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凡事有理|農村“網”事:從懸崖村到“共用農房”

“有溫度、有熱度、有態度”

凡事有理, 我是高凡。 今天咱們聊的主題是——農村“網”事。

懸崖村裡的“網紅主播”

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 如果提起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勒爾村,

大多數人的反應是“哪兒?”而如果換成四川涼山的那個“懸崖村”, 大家的反應就是一片“哦”~

的確, 懸崖村在一年前很“出名”——村民出行必須要借助17段藤梯翻越崇山峻嶺, 上下落差800多米, 甚至很多孩子還得背著書包每天攀爬著上下學。 但是這些, 真的都是往事了。

懸崖村“天梯”的變化(左為新鋼梯)

現在, 懸崖村的交通得到改善, 村裡通了水電、接了互聯網, 藤梯換成更加穩固的鋼梯。 變化雖然談不上“天翻地覆”, 但也絕對算得上是柳暗花明。 而這些改變, 都成了村裡的“網紅主播”楊陽的直播素材和場景。 別人都是在屋裡、頂多在街上直播, 他是直接站在懸崖邊的鋼梯上。 不是為了奪眼球, 而是為了讓更多人瞭解阿土勒爾村的生活。

有人看嗎?短視頻播放量過百萬, 每天固定幾十塊的打賞, 直播裡賣土特產的廣告, 這些都是楊陽的“戰果”。 直播走進了他的生活, 也讓“懸崖村”走出了外界的偏見, 網路直播也是一道連結“懸崖”與外面世界的“天梯”。

懸崖村的“網紅主播”

一年多來, 直播以及各種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無形中改變了村民的生活。

有一個小細節:楊陽說直播的時候有網友問“你們怎麼都蹲著吃飯”, 結果村裡很多人現在已經開始坐著吃飯。 而我上一次看到跟“懸崖村”有關的消息, 是當地採用了“無人機”飛躍懸崖送貨。

你看, 對於“懸崖村”來說, 那些翻山越嶺的往事不要再提, 這些日新月異的“網”事值得注意。

“共用農房”讓農村閒置農房重換生機

其實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 互聯網的核心之一就是“共用”。

本週四(21號), “漢語盤點2017”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 “享”當選“漢語盤點2017”的年度國內字。 一般來說, “享”就是享用, 但其實也是貢獻。

“共用XX”已經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我騎的車子可以你騎, 我用的充電寶可以你用, 我飛的無人機也可以你飛。 那麼, 房子呢?這也行?

就在最近, 安徽合肥開始試點探索“共用農房”模式, 瞄準的就是體量巨大的農村閒置住宅。 在安徽合肥市三十崗鄉, 全閒置的農村房屋約占40%, 此外還有30%的農房處在半閒置狀態。

通過當地政府與農匯網簽訂的協定, 這些都成了“享”出的創新土壤。 村民把閒置資訊推到線上, 通過5年以上的長租, 轉身成為房產出租人或物業服務者, 給生活和收入提供更多可能性。

共用經濟的發展,的確給人帶來看得見的實惠。如今在農村,越來越多的人出去打工、進城落戶,老家的房產就擱在那“吃灰”;同樣有越來越多的人想回農村創業,需要個“啟動基地”。

在這樣的需求下,通過規範統一的互聯網平臺連接供需雙方,在先租出去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閒置農房民宿開發等再利用標準,讓這些農村“沉睡的資產”重現生機,才能真正由共用實現共贏。“共用農房”,才只是個開始。

好,今天的農村“網”事,高凡就跟您這兒。

編輯:高凡

共用經濟的發展,的確給人帶來看得見的實惠。如今在農村,越來越多的人出去打工、進城落戶,老家的房產就擱在那“吃灰”;同樣有越來越多的人想回農村創業,需要個“啟動基地”。

在這樣的需求下,通過規範統一的互聯網平臺連接供需雙方,在先租出去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閒置農房民宿開發等再利用標準,讓這些農村“沉睡的資產”重現生機,才能真正由共用實現共贏。“共用農房”,才只是個開始。

好,今天的農村“網”事,高凡就跟您這兒。

編輯:高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