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棣比朱元璋更有手段,大明朝落在他手裡,也是天下之福

朱棣篡了建文帝的位子, 讓很多人都耿耿於懷, 好像連朱元璋都不喜歡這個朱棣, 雖然朱棣跟朱元璋最像。

如果從能力上來說, 朱棣是最適合繼承皇位的, 他的文韜武略, 比那個軟弱的太子朱標強多了, 建文帝更是沒法兒比。 可以說, 大明朝落在朱棣的手裡, 是天下之福。

下面來說說朱棣的兩件事兒, 看看他到底是怎麼用手段的。

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誓師起兵, 一開始進展很順利, 但隨著事態的進展, 朝廷各方部隊開始反應過來, 與朱棣大軍展開了對峙。 朱棣知道, 這是起兵以來面對的真正意義上的大仗, 如果不勝, 將嚴重影響軍心士氣。

朱棣客觀地分析了一下實力, 覺得兩軍實力相當, 沒有絕對優勢, 只能用智取。 此時, 那邊的懷來守將宋忠也在思考著如何打敗朱棣, 很快, 宋忠就心生一計。

宋忠的大軍中, 有許多人之前在朱棣的燕王府當護衛,

只是朝廷對朱棣起兵早有察覺, 慢慢把他們調離了燕王府。 不過, 這些人的家眷還都在北京城裡。

於是, 宋忠便將這些將士召集起來, 聲淚俱下地說:“各位兄弟, 我對不起你們, 沒有辦法保護你們的家人, 他們都被朱棣殺了, 一個都沒剩!”

這些人一聽, 頓時號啕大哭, 激憤無比, 個個摩拳擦掌, 準備與朱棣決鬥。 宋忠看效果達到了, 就把這些人編成了一個敢死隊, 讓他們帶頭向朱棣發起進攻。

宋忠的這一招確實夠狠, 一是借助這些人的拼命士氣, 二是告訴天下人, 朱棣是如何的不得人心, 這些人都是他的部下, 現在都來反他。

那麼, 朱棣是如何應對的呢?

這一天, 兩軍對壘準備激戰, 朱棣的先鋒官卻突然指揮部隊讓出一個通道, 通道裡閃出一群人, 全都是宋忠敢死隊員的家眷。 這些敢死隊員有些懵了, 不是全都被殺了嗎?怎麼都活得好好的?他們這才醒悟過來, 原來是被宋忠欺騙了。

他們本來都是朱棣的手下, 跟著他那麼長時間, 本來就有點不太相信, 得知實情後立刻臨陣倒戈,

反沖向宋忠的大營。 朱棣大旗一揮, 全軍進攻, 很快就攻下了懷來。

原來, 朱棣的密探早就偵知了宋忠的奸計, 決定將計就計, 想出了這個辦法, 為贏得勝利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朱棣當上皇帝後, 因為自己是起兵造反得到皇位的, 有點心虛, 就開始清理建文帝在任時涉及削藩內容的檔。 這可是要歷史留存的, 一定要選可靠的人。

這天, 朝廷找的8個人都到齊了, 都是以前建文帝時管理檔檔案的, 業務都非常熟練。 朱棣隨意拿起幾個奏摺看了一下, 然後扔在一邊, 對他們說:“這裡面肯定都有你們的奏摺吧?”眾人一聽, 嚇得不知所措, 急忙跪在地上。

在建文朝當官, 誰要是不寫幾個朱棣壞話的奏摺, 恐怕都難以生存。 這時, 其中兩個人對朱棣說:“皇上,

臣絕對沒有, 這裡面沒有一個是我寫的, 不信, 皇上可以查證。 ”

原來, 這兩個人得知自己要當差銷毀有關朱棣的文件後, 當天晚上, 便利用管理檔案室的便利, 把自己曾經寫的幾個奏摺挑出來銷毀了。 他們以為, 自己沒有寫朱棣的壞話, 肯定會得到朱棣的賞識,說不定還會撈個大官當當。

可朱棣不動聲色,讓隨從遞上來一堆奏摺,問了兩人的姓名後,從中挑出了兩個,念了起來。這兩人一聽,當場嚇得癱在了地上。相關奏摺早已銷毀,怎麼又跑到皇帝的手中了呢?

原來,朱棣提前拿到這8個人的名單後,想考驗他們一下誠實與否,就讓人挑出他們在建文帝時上疏的關於他的奏摺,每人複製了一份,然後故意問他們。結果這兩個倒楣蛋,聰明反被聰明誤,被朱棣用計套了進去。

這就是朱棣的手段,跟他老爸朱元璋相比,也毫不遜色。

你可以說這些手段有點上不了檯面,但你不能否認朱棣這樣做確實很有效果。在朱棣統治的二十多年中,是大明朝最強盛的時期,不得不說也是天下百姓之福。

明朝大思想家李贄評價道:“我國家二百餘年以來,休養生息,遂至於今。士安於飽暖,人忘其戰爭,皆我明成祖文皇帝與姚少師之力也。”

(歷史客棧作者:荒沙)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肯定會得到朱棣的賞識,說不定還會撈個大官當當。

可朱棣不動聲色,讓隨從遞上來一堆奏摺,問了兩人的姓名後,從中挑出了兩個,念了起來。這兩人一聽,當場嚇得癱在了地上。相關奏摺早已銷毀,怎麼又跑到皇帝的手中了呢?

原來,朱棣提前拿到這8個人的名單後,想考驗他們一下誠實與否,就讓人挑出他們在建文帝時上疏的關於他的奏摺,每人複製了一份,然後故意問他們。結果這兩個倒楣蛋,聰明反被聰明誤,被朱棣用計套了進去。

這就是朱棣的手段,跟他老爸朱元璋相比,也毫不遜色。

你可以說這些手段有點上不了檯面,但你不能否認朱棣這樣做確實很有效果。在朱棣統治的二十多年中,是大明朝最強盛的時期,不得不說也是天下百姓之福。

明朝大思想家李贄評價道:“我國家二百餘年以來,休養生息,遂至於今。士安於飽暖,人忘其戰爭,皆我明成祖文皇帝與姚少師之力也。”

(歷史客棧作者:荒沙)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