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鴿傅政軍:直播才棋至中盤,天花板向遊戲看齊

2016年直播流量紅利爆發的時代落幕, 經歷了2017洗牌大戰之後, 行業都在說直播進入了下半場。

有平臺倒下, 有平臺苦撐, 但也有平臺逆勢增長,

保持領跑態勢。

最近, 已經上市的直播平臺包括歡聚時代(YY)、天鴿互動(9158)、陌陌等都發佈了Q3財報, 從資料來看, 旗下直播產品的營收依然在高速增長。

良好的業績讓這幾家老大都信心滿滿, 天鴿互動CEO傅政軍認為直播才進入中等時期, 行業天花板向遊戲看齊, 前景看好;陌陌公司董事長唐岩也表示“不管是直播還是短視頻行業都還有很多機會。

盈利模式一直是直播行業的核心痛點, 甚至一些較大的平臺都沒能翻過這道坎。 資料勝過一切詭辯, 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家上市直播平臺的最新財報數據中, 探討一下後直播時代的生存之道。

【財報透析, 直播還有很大機會】

目前的直播行業, 花椒還沒上市, 映客和宣亞國際的重組計畫剛剛告吹,

整個資本市場主要是看YY(歡聚時代)、陌陌和天鴿互動三家上市公司。

我仔細對比了這三家的Q3業績, 不得不說“直播涼了”這個論斷是不存在的。 事實上這三家在Q3都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績, 在具體業務上三強各有特點。

歡聚時代Q3營收總計28.716億, 同比增長60.4%。 付費用戶增長了46.5%, 達630多萬。 直播營收占到總業務的90%, 線上遊戲和會員訂閱連續五個季度下滑。

美股上市的陌陌也表現良好, 總淨營收為3.545億美元, 同比增長126%, 視頻直播服務營收為3.026億美元, 付費用戶達410萬。 受轉型短視頻戰略的影響, 陌陌的移動行銷和遊戲業務均有小幅度下降。

再看天鴿互動, Q3營收合計2.74億人民幣, 毛利率增長高達90.4%, 註冊用戶升至3.67億人次, 月活MAU達2270萬人,

季度付費用戶119.1萬人。

受業務多元化、多平臺運營的架構影響, 天鴿互動旗下五個移動直播都經營的不錯, 其他業務也呈現良好的上升趨勢。

天鴿的強勁增長背後, 一方面源於在國內三四線市場的下沉優勢, 另一方面得益于積極開拓印度、東南亞、中東等海外市場,

找到了全新的贏利點。

這三家上市平臺中, 歡聚時代側重遊戲, 陌陌的基因是社交, 天鴿作為純直播公司成長起來的集團可能更懂直播行業的遊戲規則。

一個明顯的表現是, 天鴿的多元佈局、集團式發展, 不僅使其規避了單一產品的財務風險, 業務結構健康, 現金流穩定, 抗風險能力很高, 平穩度過了行業調整期。

在傅政軍的規劃中, 不僅要打造類似美圖的超級人氣產品挖掘流量, 還要將中國的互聯網玩法輸出海外。 天鴿互動的長期規劃中, 遊戲、車貸等業務都在孵化, 增長勢頭有望長期持續。

【直播下半場排位賽正式開跑, 天鴿佔據重要一席】

目前業內已經達成共識, 直播未來還會有長期增長。

大家都在說直播行業進入下半場, 其實才進入中等時期, 機會還很多。

但如何避免死在黎明前, 很多大平臺都沒搞明白。 比如炒股平臺“大智慧”, 燒14億請名人做直播, 就巨虧17億, 甚至可能面臨退市。

在此不得不讓人佩服創業老司機傅政軍的戰略眼光, 天鴿互動悶聲大發財, 風控非常到位。 據說天鴿甚至沒有負債, 帳面現金流有13個億。

可見在直播版圖上, 天鴿互動已經摸索出一套新玩法。 我認為其核心優勢在於打好了“開源+促活+變現”組合拳。

先說開源, 在國內流量紅利消失之後, 作為“三四線城市的BAT”, 天鴿充分發揮了固有的下沉管道優勢, 保障了穩定流量。

另外主動將中國移動互聯網模式複製到海外次級市場, 如印度、東南亞、中東等, 打開了新的流量入口,保持營收蓄水池的良性迴圈。

其次,現有的市場環境對直播平臺的運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直播平臺需要在增加使用者黏性、提升用戶付費率等方面精耕細作。

天鴿的分銷商模式類似於MCN機構,承擔著主播管理、內容策劃、粉絲維護等任務,天鴿的幾大直播平臺則著重進行資料管理、模式優化等核心功能,這樣的架構無疑對平臺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更大的戰略空間。

任何產業說到最後還是要變現,要有合理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對直播行業來講,用戶是變現的前提。在增加用戶量方面,主流直播平臺多是“一對多”模式,而天鴿則採用了“多對多”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多個主播可在同一即時視頻聊天室向觀眾直播,用戶可以在聊天室內與具有相似興趣的群組互動。

