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

日資銀行 

日本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獲勝, 賺取了中東鐵路長春以南的部分。 這使得日本的勢力在中國東北長驅直入。 雖然以哈爾濱為中心的中東鐵路北部仍在沙俄控制下, 但日本仍然抱有覬覦之心。 在“武力只能征服一時, 唯有經濟滲透方能控制永久”的宗旨下, 日本的銀行業開始了在哈爾濱的苦心經營, 甚至在羌帖崩盤之際搶先發行鈔票意圖取代, 並通過大量放款, 全力支持在哈爾濱的日本經濟勢力, 傾銷日貨, 發起了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

日本人聚居的地段街

橫濱正金銀行是日本對華借款銀行團成員之一, 1880年在日本橫濱創立。 以發展日本海外貿易為宗旨, 並代理日本國庫業務。 1899年在牛莊(營口)設立了分行。 日俄戰爭期間, 設立了瀋陽和大連分行。 1912年11月橫濱正金銀行在道裡地段街成立哈爾濱分行。 1913年日本政府令該行在東北發行金票。

1917年日本政府整頓其在中國東北的金融機構時, 將該行的金票發行權及代理國庫業務全部移交給朝鮮銀行, 並將不動產放款業務移歸東洋拓殖金融會社。

早期的橫濱正金銀行

橫濱正金銀行往來客戶主要是日本商人, 其匯兌業務居於重要地位,

中國東北與歐美的匯兌幾乎由正金銀行所獨攬。 1945年8月隨著日本投降, 橫濱正金銀行哈爾濱分行關閉。 1946年總行改為日本東京銀行, 現名為三菱東京UFJ銀行。 橫濱正金銀行哈爾濱分行的舊址位於地段街97號, 最初是一座二層的新古典主義建築, 有著羅馬式的穹頂, 立面兩側呈對稱分佈。 1937年於原址翻建了經營場所, 成為現在這座仿古典主義建築的模樣, 現為黑龍江省美術館。 (請點選連結, 尋找哈爾濱正金銀行的故事)尋秘——哈爾濱老建築背後的故事(017)黑龍江省美術館

橫濱正金銀行哈爾濱分行的舊址位於地段街97號,

現黑龍江省美術館

朝鮮銀行, 原為1909年創立的韓國中央銀行, 總行設在漢城。 1910年朝鮮被日本吞併, 日本通過頒佈《朝鮮銀行法》, 將其更名為朝鮮銀行, 以朝鮮和中國東北為其主要營業區域。 1913年于瀋陽、大連、長春設立分行。 1916年7月在地段街設立朝鮮銀行哈爾濱分行。 1917年得到了正金銀行的金票發行權與代理國庫業務, 朝鮮銀行便成為日本在東北的“中央銀行”和金融核心。

朝鮮銀行在道外南二道街也設有辦事處,主要業務是發行金票(俗稱老頭票)和辦理存款、放款、匯兌,兼營東北土特產品的購置與運輸。與在哈爾濱的華商和各國商人多有業務往來,存、放款數字很大。1935年存款額就占了在哈日資銀行存款總額的一半。1936年底,依據《滿洲興業銀行法》,在東北的朝鮮銀行和正隆銀行、滿洲銀行及其所屬分支機搆改組,併入偽政府與日本合資的滿洲興業銀行。朝鮮銀行哈爾濱分行舊址在地段街89號,這棟灰白相間的折中主義風格建築現在是地段小學校。(請點選連結,尋找哈爾濱朝鮮銀行的故事)尋秘——哈爾濱老建築背後的故事(018)地段小學原日本朝鮮銀行

朝鮮銀行哈爾濱分行舊址在地段街89號

同樣在地段街上,在朝鮮銀行的對面是東洋拓殖金融會社哈爾濱支店的舊址——地段街108-120號。東洋拓殖金融會社(簡稱東拓)是1908年創立的日本官商合資的金融組織。總社在朝鮮漢城,後遷移到日本東京,以開發朝鮮為設立目標。該行專辦長期實業放款和不動產抵押放款。1917年日本政府將正金銀行辦理的殖產金融業務移交給東拓。1919年東洋拓殖金融會社哈爾濱支店在地段街設立。主要以不動產抵押放款,到期無力償還的就在抵押的房產上插上日本旗,予以沒收。東拓大力扶植日商在哈爾濱發展房地產業,並設東省實業會社作為子公司,從事實業投資。1945年8月隨著日本戰敗投降關閉。(請點選連結,尋找東洋拓殖會社的故事)尋秘——哈爾濱老建築背後的故事(021)北滿電氣及東洋東拓株式會社

