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商鞅之法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最近播出的《大秦帝國》系類電視劇把春秋戰國的秦國歷史推向了一個高潮。 這個高潮的起端不得不提就是商鞅變法, 可以說沒有商鞅變法, 就沒有後來的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了。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商鞅之法促使了秦國的強大, 但是商鞅之法對於後來中國的意義有什麼影響呢?

我們先簡單介紹商鞅變法:

商鞅是衛國公室之後裔, 源出姬姓, 因此又被稱為衛鞅。 到了商鞅這一代, 由於是旁系子孫, 家庭已經破落了, 流落到異國, 給魏國相國公叔痤當門客。 此人不甘心久處人下, 少年時刻苦向學, 史稱其“好刑名之學”。 ———刑名之學, 就是法家的學說, 走的是李悝、吳起的路數, 和後世“法治”辭相近而意相差甚遠。 中國古代的法家不以保障普通人的權利, 而限制官家權力為基礎, 相反乃是提倡官家特別是君主進行集權, 用嚴刑酷法來威懾與管理官吏和百姓。

凡法家者, 多刻薄寡恩之人, 商鞅也不例外。

他的主人公叔痤在臨死的時候對魏惠王說商鞅“年少有奇才, 可任用為相。 ”又對惠王說“王既不用公孫鞅, 必殺之, 勿令出境。 ”惠王以為老相國病得厲害, 說胡話了, 沒當回事。 商鞅逃過一劫, 跑到相鄰的秦國。 商鞅如何取悅于國君, 《史記》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寫。 商鞅在用言辭打動孝公後, 對秦國的寵臣、他的朋友景監說:“吾說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 而君曰:”久遠, 吾不能待。 且賢君者, 各及其身顯名天下, 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強國之術說君, 君大說之耳。 然亦難以比德于殷周矣。 “可見商鞅未必不想建立一套更為人性、造福更久遠的制度。 但是, 他向國君介紹三代時堯舜禹成就帝王之道,

秦孝公昏昏欲睡, 說商鞅是個妄人, 因為這樣做太難了, 需要數代帝王的努力奮鬥, 秦孝公已經等不及了。 於是商鞅再次拜見秦孝公時, 就開了一張見效快但副作用大的”猛藥“。

這劑猛藥, 就是商鞅的變法。 商鞅變法的切入點就是建立政府的“威信”, 以厚賞取信於民, 這便有了著名的“厚賞徙木”的故事, 而要立威, 則採取嚴酷的刑法。

商鞅變法即是針對以上三點著手, 秦國一番變革, 由原始道德禮制, 進而成為法律邢章謹慎的法制社會:由貴族獨佔的封建經濟, 進而成為人民自由競爭的自由經濟, 由貴族封建分治的分隔僵化社會, 進而成為人民平等自由的活力社會, 這都是人類文化從低階層進入高階層的必經之路,

而對於中華民族, 這個偉業是以秦孝公, 商鞅為首的改革人物完成的, 雖然其尚有極多不完善之處, 以及改革後的經濟體制偏向於戰時經濟, 法律較為嚴苛, 且商鞅這一系列改革行動基本都是為自身富貴功名之私心, 但依舊無法否認其偉大

可是說商鞅乃是中國歷史上由封建社會轉變為中央集權制的重要人物, 後代秦始皇便是在商鞅改革的基礎上發展出郡縣制, 成為大一統國家, 漢繼秦制, 在漢初誅殺功臣, 七國之亂削藩後, 終於消滅了橫隔在國家與平民中間的強大貴族階級, 使人民直接受國家統治, 這種大一統制度更使得中國有高效的對外拓展手段, 天下大勢可以分久必合, 沒有像歐洲分裂成多個紛雜的小國家, 這其中商鞅大規模削減貴族權力的改革思路, 居功甚偉。

毛澤東曾評價:商鞅首屈一指的利國富民偉大的政治家, 是一個具有宗教徒般篤誠和熱情的理想主義者。 商鞅之法懲奸究以保人民之權利, 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福力, 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貪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徹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僅限於當時,更影響了中國數千年。

大家怎麼看呢?

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貪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徹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僅限於當時,更影響了中國數千年。

大家怎麼看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