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鄭州人冬至吃餃子的正確姿勢:須得早上吃,餡也有講究

王又又 | 文

豫記微信號:hnyuji

冬至為啥必須吃餃子?

這真是靈魂拷問呐!

按我媽的說法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不凍掉耳朵

按歷史學家的說法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南陽人張仲景

按眾多討厭吃餃子的網友說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不被媽媽罵

在中國

餃子象徵團圓

在河南

餃子象徵一切

但更多時候

餃子其實意味著節慶

例如冬至

冬至吃餃子

須得早上吃

且至少吃兩個

意思從早開始

保護兩隻耳朵不被凍掉

但若早上實在來不及包餃子

也不要緊

那就中午吃

有的地方吃餃子喜歡“金絲纏元寶”

即將麵條和餃子一起煮來吃

名字好聽, 寓意明瞭

實則, 之所以發明這種吃法

很可能是心疼包餃子剩餘的那點面

索性將剩餘的面做成麵條

冬至的餃子餡也有講究

最常用的是羊肉餡

除了因為羊肉性熱

有助禦寒

也取其諧音

表示發洋財

即為“洋財餃”

當然

有人喜歡吃芹菜餡

意思多發財

為“勤財餃”

有人喜歡吃韭菜餡

意思一直發財

為“久財餃”

如果有人喜歡炒股

那便可以吃牛肉餡的餃子

表示期盼來年股市牛市

為“牛財餃”

至於春節

鹿邑地區有個習俗

大年三十兒的子時

待春晚倒計時剛過

為了表示對牲畜的尊重

吃一碗素餃子

此頓飯過後

直到大年初一中午

才可再次進食

除鹿邑之外

豫東很多地區

過年也要吃素餃子

但不是三十兒吃

而是大年初一的早晨

在豫東

早晨的第一頓素餃子

也不能叫“吃餃子”

得叫“喝湯”

在豫東鄲城地區

餃子甚至可做禮品相送

由外甥送給姥姥

“十五包, 十六送, 老人吃了不生病”

送餃子時還要帶上蔥和蒜

“不帶蔥不中, 不帶蒜不算”

目的是讓老人吃了耳聰目明

儘管以上這些吃餃子的講究都和節慶有關

但在河南

吃餃子也並非全意味著過節

俗話說的好

“迎客的餃子送客的面”

過去家裡來親戚

包餃子

便意味著熱情款待

除此之外

婚喪嫁娶也有吃餃子的規矩

河南很多地方結婚

娶親那日

新娘會帶些生餃子去婆家

餃子的個數與新娘的年齡相一致

新婚當晚

由婆婆或嫂子將這些生餃子

煮的半生不熟拿與新娘吃

待新娘咬一口

嫂子問“生不生”

然後

新娘在眾人的期盼下

回答一聲

“生”

此時餃子的“生熟”

意味著子嗣的綿延

除了新生

餃子也代表逝去

豫北地區辦喪事

有“七頓飯”的規矩

即在下葬前的最後一晚

要由守夜人給逝者供應七頓飯

其中

最後一頓必須是餃子

包餃子要捏住口

如此

意味著逝者從此不再發聲

陰陽兩隔

總之就是一句話

河南人

能把餃子安排到每個日子裡吃

家裡來客,吃餃子

重大節日,吃餃子

闔家團圓,吃餃子

喜事相慶,吃餃子

……

不知道今天該吃什麼了?

額,吃餃子呀!

不僅如此

河南各地“吃餃子”的講究不同

連對餃子的叫法都有很多種

溫縣、汝南縣人管叫餃子叫“餛飩”

還有些地方管餃子叫“疙瘩”

例如豫北鄉村,我姥姥家

每次我回去看她

都要給我捏“疙瘩”

甚至在其他省份

有人管餃子叫餛飩

不過,雖然稱謂不同

但大家對餃子的愛是相同的

河南人為什麼這麼熱衷吃餃子呢?

除了好吃,還因為

餃子是河南人發明的

餃子的誕生

源于東漢時期

南陽醫生張仲景的醫心

張仲景同志原本是國家公務員

後來所管轄地區發瘟疫

於是

張仲景辭去公職

轉身一變成醫師

數九寒天

看到百姓受凍

耳朵都凍爛了

心念不忍

便在南陽東關空地

搭起醫棚

舍藥治病

其中一味藥有個很好聽的名字:

“祛寒嬌耳湯”

即將羊肉等溫性之物放鍋裡煮

待之煮熟

撈出切碎備用

以面皮包之作耳朵狀

乃回鍋煮之

煮好

連湯帶嬌耳

一併分與百姓食

藥到病除

百姓感激之

“餃子湯”始現人間

沒錯

餃子最初的吃法是帶湯的

就像如今河南很多地區

吃餃子配酸湯

湯裡放入榨菜、芫荽、紫菜、蝦米和陳醋

待餃子煮好

滾湯一沖

砸!

滋味妙不可言

咦?

你是不是覺著這種吃法像餛飩?

沒錯

餃子的確有段時間叫餛飩

三國時期

餃子身份得到轉化

由藥材變成飲食

取名“月牙餛飩”

唐朝時

改名為“偃月形餛飩”

只是

唐朝人吃餃子就不帶湯了

既然和以前的吃法不一樣了

還叫過去的名字

就有點不合適了

於是

宋朝時

餃子有了新名字

“角兒”

宋朝除夕

角兒

也是如今“餃子”一詞的詞源

但“餃子”一詞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其實是在清朝

“餃子”意為“更歲交子”

如今

大家都習慣大年三十吃餃子

寓意辭舊迎新

而吃餃子的正確時間

應為大年三十晚上十二點

即“子時”

“餃子”一詞由此而來

那麼

有的地方管餃子叫“餛飩”是怎麼個情況呢?

