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朝人最推崇的三國武將是誰?

提起三國時代的武將, 大夥肯定太熟悉了, 無論是小說裡、影視上還是遊戲中, 他們都大放光彩、出盡風頭, 其人氣遠勝於其他朝代的武將。 三國武將之所以被老百姓們那麼熟知和喜愛, 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力功不可沒, 不過《三國演義》的流行並非決定因素, 因為早在《三國演義》問世之前很久, 世人對三國的英雄們就非常推崇了。 兩晉南北朝時代的很多武將, 只要勇猛到極致, 都會被譽為有“關張之勇”, 而諸葛亮更是被歷代尊崇, 唐朝“詩聖”杜甫就寫了一堆稱讚和感歎諸葛亮的詩, 帥哥周瑜也在北宋蘇軾的詞中“雄姿英發”。

而在歷史上第一次把三國武將和其他朝代的軍事高手們擱在一起集體供奉, 出現在唐朝。 這大唐, 算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強盛的朝代之一了, 從軍事角度來看, 大唐在安史之亂前, 絕對是開疆拓土、世無敵手、武功赫赫、將星璀璨!那麼尚武的唐朝人最欣賞的三國武將是誰呢?

話說唐玄宗李隆基的時候, 弄了個祭祀姜太公的武廟, 和祭祀孔子的文廟並列, 正所謂文武雙全嘛。 在這武廟中, 除了姜子牙高居中央大位之外, 其左右還有十位頂級軍事家作陪, 即所謂的“武廟十哲”。 到了唐玄宗的重孫子、唐德宗李適的時候, 又把這武廟中的軍事高手們增加了六十四位。 這些豪傑們在唐朝人的心目中,

就是古今名將的最佳典範。 那麼在這些軍事高手中, 有多少三國時代的英雄呢?告訴您吧, 足足有九位呢!三國的歷史不算長, 能有九位英雄入選就很不錯了!以後可千萬別說三國英雄們都是羅貫中吹出來的, 想當年巍巍大唐時, 世人就對他們極為崇拜了!

在唐朝人的心目中, 地位最高的三國英雄就是諸葛亮。 前面不是說過給“武聖人”姜子牙作陪的十位頂級軍事家也就是“武廟十哲”麼, 其中就有諸葛亮!而其他九位元按照朝代順序分別是:

大敗晉國和燕國的春秋時齊國名將司馬穰苴;

司馬穰苴

輔佐吳王稱霸、一部兵法風靡世界的春秋時吳國名將孫武;

孫武

創建“武卒”無敵天下又能變法強國的戰國時魏國名將吳起;

吳起

統領五國聯軍打殘強大齊國的戰國時燕國名將樂毅;

令六國聞風喪膽的殺神、戰國時秦國名將白起;

白起

西漢開國三傑之一、神機妙算的軍師張良;

西漢開國三傑之一、用兵如神的名將韓信;

滅掉東突厥和吐谷渾兩大敵國的唐初名將李靖;

滅掉薛延陀和高句麗兩大敵國的唐初名將李勣。

怎麼樣?諸葛亮能和這些大咖並駕齊驅,可見唐朝人對他是何等重視。也許有人會說正史上的諸葛亮沒打什麼漂亮的勝仗呀,憑啥在軍事史上地位那麼高呢?而咱要說的是,諸葛亮手裡的資源可遠不如秦時的白起和唐時的李靖,小小蜀漢的實力本來就不咋地,後來又被劉備伐吳給嚴重敗了家,雪上加霜更悲劇了。可即便如此,諸葛亮還能帶著不怎麼樣的蜀漢軍隊打敗了魏國名將郭淮、射死了另一個魏國名將張郃,還讓魏國響噹噹的軍事家司馬懿死活不出來正面接招,這就不是一般厲害!而且司馬懿自己都說了,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這可不是“演義”噢,正史所載呢!諸葛亮還是一位軍事發明高手,“木牛流馬”、“諸葛連弩”、“八陣圖”都是他的專利,這也是正史記載的。所以,唐朝人那麼推崇諸葛亮不是沒道理的。可能還會有人說,唐朝人推崇的是諸葛亮的品德和治國才華吧?說到這兒,您可別忘了,唐朝人可是把諸葛亮放在武廟裡供奉的噢,還是僅次於姜太公的“武廟十哲”呢!