地段街108-120號,東洋拓殖金融會社哈爾濱支店的舊址

“九一八事變”之前在哈的比較大的日本銀行還有:1914年由在哈日本人集資組成的松花銀行,店址位於石頭道街,1920年被大連龍口銀行收買,1921年併入正隆銀行;1921年在地段街創立的日資哈爾濱銀行,1933年併入滿洲銀行;1920年5月在石頭道街由在哈日本小工商業者集資組成的哈爾濱貯金信託株式會社,1937年改組為哈爾濱實業銀行,1942年1月併入濱江實業銀行。截至1931年底,哈爾濱62家外資銀行中,日資銀行約佔有三分之一。

三十年代的石頭道街

1932年2月,日軍佔領哈爾濱,隨即接收了東三省官銀號、吉林永衡官銀錢號、黑龍江省官銀號和邊業銀行“四行號”在哈爾濱的分號。7月偽滿洲中央銀行總行成立,哈爾濱“四行號”分別改稱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奉字、吉字、江字、業字支行,並同時開業。1933年1月四個支行合併成偽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在奉字支行舊址辦公(其後遷至道裡田地街新建銀行大樓),並在道裡設有支行。1935年12月9日道裡支行遷往道外,改稱道外支行。

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

偽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的主要業務是票據、生金銀、外國通貨的的買賣和保管;各種存款及活存透支;擔保放款、票據托收、匯兌及押匯;公債及政府指定證券的買入;以及代理政府發行貨幣和辦理國庫收支。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還承辦戰時特殊財政金融業務,辦理預算出納和日本關東軍軍費收支,為日本帝國主義推行侵華政策服務。

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的舊址在田地街113號

1945年日本投降後,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自行倒閉。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的舊址在田地街113號,後來成為中國工商銀行田地支行。在道外南四道街的道外分行舊址也曾為工商銀行,現空置。(請點選連結,尋找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的故事)尋秘——哈爾濱老建築背後的故事(062)田地街113號原偽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

道外南四道街的滿洲中央銀行道外分行舊址

日本侵佔東北期間對銀行業嚴加管控,先後多次出臺相關法案。1933年偽政府公佈《銀行法》,強行登記整頓民營銀行、錢莊,並在資本金構成和資本金額上嚴格限制,導致很多銀行關閉、撤出、改組合併。全市取得營業執照的民營銀行只有20家。1938年偽政府又公佈《新銀行法》,1941年實行《金融機關稀密調整綱要》,1944年實行《金融事業整備法》,步步緊縮,強制把民族金融資本納入殖民地金融體系,多次砍並民營銀行。

中央大街50號曾為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舊址

偽滿時期產生的銀行有:繼承日資哈爾濱實業銀行而創立的濱江實業銀行;由正隆銀行、朝鮮銀行、滿洲銀行改組的滿洲興業銀行專門供應“以重工業為中心之產業開發振興資金”;專門為農業開發提供資金而設立的偽滿洲興農金庫;1942年由中泰、福德、天泰三家私營銀行合併而成的德泰銀行,1944年德泰銀行又與大成銀行合併成哈爾濱銀行,一度成為偽滿政府管控下哈爾濱最大的私營銀行;上述幾家銀行都隨著1945年偽滿政府的垮臺而關閉。1945年抗戰勝利時,哈爾濱僅剩4家民營銀行,其中外僑銀行1家(猶太國民銀行)。

日軍多門二郎師團長在哈爾濱

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哈爾濱的銀行業從無到有,從興盛到凋零,“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風雨飄搖過後,只留下這些老建築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一個時代過去,另一個時代來臨,新的世紀必將書寫下不同的篇章。

道裡地區現存老銀行建築分佈圖

朝鮮銀行在道外南二道街也設有辦事處,主要業務是發行金票(俗稱老頭票)和辦理存款、放款、匯兌,兼營東北土特產品的購置與運輸。與在哈爾濱的華商和各國商人多有業務往來,存、放款數字很大。1935年存款額就占了在哈日資銀行存款總額的一半。1936年底,依據《滿洲興業銀行法》,在東北的朝鮮銀行和正隆銀行、滿洲銀行及其所屬分支機搆改組,併入偽政府與日本合資的滿洲興業銀行。朝鮮銀行哈爾濱分行舊址在地段街89號,這棟灰白相間的折中主義風格建築現在是地段小學校。(請點選連結,尋找哈爾濱朝鮮銀行的故事)尋秘——哈爾濱老建築背後的故事(018)地段小學原日本朝鮮銀行

