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武帝對自己的長子劉據有多狠 將他逼死還殺其全家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 ”可漢武帝劉徹, 卻在晚年時因為聽信小人讒言, 逼死了自己的長子劉據, 上演了一場人倫悲劇, 令人唏噓。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幾個以雄才大略著稱的皇帝之一。 他君臨天下後, 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同時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 特別是任命衛青和霍去病為大將, 主動對自漢初以來就是心腹大患的匈奴發起進攻, 打得匈奴服服帖帖, 之後400年不敢南下侵擾。 司馬遷稱, “孝武纂極, 四海承平。 ”就是這麼一個堪稱英明神武的皇帝, 為何偏偏聽信小人的讒言, 以至於將自己的長子劉據逼死呢?

我們還得從頭說起。

漢武帝一共生育有6個兒子。 其中, 後兩個兒子是晚年所生。 西元前122年, 漢武帝將時年7歲的長子劉據立為皇太子。 此後, 就把他當做接班人來重點培養。 為他延請最好的老師, 允許他交往賓客。

然而, 隨著劉據長大成人,

漢武帝對他的感情卻變得微妙起來。 這是因為劉據性格仁慈寬厚、溫和謹慎, 漢武帝覺得他不像自己的風格。 漢武帝經常派兵征伐四方, 劉據委婉勸阻。 漢武帝就笑著說:“我來做這些辛苦的事情, 以後你來做安逸的事情, 豈不是很好?”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

漢武帝雖然早就立了劉據為皇太子, 卻沒有將劉據的3個弟弟, 即劉閎、劉旦、劉胥分封為王。 他們一直居住在都城長安, 這就意味著, 兄弟之間存在著爭權奪利的危險。

前車之鑒歷歷在目。 當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用郡縣制取代了分封制, 這毫無疑問是一個進步, 可也帶來了一個新問題:他的20多個兒子由於沒有得到分封, 全部留在身邊, 導致爭奪皇位繼承權的爭鬥十分激烈。 最終, 幼子胡亥逼死了太子扶蘇, 坐上了皇位。

為了防止這種悲劇的再現, 西元前117年, 大將霍去病上疏請漢武帝將劉閎、劉旦、劉胥分封為王。 漢武帝沒怎麼理睬。 於是霍去病再次上疏, 苦口婆心地再請將皇子冊立為王。 漢武帝無奈之下, 交給禦史討論,

沒想到, 大夥兒都主張封王。

於是, 一貫強勢的漢武帝不得不妥協了, 于當年4月冊封3個皇子為王。

劉據的皇太子地位空前地穩固了, 他卻遭遇一場飛來橫禍。

西元前92年, 漢武帝游幸甘泉宮時意外生病。 人老了, 哪能不生病呢?可寵臣江充卻妄言是有人行巫蠱詛咒天子。

漢武帝最恨巫蠱之類的東西了, 下令徹查。 江充與劉據素有仇怨, 他先是在京城掀起一片血雨腥風, 後來更是一把鐵楸挖到太子居住的東宮——結果, 真的發現了一個桐木人偶。

劉據無法自證清白, 便調集長樂宮衛隊起兵, 以謀反的罪名殺掉了江充。 漢武帝大怒, 從甘泉宮返回京城, 頒佈詔書調集軍隊攻打劉據。 劉據手裡沒有正規部隊, 只有從監獄裡釋放的幾萬囚徒, 很快就被打敗。

劉據匆忙逃出京城,走投無路之下,因拒絕被捕受辱而自殺,時年37歲。他母親衛子夫自殺,3個妻妾、3個兒子1個女兒,全部因巫蠱之亂而遇害。

這一年,漢武帝63歲。

晚年的漢武帝,遭到一連串的打擊後,心灰意冷,開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西元前89年,漢武帝下《輪台罪己詔》,自我反省罪過,稱“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下的罪己詔。

後來,漢武帝漸漸察覺了巫蠱之冤,為劉據進行平反,並殺掉了那些參與陷害太子的人。他還專門修建了一座思子宮,表達自己的哀思,“上憐太子無辜,乃作思子宮,為歸來望思之台於湖。天下聞而悲之。”

這也未免太遲了。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等】

衛青霍去病從中國歷史教科書裡消失了 被日本列入武將列傳

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相愛相殺 滿滿的都是套路

-------------------------

給你好看的歷史:勇哥讀史

微信公眾訂閱號:yonggedushi(長按複製添加)

劉據匆忙逃出京城,走投無路之下,因拒絕被捕受辱而自殺,時年37歲。他母親衛子夫自殺,3個妻妾、3個兒子1個女兒,全部因巫蠱之亂而遇害。

這一年,漢武帝63歲。

晚年的漢武帝,遭到一連串的打擊後,心灰意冷,開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西元前89年,漢武帝下《輪台罪己詔》,自我反省罪過,稱“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下的罪己詔。

後來,漢武帝漸漸察覺了巫蠱之冤,為劉據進行平反,並殺掉了那些參與陷害太子的人。他還專門修建了一座思子宮,表達自己的哀思,“上憐太子無辜,乃作思子宮,為歸來望思之台於湖。天下聞而悲之。”

這也未免太遲了。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等】

衛青霍去病從中國歷史教科書裡消失了 被日本列入武將列傳

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相愛相殺 滿滿的都是套路

-------------------------

給你好看的歷史:勇哥讀史

微信公眾訂閱號:yonggedushi(長按複製添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