除了“十哲”中的諸葛亮,唐朝武廟的六十四名將中,還有八位三國武將:蜀漢兩位,曹魏兩位,孫吳最多,有四位!蜀漢的兩位,便是被兩晉南北朝武將視為武勇之最的關羽和張飛。在“演義”裡,這兄弟倆武力絕倫,除了呂布就屬他們了。而在正史上,他倆也夠厲害,雖然結局也都夠慘,但生前都做到了威震天下。關羽的“刺顏良”(嗯,沒錯,《三國志》上說的就是“刺”,而非“斬”)和張飛的“據水斷橋”,堪稱“熊虎之將”的最佳表現,而關羽的水淹七軍和張飛的大破張郃,也都是古代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

曹魏入選的兩位是張遼和鄧艾。張遼是曹操麾下諸將中的佼佼者,身經百戰,無往不勝,征烏桓斬殺蹋頓單于之舉精彩至極,戰東吳以八百鐵騎大破孫權十萬大軍更是戰爭奇跡!這位智勇兼備的英雄可是魏國“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之首呢。魏國末期的名將,首推鄧艾,偷渡陰平、滅亡蜀漢,使他名載史冊,以滾落懸崖的方式去滅掉一個國家的壯舉,也是歷史罕見了!鄧艾也是諸多三國武將中罕有的極具戰略眼光的一位。

張遼

鄧艾

別看東吳總是在三國中被當做配角,但入選唐武廟的東吳名將卻比曹魏武將多,也比蜀漢武將多,其實仔細琢磨一下,也確實情有可緣。漢末三國時影響最大、規模最大的三大戰役,即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有兩場戰役的贏家,都是東吳,而且先後重創的就是親自掛帥出征的曹操和劉備!指揮赤壁和夷陵兩次大捷的吳國名將,自然有資格入選武廟,他們的名字大夥不會陌生,一個周瑜,一個陸遜,有趣的是,他們取勝都是用火,一個火燒赤壁,一個火燒連營!當然,三國“三大戰役”中的官渡之戰也用了火,火燒烏巢嘛,至於得勝官渡的曹操為何沒入選武廟,咱後面再說。東吳另兩位入選的武將,一個是呂蒙,一個是陸遜的兒子陸抗,前者滅了蜀漢第一名將關羽,為吳國搶得大片地盤;後者是吳國後期的軍事支柱,先大敗魏軍,後大敗晉軍,若他不是早逝且能被繼續重用,吳國也不至於那麼輕鬆地被晉朝滅掉。

陸遜

呂蒙

三國時代,還有兩位軍事家,他們的軍事才能不比武廟的這幾位差,某些方面甚至更強,即家喻戶曉的曹操和司馬懿,那麼他倆為啥沒進武廟呢?因為他倆已經不是單純的武將了,屬於BOSS級統帥,而且還都奠定了一個國家,一個死後被追尊為“魏武帝”,一個死後被追尊為“晉宣帝”,他們被算做“帝王”了,而武廟供奉的必須都是臣,還必須是忠臣,而曹操和司馬懿的所做作為,大夥都懂的……

前面說的那九位英雄,就是唐朝人心目中最傑出的三國名將們。而“六十四將”中其他朝代的名將們,有好些大夥也都是耳熟能詳的。諸如身殘志堅的齊國軍師孫臏、負荊請罪的趙國名將廉頗、號稱“飛將軍”的西漢名將李廣、大破匈奴的西漢名將衛青和霍去病、玄武門之變第一功的大唐猛將尉遲敬德、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唐名將郭子儀,等等。名將們,都有弱點和缺點,很多人的性格也不那麼招人待見,但他們在亂世沙場中展現出來勇氣和智慧確實令人欽佩,對於他們,還是不要太苛求啦。無論在任何時代,為國為民抛灑熱血的英雄們,都值得永遠尊敬。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白起

西漢開國三傑之一、神機妙算的軍師張良;

西漢開國三傑之一、用兵如神的名將韓信;

滅掉東突厥和吐谷渾兩大敵國的唐初名將李靖;

