或許,是因為或許表示我們不確定,我們是不是得問問愛麗森才能確定呢?那麼我們問愛麗森,你是生氣還是傷心呢?

愛麗森答道:生氣。

媽媽接著說:如果那個人把布娃娃還給了愛麗森,亞曆克斯,你會覺得愛麗森有什麼感覺呢?

亞曆克斯答道:開心。

雖然這段對話沒有解決兩個人爭執的問題,但卻幫助他們思考了自己的言行與他人感受之間的關係。

05

接下來是第四組詞語:“為什麼”和“因為”。

這兩個詞能幫助孩子理解行為和後果之間的聯繫。比如,“他打我,因為我搶了他的玩具。”還能幫助孩子理解如何避免出現問題,比如,“我跌倒了,因為我跑的太快了。”

你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候跟孩子練習這一組詞的遊戲,比如,當你開車送孩子去上學時,你可以問孩子:

“媽媽特別喜歡在星期一開車送你們上學,你能猜猜媽媽為什麼喜歡在星期一嗎?”

然後讓孩子盡肯能多地想出“因為”。

再比如,做飯的時候可以問孩子:“吃胡蘿蔔對身體有好處,你能猜猜為什麼胡蘿蔔對身體有好處嗎?”

06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第五組詞語:“公平”和“不公平”。

這組詞能夠幫助孩子在做出決定時尊重他人和自己的權利,並且運用“公平”這個詞的機會在你身邊隨處可見。

比如,在一天當中,家長可以這樣詢問孩子:

“你今天做了什麼不公平的事情嗎?”

“你該怎樣做才是公平的呢?”

“這個人該怎麼做才公平呢?”

再比如,當孩子不肯分享玩具時,家長可以選擇這樣的對話:

“你玩了這麼久了,而你的朋友卻還一直沒有玩,這樣公平嗎?”

“如果你不讓你的朋友玩,你覺得他可能會有什麼感覺?”

“如果你覺得不公平,那你能想點不同的事情去做嗎?”

隨著孩子們在日常對話和活動中對這些詞語概念理解的深入,他們已經為解決問題做好了準備。

領讀君說:字詞練習是孩子學會“我能解決問題”的基礎,其中家長在這當中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導和對話可以加深孩子對這些詞的理解,繼而影響孩子開始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像如,“為什麼”和“因為”兩個詞就能夠幫助孩子理解前因後果,“公平”和“不公平”能夠幫助孩子學會尊重,所以,千萬不要小瞧了這些詞語的作用。

04

然後是第三組詞語:“可能”跟“或許”。

可能/或許與如果/那麼合用,就會使孩子對行為後果的思考有更好的理解。通過將這些詞結合起來,孩子們就能開始自己思考:“如果我這麼做了,那麼我的朋友可能會不開心。”

另外有時候小孩子常常會想當然地以為別人也會跟他們一樣喜歡上同一種東西,這種想法也就常常導致孩子得出錯誤的結論,從而無法解決問題。

“可能”和“或許”這組詞就可以用來幫助孩子發現其他人的喜好,在日後解決問題時,孩子就會明白,例如,用一個玩具車和其他小朋友交換積木可能會不成功,儘管他自己喜歡玩具車,但其他孩子卻未必喜歡。

例如,當弟弟亞曆克斯搶走了姐姐愛麗森的布娃娃時,兩人發生了爭執,於是媽媽出現了:

媽媽這時問愛麗森:愛麗森,你喜歡布娃娃嗎?

愛麗森說:喜歡。

媽媽接著說:我們假設有人搶走了愛麗森的布娃娃,亞曆克斯,你會覺得愛麗森有什麼感覺呢?

亞曆克斯答道:生氣。

媽媽又說:或許這會讓愛麗森生氣,或許會讓她傷心,我說或許,是因為或許表示我們不確定,我們是不是得問問愛麗森才能確定呢?那麼我們問愛麗森,你是生氣還是傷心呢?

愛麗森答道:生氣。

媽媽接著說:如果那個人把布娃娃還給了愛麗森,亞曆克斯,你會覺得愛麗森有什麼感覺呢?

亞曆克斯答道:開心。

雖然這段對話沒有解決兩個人爭執的問題,但卻幫助他們思考了自己的言行與他人感受之間的關係。

05

接下來是第四組詞語:“為什麼”和“因為”。

這兩個詞能幫助孩子理解行為和後果之間的聯繫。比如,“他打我,因為我搶了他的玩具。”還能幫助孩子理解如何避免出現問題,比如,“我跌倒了,因為我跑的太快了。”

你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候跟孩子練習這一組詞的遊戲,比如,當你開車送孩子去上學時,你可以問孩子:

“媽媽特別喜歡在星期一開車送你們上學,你能猜猜媽媽為什麼喜歡在星期一嗎?”

然後讓孩子盡肯能多地想出“因為”。

再比如,做飯的時候可以問孩子:“吃胡蘿蔔對身體有好處,你能猜猜為什麼胡蘿蔔對身體有好處嗎?”

06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第五組詞語:“公平”和“不公平”。

這組詞能夠幫助孩子在做出決定時尊重他人和自己的權利,並且運用“公平”這個詞的機會在你身邊隨處可見。

比如,在一天當中,家長可以這樣詢問孩子:

“你今天做了什麼不公平的事情嗎?”

“你該怎樣做才是公平的呢?”

“這個人該怎麼做才公平呢?”

再比如,當孩子不肯分享玩具時,家長可以選擇這樣的對話:

“你玩了這麼久了,而你的朋友卻還一直沒有玩,這樣公平嗎?”

“如果你不讓你的朋友玩,你覺得他可能會有什麼感覺?”

“如果你覺得不公平,那你能想點不同的事情去做嗎?”

隨著孩子們在日常對話和活動中對這些詞語概念理解的深入,他們已經為解決問題做好了準備。

領讀君說:字詞練習是孩子學會“我能解決問題”的基礎,其中家長在這當中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導和對話可以加深孩子對這些詞的理解,繼而影響孩子開始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像如,“為什麼”和“因為”兩個詞就能夠幫助孩子理解前因後果,“公平”和“不公平”能夠幫助孩子學會尊重,所以,千萬不要小瞧了這些詞語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