這種基於興趣的“多對多”互動不僅提升了用戶黏性和忠誠度,促進了用戶的付費轉化率,也能規避主播流失帶來的隱藏風險。

天鴿互動在直播全鏈路上的這一套組合拳,結結實實地戳中了直播各個盈利節點的痛點。

我做個判斷,直播下半場排位賽中,天鴿互動將會佔據重要一席。

【資本退燒、洗牌結束,直播未來的無限可能】

相比去年,今年的直播市場似乎有些沉寂,不見大量的玩家入場,也不再有大量的投融資事件。要我說這其實是一個好現象,說明行業中的泡沫褪去,開始走上正軌。

資本雖然已經退燒,但直播行業作為流量變現最直接的領域,依然吸引著阿裡巴巴、騰訊等巨頭佈局。不過短期之內目測還不會有新平臺殺出,目前活躍在市場中的直播平臺,應該是未來三到五年間這個遊戲中的主角。

如今存活下來的,都經歷過殘酷的行業競爭,處於一種相對獨立、穩定發展的階段。

十九大已定調基本矛盾,數字娛樂作為美好生活必要的組成部分,將迎來越來越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大批90後、00後、互聯網原住民的出現,也讓線民開始捨得為內容產業消費。

隨著互聯網娛樂日漸成為內容消費的主流,平臺級公司未來的體量都會比現在大得多。

作為其中的頭部平臺,天鴿互動的表現值得長期看好。

【結束語】

總體來看,直播行業進入中等時期的一個表現是,傳統的秀場模式正在被更便捷的移動直播模式所衝擊,進而催生出新的直播生態矩陣。

在新模式下,傳統直播價值將被重塑,各種資源更容易整合共用,更多的跨界合作將被應用。

移動直播模式的入侵,就像蒙古鐵騎打造的閃電戰術,以強悍的戰鬥力席捲歐亞一樣,終將席捲全球每一個人。

站在這樣的高度來看待直播,可能會看到不同的風景:那就是單兵作戰成功的可能性越來越低,每個“網紅”背後都會有一個運作團隊。

下一個能成功突圍實現上市的,一定是組織化、生態化的平臺勝出。

中國十大自媒體、“入口級產品學院”創始人、微信公眾號【王冠雄頻道】

加好友XinTuQuan

馬上關注,天天乾貨,讀懂互聯網!

打開了新的流量入口,保持營收蓄水池的良性迴圈。

其次,現有的市場環境對直播平臺的運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直播平臺需要在增加使用者黏性、提升用戶付費率等方面精耕細作。

天鴿的分銷商模式類似於MCN機構,承擔著主播管理、內容策劃、粉絲維護等任務,天鴿的幾大直播平臺則著重進行資料管理、模式優化等核心功能,這樣的架構無疑對平臺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更大的戰略空間。

任何產業說到最後還是要變現,要有合理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對直播行業來講,用戶是變現的前提。在增加用戶量方面,主流直播平臺多是“一對多”模式,而天鴿則採用了“多對多”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多個主播可在同一即時視頻聊天室向觀眾直播,用戶可以在聊天室內與具有相似興趣的群組互動。

這種基於興趣的“多對多”互動不僅提升了用戶黏性和忠誠度,促進了用戶的付費轉化率,也能規避主播流失帶來的隱藏風險。

天鴿互動在直播全鏈路上的這一套組合拳,結結實實地戳中了直播各個盈利節點的痛點。

我做個判斷,直播下半場排位賽中,天鴿互動將會佔據重要一席。

【資本退燒、洗牌結束,直播未來的無限可能】

相比去年,今年的直播市場似乎有些沉寂,不見大量的玩家入場,也不再有大量的投融資事件。要我說這其實是一個好現象,說明行業中的泡沫褪去,開始走上正軌。

資本雖然已經退燒,但直播行業作為流量變現最直接的領域,依然吸引著阿裡巴巴、騰訊等巨頭佈局。不過短期之內目測還不會有新平臺殺出,目前活躍在市場中的直播平臺,應該是未來三到五年間這個遊戲中的主角。

如今存活下來的,都經歷過殘酷的行業競爭,處於一種相對獨立、穩定發展的階段。

十九大已定調基本矛盾,數字娛樂作為美好生活必要的組成部分,將迎來越來越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大批90後、00後、互聯網原住民的出現,也讓線民開始捨得為內容產業消費。

隨著互聯網娛樂日漸成為內容消費的主流,平臺級公司未來的體量都會比現在大得多。

作為其中的頭部平臺,天鴿互動的表現值得長期看好。

【結束語】

總體來看,直播行業進入中等時期的一個表現是,傳統的秀場模式正在被更便捷的移動直播模式所衝擊,進而催生出新的直播生態矩陣。

在新模式下,傳統直播價值將被重塑,各種資源更容易整合共用,更多的跨界合作將被應用。

移動直播模式的入侵,就像蒙古鐵騎打造的閃電戰術,以強悍的戰鬥力席捲歐亞一樣,終將席捲全球每一個人。

站在這樣的高度來看待直播,可能會看到不同的風景:那就是單兵作戰成功的可能性越來越低,每個“網紅”背後都會有一個運作團隊。

下一個能成功突圍實現上市的,一定是組織化、生態化的平臺勝出。

中國十大自媒體、“入口級產品學院”創始人、微信公眾號【王冠雄頻道】

加好友XinTuQuan

馬上關注,天天乾貨,讀懂互聯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