滅掉薛延陀和高句麗兩大敵國的唐初名將李勣。

怎麼樣?諸葛亮能和這些大咖並駕齊驅,可見唐朝人對他是何等重視。也許有人會說正史上的諸葛亮沒打什麼漂亮的勝仗呀,憑啥在軍事史上地位那麼高呢?而咱要說的是,諸葛亮手裡的資源可遠不如秦時的白起和唐時的李靖,小小蜀漢的實力本來就不咋地,後來又被劉備伐吳給嚴重敗了家,雪上加霜更悲劇了。可即便如此,諸葛亮還能帶著不怎麼樣的蜀漢軍隊打敗了魏國名將郭淮、射死了另一個魏國名將張郃,還讓魏國響噹噹的軍事家司馬懿死活不出來正面接招,這就不是一般厲害!而且司馬懿自己都說了,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這可不是“演義”噢,正史所載呢!諸葛亮還是一位軍事發明高手,“木牛流馬”、“諸葛連弩”、“八陣圖”都是他的專利,這也是正史記載的。所以,唐朝人那麼推崇諸葛亮不是沒道理的。可能還會有人說,唐朝人推崇的是諸葛亮的品德和治國才華吧?說到這兒,您可別忘了,唐朝人可是把諸葛亮放在武廟裡供奉的噢,還是僅次於姜太公的“武廟十哲”呢!

除了“十哲”中的諸葛亮,唐朝武廟的六十四名將中,還有八位三國武將:蜀漢兩位,曹魏兩位,孫吳最多,有四位!蜀漢的兩位,便是被兩晉南北朝武將視為武勇之最的關羽和張飛。在“演義”裡,這兄弟倆武力絕倫,除了呂布就屬他們了。而在正史上,他倆也夠厲害,雖然結局也都夠慘,但生前都做到了威震天下。關羽的“刺顏良”(嗯,沒錯,《三國志》上說的就是“刺”,而非“斬”)和張飛的“據水斷橋”,堪稱“熊虎之將”的最佳表現,而關羽的水淹七軍和張飛的大破張郃,也都是古代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

曹魏入選的兩位是張遼和鄧艾。張遼是曹操麾下諸將中的佼佼者,身經百戰,無往不勝,征烏桓斬殺蹋頓單于之舉精彩至極,戰東吳以八百鐵騎大破孫權十萬大軍更是戰爭奇跡!這位智勇兼備的英雄可是魏國“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之首呢。魏國末期的名將,首推鄧艾,偷渡陰平、滅亡蜀漢,使他名載史冊,以滾落懸崖的方式去滅掉一個國家的壯舉,也是歷史罕見了!鄧艾也是諸多三國武將中罕有的極具戰略眼光的一位。

張遼

鄧艾

別看東吳總是在三國中被當做配角,但入選唐武廟的東吳名將卻比曹魏武將多,也比蜀漢武將多,其實仔細琢磨一下,也確實情有可緣。漢末三國時影響最大、規模最大的三大戰役,即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有兩場戰役的贏家,都是東吳,而且先後重創的就是親自掛帥出征的曹操和劉備!指揮赤壁和夷陵兩次大捷的吳國名將,自然有資格入選武廟,他們的名字大夥不會陌生,一個周瑜,一個陸遜,有趣的是,他們取勝都是用火,一個火燒赤壁,一個火燒連營!當然,三國“三大戰役”中的官渡之戰也用了火,火燒烏巢嘛,至於得勝官渡的曹操為何沒入選武廟,咱後面再說。東吳另兩位入選的武將,一個是呂蒙,一個是陸遜的兒子陸抗,前者滅了蜀漢第一名將關羽,為吳國搶得大片地盤;後者是吳國後期的軍事支柱,先大敗魏軍,後大敗晉軍,若他不是早逝且能被繼續重用,吳國也不至於那麼輕鬆地被晉朝滅掉。

陸遜

呂蒙

三國時代,還有兩位軍事家,他們的軍事才能不比武廟的這幾位差,某些方面甚至更強,即家喻戶曉的曹操和司馬懿,那麼他倆為啥沒進武廟呢?因為他倆已經不是單純的武將了,屬於BOSS級統帥,而且還都奠定了一個國家,一個死後被追尊為“魏武帝”,一個死後被追尊為“晉宣帝”,他們被算做“帝王”了,而武廟供奉的必須都是臣,還必須是忠臣,而曹操和司馬懿的所做作為,大夥都懂的……

前面說的那九位英雄,就是唐朝人心目中最傑出的三國名將們。而“六十四將”中其他朝代的名將們,有好些大夥也都是耳熟能詳的。諸如身殘志堅的齊國軍師孫臏、負荊請罪的趙國名將廉頗、號稱“飛將軍”的西漢名將李廣、大破匈奴的西漢名將衛青和霍去病、玄武門之變第一功的大唐猛將尉遲敬德、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唐名將郭子儀,等等。名將們,都有弱點和缺點,很多人的性格也不那麼招人待見,但他們在亂世沙場中展現出來勇氣和智慧確實令人欽佩,對於他們,還是不要太苛求啦。無論在任何時代,為國為民抛灑熱血的英雄們,都值得永遠尊敬。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