朝鮮銀行哈爾濱分行舊址在地段街89號

同樣在地段街上,在朝鮮銀行的對面是東洋拓殖金融會社哈爾濱支店的舊址——地段街108-120號。東洋拓殖金融會社(簡稱東拓)是1908年創立的日本官商合資的金融組織。總社在朝鮮漢城,後遷移到日本東京,以開發朝鮮為設立目標。該行專辦長期實業放款和不動產抵押放款。1917年日本政府將正金銀行辦理的殖產金融業務移交給東拓。1919年東洋拓殖金融會社哈爾濱支店在地段街設立。主要以不動產抵押放款,到期無力償還的就在抵押的房產上插上日本旗,予以沒收。東拓大力扶植日商在哈爾濱發展房地產業,並設東省實業會社作為子公司,從事實業投資。1945年8月隨著日本戰敗投降關閉。(請點選連結,尋找東洋拓殖會社的故事)尋秘——哈爾濱老建築背後的故事(021)北滿電氣及東洋東拓株式會社

地段街108-120號,東洋拓殖金融會社哈爾濱支店的舊址

“九一八事變”之前在哈的比較大的日本銀行還有:1914年由在哈日本人集資組成的松花銀行,店址位於石頭道街,1920年被大連龍口銀行收買,1921年併入正隆銀行;1921年在地段街創立的日資哈爾濱銀行,1933年併入滿洲銀行;1920年5月在石頭道街由在哈日本小工商業者集資組成的哈爾濱貯金信託株式會社,1937年改組為哈爾濱實業銀行,1942年1月併入濱江實業銀行。截至1931年底,哈爾濱62家外資銀行中,日資銀行約佔有三分之一。

三十年代的石頭道街

1932年2月,日軍佔領哈爾濱,隨即接收了東三省官銀號、吉林永衡官銀錢號、黑龍江省官銀號和邊業銀行“四行號”在哈爾濱的分號。7月偽滿洲中央銀行總行成立,哈爾濱“四行號”分別改稱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奉字、吉字、江字、業字支行,並同時開業。1933年1月四個支行合併成偽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在奉字支行舊址辦公(其後遷至道裡田地街新建銀行大樓),並在道裡設有支行。1935年12月9日道裡支行遷往道外,改稱道外支行。

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

偽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的主要業務是票據、生金銀、外國通貨的的買賣和保管;各種存款及活存透支;擔保放款、票據托收、匯兌及押匯;公債及政府指定證券的買入;以及代理政府發行貨幣和辦理國庫收支。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還承辦戰時特殊財政金融業務,辦理預算出納和日本關東軍軍費收支,為日本帝國主義推行侵華政策服務。

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的舊址在田地街113號

1945年日本投降後,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自行倒閉。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的舊址在田地街113號,後來成為中國工商銀行田地支行。在道外南四道街的道外分行舊址也曾為工商銀行,現空置。(請點選連結,尋找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的故事)尋秘——哈爾濱老建築背後的故事(062)田地街113號原偽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

道外南四道街的滿洲中央銀行道外分行舊址

日本侵佔東北期間對銀行業嚴加管控,先後多次出臺相關法案。1933年偽政府公佈《銀行法》,強行登記整頓民營銀行、錢莊,並在資本金構成和資本金額上嚴格限制,導致很多銀行關閉、撤出、改組合併。全市取得營業執照的民營銀行只有20家。1938年偽政府又公佈《新銀行法》,1941年實行《金融機關稀密調整綱要》,1944年實行《金融事業整備法》,步步緊縮,強制把民族金融資本納入殖民地金融體系,多次砍並民營銀行。

中央大街50號曾為滿洲中央銀行哈爾濱分行舊址

偽滿時期產生的銀行有:繼承日資哈爾濱實業銀行而創立的濱江實業銀行;由正隆銀行、朝鮮銀行、滿洲銀行改組的滿洲興業銀行專門供應“以重工業為中心之產業開發振興資金”;專門為農業開發提供資金而設立的偽滿洲興農金庫;1942年由中泰、福德、天泰三家私營銀行合併而成的德泰銀行,1944年德泰銀行又與大成銀行合併成哈爾濱銀行,一度成為偽滿政府管控下哈爾濱最大的私營銀行;上述幾家銀行都隨著1945年偽滿政府的垮臺而關閉。1945年抗戰勝利時,哈爾濱僅剩4家民營銀行,其中外僑銀行1家(猶太國民銀行)。

日軍多門二郎師團長在哈爾濱

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哈爾濱的銀行業從無到有,從興盛到凋零,“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風雨飄搖過後,只留下這些老建築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一個時代過去,另一個時代來臨,新的世紀必將書寫下不同的篇章。

道裡地區現存老銀行建築分佈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