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國內智慧手機市場步入寒冬,真的沒有春天了麼?

前有工信部資料指11月國內智慧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滑超過兩成, 今有臺灣產業鏈傳出消息指華為、OPPO、vivo砍單一成, 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似乎寒冬來臨, 那麼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真的沒有春天了麼?

今天我們看華為、OPPO、vivo、小米等國產手機品牌在國內市場激戰熱烈, 其實這種烈度遠比不上3G時代的競爭。 3G時代競爭最激烈的一年是2013年, 那時候各方均參與其中。

國內最大運營商中國移動運營的是國產3G技術TD-SCDMA, 由於其技術不如聯通的WCDMA和電信的CDMA, 2009年至2011年都未催熟產業鏈而努力, 並給予晶片企業6.5億元刺激它們研發成熟的TD-SCDMA晶片, 到2012年的時候聯發科研發出了TD-SCDMA晶片機會終於來臨。

為實現中國移動當初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 2012年底它開始為2013年的3G手機大戰做足準備, 招標近十款3G手機而聯發科的晶片中標其中過半數, 同時給予終端企業補貼進行刺激。 2013年國內的3G手機競爭進入高潮,

這一年的TD-SCDMA手機銷量近乎同比增長200%, 是WCDMA和CDMA銷量之和。

在TD-SCDMA銷量猛增的情況下, 此前一直沒有進入TD-SCDMA手機市場的OPPO、vivo、魅族等終於加入, 也徹底讓它們明白在中國市場就要跟著中國移動混, 要不然很難搶到市場份額, 這也促使OPPO和vivo當中國移動決定2014年開始商用TD-LTE的時候, OV決定停止研發3G手機而全力投入研發4G手機支持中國移動的4G發展,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選擇是正確的OV從不入國內手機市場份額前十到如今的貴為國產前四大手機品牌。

在2013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 當時的3G手機最低不到200元, 而今天華米歐維的智慧手機最低都超過500元, 可見今天的競爭其實遠不如3G時代的激烈, 那麼500元以下的4G手機還有沒有空間呢?答案是有!

截至今年9月底三大運營商4G用戶總數達到9.5億戶, 剩下的手機用戶數還有近4億, 這占4G用戶數超過四成, 這部分使用者的消費水準較低, 是導致他們不願更換手機的主要原因, 恰恰是這部分使用者為智慧手機企業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當下國產四大品牌的4G手機普遍在500元以上, 而OPPO和vivo更是超過千元, 而其他小品牌的4G手機最低也需要300元, 這樣的價格對於城市裡的大部分消費者或許不是問題, 但是對於廣大的農村用戶來說卻可能是難以承受的, 甚至部分進城務工者也難以消費得起。

農民如果不外出務工的話, 僅靠務農他們一年的收入可能只有幾千元, 這導致他們不得不壓縮自己的消費, 甚至於他們為了省電費將該項費用降低到幾元錢一個月,

由此也就可知為什麼他們只會買100多元的手機了, 即使是進城的務工人員不也曾報導他們只捨得買100多元的二手智慧手機麼?

國產四大手機品牌如今更注重利潤, 其他手機品牌甚至於在海外市場銷售100多元的手機, 而中興在美國銷售50美元的4G智慧手機, 但是它們在國內市場卻不願意為這些剩下的4億多用戶提供價格更便宜的4G手機, 確實是蠻讓人奇怪的?

要打開這個市場需要運營商、智慧手機企業一起合作, 共同推動, 故國內智慧手機市場出貨量下滑並不能僅僅歸咎於市場已飽和, 而在於它們是不是願意去挖掘市場。 2015年的時候國內的智能手機增速不也下降到2%左右嘛,

在OPPO和vivo挖掘了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鄉鎮市場後2016年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增速提升到近9%, 只要大家共同努力, 春天還是會有的。

作者:柏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