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說王倫比晁蓋宋江更適合當梁山老大?這個理由一般人想不到

水泊梁山有三屆領導人——王倫、晁蓋和宋江, 如果有人問誰最不合格, 相信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說是王倫。

但是筆者的意見恰好相反,

王倫恰恰是梁山泊最合格的領導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要從三個領導人對梁山的規劃談起。

如果說這三個人是公司的CEO, 他們應該是這樣的關係:王倫只是想分行業的一杯羹;晁蓋就野心大了, 想做行業顛覆者;而宋江始終想發展壯大後, 再被大公司收購。

先說晁蓋吧, 晁蓋的理想, 是佔據梁山坐大, 跟朝廷對抗, 甚至有朝一日發動起義, 割據一方、稱王稱霸。

所以他對朝廷和官軍的態度, 歷來都是水火不容。 他敢搶劫送給權臣蔡太師的生辰綱, 敢帶人去攻打蔡太師的兒子蔡九駐守的江州, 敢派兵去打高俅的侄子高廉的高唐州。

這一切都表明了他抱定了跟大宋朝廷不共戴天的決絕態度, 絲毫不給自己留後路。

但是他的理想能實現嗎?恐怕不能, 割據南方八州的方臘都被剿滅了, 何況梁山泊彈丸之地, 物資匱乏, 長期圍困就能把梁山好漢都餓死。

晁蓋想做一個顛覆者, 但他不具備張角、黃巢、李自成那樣的時勢, 他的夢想註定是一場空。

再說宋江吧, 他的理想很簡單, 把梁山坐大, 等到強大到有足夠的籌碼跟朝廷談判的時候, 再去脅迫朝廷招安, 從而狠撈一筆。

在他的領導下, 梁山跟朝廷是既對抗又不徹底決裂、既不妥協又尋求合作的狀態。

他俘虜了朝廷將官甚至高俅本人, 都不加殺害;他元宵節帶幾十人鬧東京;他攻打大名府劫府庫, 卻不殺梁中書。

這些都是為了不徹底跟朝廷撕破臉, 既讓朝廷看到自己的實力, 又留下談判的餘地。

但是他忽略了一點, 既然接受了招安, 梁山好漢就成了朝廷的一把劍, 就要替朝廷出力, 而征戰就必然有傷亡, 最後終於在打方臘的過程中死傷大半。

在宋朝重文抑武的年代, 也會瓦解分化梁山好漢陣營, 最後也不會有好下場, 況且他們那麼厲害。

宋江打好了被收購的心思, 但是歷來被收購的公司都會被打散重組, 不可能保持原來的完整性, 尤其是外部收購。

最後我們要談談這個王倫,王倫給很多人的印象是小肚雞腸、嫉賢妒能。

我覺得這個是可以討論的,給人造成這個印象,主要是他對待前來投奔梁山的林沖的態度。

如果說他嫉賢妒能,為何要挽留路過的楊志?有人說他是為了讓楊志來制約林沖。

固然可能有這方面的顧慮,但是我覺得更關鍵的是,林沖是朝廷要犯、高太尉的眼中釘,如果他收留林沖,就意味著跟朝廷對抗。

原本在王倫領導下的梁山,是打家劫舍的一夥江湖草寇。他們從來只幹殺人越貨、開黑店這種違法勾當,但有一個界限是從來不碰的,那就是跟官府直接對抗。

所以在王倫的領導下,梁山泊一向平平安安,因為他們實在太不招人注意了:主要活動區域局限於梁山泊,偶爾下山做些搶劫的犯罪活動。

這都沒有超出當地官府的容忍極限,而且只會有案件偵辦,而不會有官軍前來捕剿,說明分寸拿捏的好。

王倫就是想當個山大王,在梁山泊逍遙快活,日子得過且過就夠了,根本沒有什麼大的理想藍圖。

這種看似不思進取,反而讓梁山泊得到了長期穩固,雖然沒有壯大,但也不至於太過招搖而招禍。

王倫這個胸無大志的CEO,只想在行業發展中過自己的日子,不跟行業老大對著幹,其實是最可行的。

從這個角度看,王倫正是梁山泊最合適的領導,只有在他的領導下,梁山才能存活下來。

參考

1,《水滸傳》

最後我們要談談這個王倫,王倫給很多人的印象是小肚雞腸、嫉賢妒能。

我覺得這個是可以討論的,給人造成這個印象,主要是他對待前來投奔梁山的林沖的態度。

如果說他嫉賢妒能,為何要挽留路過的楊志?有人說他是為了讓楊志來制約林沖。

固然可能有這方面的顧慮,但是我覺得更關鍵的是,林沖是朝廷要犯、高太尉的眼中釘,如果他收留林沖,就意味著跟朝廷對抗。

原本在王倫領導下的梁山,是打家劫舍的一夥江湖草寇。他們從來只幹殺人越貨、開黑店這種違法勾當,但有一個界限是從來不碰的,那就是跟官府直接對抗。

所以在王倫的領導下,梁山泊一向平平安安,因為他們實在太不招人注意了:主要活動區域局限於梁山泊,偶爾下山做些搶劫的犯罪活動。

這都沒有超出當地官府的容忍極限,而且只會有案件偵辦,而不會有官軍前來捕剿,說明分寸拿捏的好。

王倫就是想當個山大王,在梁山泊逍遙快活,日子得過且過就夠了,根本沒有什麼大的理想藍圖。

這種看似不思進取,反而讓梁山泊得到了長期穩固,雖然沒有壯大,但也不至於太過招搖而招禍。

王倫這個胸無大志的CEO,只想在行業發展中過自己的日子,不跟行業老大對著幹,其實是最可行的。

從這個角度看,王倫正是梁山泊最合適的領導,只有在他的領導下,梁山才能存活下來。

參考

1,《水滸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