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北京高校食堂開設扶貧視窗”不能止於點贊

定西馬鈴薯管飽!北京10所高校食堂開設貧困地區農產品視窗

央視新聞用戶端12月10日消息, 9日, 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牽頭,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10所高校食堂開設了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示範視窗, 精准對接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 (央視新聞用戶端 2017-12-10 16:00)

香甜酥脆的油果子、顏色誘人的紅油面皮, 在北京師範大學的食堂視窗, 同學們從今天起可以吃到來自甘肅定西的地道菜品了。 正在後廚忙碌的王師傅來自甘肅定西, 今天是他和老鄉們在北師大食堂上班的第一天。 定西是甘肅省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區, 同時是全國馬鈴薯四大主產區之一。 王師傅和同伴們原來都是甘肅定西的貧困戶, 能夠來到北京的高校食堂工作得益於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推出的“定西馬鈴薯走進高校”項目。

眼下, 2017年的日曆已經接近尾聲, 2018年呼之欲出, 距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越來越近了!在脫貧攻堅戰進入決戰決勝的衝刺階段, 看到“北京10所高校食堂開設貧困地區農產品視窗, 精准對接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 依然令人感到耳目一新!脫貧攻堅戰不是單單政府部門的事情, 脫貧攻堅戰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 打贏脫貧攻堅戰確實需要這樣的新思路!

眾所周知,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吹響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 成績舉世矚目。 2013年至2016年4年間, 每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都超過1000萬人, 累計脫貧5564萬人。 當前, 扶貧工作在頂層設計、管理體制貫徹、決策部署落實等各個環節呈現全體動員的喜人局面。 黨中央確定的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得到了貫徹, 四梁八柱的頂層設計基本形成, 各項決策部署得到較好落實, 各方面都行動起來了。 正如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說, 希望我們所有的高校通過設立這樣一個視窗, 這種體驗式的教育, 讓我們這些大學生覺得扶貧不是一個遠在天邊的事, 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 都可以做出貢獻的。
他們計畫在2018年的時候把定西馬鈴薯的模式推廣到全國100多所高校, 有更多的農產品可以採用這個模式。 “脫貧攻堅, 人人有責。 ”這不正是全民總動員、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生動寫照嗎?

無獨有偶——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

15名書法家揮毫潑墨促脫貧

為推動文化脫貧和物質脫貧互助並進, 充分發揮文化在脫貧攻堅中的精神引領作用, 12月12日上午,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文聯聯合市縣書法家協會在觀音堂林站石板河村開展脫貧攻堅文化惠民書法進農戶活動。 活動現場, 15名書法家揮毫潑墨, 為村民們創作書法作品30餘幅, 把十九大精神實質通過書法文化形式傳遞到群眾中去, 極大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受到群眾的普遍讚譽。 (寶豐縣資訊中心2017-12-14 )

石板河村民袁小撈手捧一副對聯笑盈盈地說:“今天我很榮幸來求書法家寫了一副對聯, 準備回家掛在牆上, 啥時候看見了, 咱心裡就有了精神氣!”寶豐縣書協主席孫戰生介紹說:“扶貧先扶志, 扶貧工作不僅是讓老百姓脫貧, 而且要在精神層面實現脫貧。 今後我們要通過不同形式, 開展一系列活動, 為扶貧工作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 ”

“精神不是萬能的, 但是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 ”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 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 內因才是事物發展的決定因素。 打贏脫貧攻堅戰, 必須要鼓勵貧困人口生髮內在動力, 艱苦奮鬥, 拔掉窮根, 脫貧致富。

“問渠那得清如許, 唯有源頭活水來。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了關鍵期, 特別需要念好統、擔、活的“三字經”。 統, 是指黨委“統”起來;擔, 是指政府“擔”起來;活, 是指貧困人口“活”起來。

“行百里者半九十。 ”“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 ”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 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物件, 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 在當前扶貧攻堅戰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 更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戮力同心, 克難攻堅, 心往一處想, 勁往一處使, 萬眾一心, 眾志成城, 去努力爭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 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要防止形式主義, 扶真貧、真扶貧, 扶貧工作必須務實, 脫貧過程必須扎實, 脫貧結果必須真實, 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陳攀峰

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陳攀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