餛飩

其實是一門小語種發音

宋朝時

餃子傳入蒙古

深受熱情奔放的蒙古同胞的喜愛

而“餛飩”

其實就是餃子在蒙古語中的音譯

並且

伴隨蒙古同胞四處征戰的步伐

“餛飩”傳向世界

元、明期間

餃子的官方稱謂即“餛飩”

河南人對餃子的熱情之高

也許

跟河南的地理也有關

河南地處中原

是小麥產區

麵食豐富

而餃子即可充饑

又葷素不計

四季均有合適的蔬菜入餡

廣受大家喜愛

再者

過去物質不豐

白麵實屬難得

包餃子又非一人之力可為

須得一家老少齊上陣

因而

又為其附上“團圓”的美意

……

但無論是哪種

餃子

作為一種文化符號

已深深刻在了每個河南人的心裡

明日冬至

願你有口熱乎的餃子

比心~

往期文章連結

- END -

我們在分享這個城市,也在尋找和我們一起分享的人,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37401507@qq.com

電話:0371-67185327 56568038

鄭州市委外宣辦 市政府新聞辦

編輯:王海萍

除此之外

婚喪嫁娶也有吃餃子的規矩

河南很多地方結婚

娶親那日

新娘會帶些生餃子去婆家

餃子的個數與新娘的年齡相一致

新婚當晚

由婆婆或嫂子將這些生餃子

煮的半生不熟拿與新娘吃

待新娘咬一口

嫂子問“生不生”

然後

新娘在眾人的期盼下

回答一聲

“生”

此時餃子的“生熟”

意味著子嗣的綿延

除了新生

餃子也代表逝去

豫北地區辦喪事

有“七頓飯”的規矩

即在下葬前的最後一晚

要由守夜人給逝者供應七頓飯

其中

最後一頓必須是餃子

包餃子要捏住口

如此

意味著逝者從此不再發聲

陰陽兩隔

總之就是一句話

河南人

能把餃子安排到每個日子裡吃

家裡來客,吃餃子

重大節日,吃餃子

闔家團圓,吃餃子

喜事相慶,吃餃子

……

不知道今天該吃什麼了?

額,吃餃子呀!

不僅如此

河南各地“吃餃子”的講究不同

連對餃子的叫法都有很多種

溫縣、汝南縣人管叫餃子叫“餛飩”

還有些地方管餃子叫“疙瘩”

例如豫北鄉村,我姥姥家

每次我回去看她

都要給我捏“疙瘩”

甚至在其他省份

有人管餃子叫餛飩

不過,雖然稱謂不同

但大家對餃子的愛是相同的

河南人為什麼這麼熱衷吃餃子呢?

除了好吃,還因為

餃子是河南人發明的

餃子的誕生

源于東漢時期

南陽醫生張仲景的醫心

張仲景同志原本是國家公務員

後來所管轄地區發瘟疫

於是

張仲景辭去公職

轉身一變成醫師

數九寒天

看到百姓受凍

耳朵都凍爛了

心念不忍

便在南陽東關空地

搭起醫棚

舍藥治病

其中一味藥有個很好聽的名字:

“祛寒嬌耳湯”

即將羊肉等溫性之物放鍋裡煮

待之煮熟

撈出切碎備用

以面皮包之作耳朵狀

乃回鍋煮之

煮好

連湯帶嬌耳

一併分與百姓食

藥到病除

百姓感激之

“餃子湯”始現人間

沒錯

餃子最初的吃法是帶湯的

就像如今河南很多地區

吃餃子配酸湯

湯裡放入榨菜、芫荽、紫菜、蝦米和陳醋

待餃子煮好

滾湯一沖

砸!

滋味妙不可言

咦?

你是不是覺著這種吃法像餛飩?

沒錯

餃子的確有段時間叫餛飩

三國時期

餃子身份得到轉化

由藥材變成飲食

取名“月牙餛飩”

唐朝時

改名為“偃月形餛飩”

只是

唐朝人吃餃子就不帶湯了

既然和以前的吃法不一樣了

還叫過去的名字

就有點不合適了

於是

宋朝時

餃子有了新名字

“角兒”

宋朝除夕

角兒

也是如今“餃子”一詞的詞源

但“餃子”一詞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其實是在清朝

“餃子”意為“更歲交子”

如今

大家都習慣大年三十吃餃子

寓意辭舊迎新

而吃餃子的正確時間

應為大年三十晚上十二點

即“子時”

“餃子”一詞由此而來

那麼

有的地方管餃子叫“餛飩”是怎麼個情況呢?

餛飩

其實是一門小語種發音

宋朝時

餃子傳入蒙古

深受熱情奔放的蒙古同胞的喜愛

而“餛飩”

其實就是餃子在蒙古語中的音譯

並且

伴隨蒙古同胞四處征戰的步伐

“餛飩”傳向世界

元、明期間

餃子的官方稱謂即“餛飩”

河南人對餃子的熱情之高

也許

跟河南的地理也有關

河南地處中原

是小麥產區

麵食豐富

而餃子即可充饑

又葷素不計

四季均有合適的蔬菜入餡

廣受大家喜愛

再者

過去物質不豐

白麵實屬難得

包餃子又非一人之力可為

須得一家老少齊上陣

因而

又為其附上“團圓”的美意

……

但無論是哪種

餃子

作為一種文化符號

已深深刻在了每個河南人的心裡

明日冬至

願你有口熱乎的餃子

比心~

往期文章連結

- END -

我們在分享這個城市,也在尋找和我們一起分享的人,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37401507@qq.com

電話:0371-67185327 56568038

鄭州市委外宣辦 市政府新聞辦

編輯:王海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